在临沂网评丨倡导节约新风尚:过好 “紧日子”,守护 “好日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6:56 2

摘要: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在日常工作中,这些情形你可能碰到过:一份材料因个别文字疏漏便重新印制,一部视频耗费大量资源却仅用于短时展示……这些“粗放型”的工作模式,以后可能要说“不”了。

近期,人民日报聚焦《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修订,传递出倡导勤俭办事的强烈信号。修订后的条例让“紧日子”这一理念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紧日子”?简单来说,就是倡导“精打细算、物尽其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传统观念中,“会过日子”是对家庭经营的高度认可,家庭的和美兴旺往往离不开勤俭持家;对于国家而言,坚持“紧日子”同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或许有人会问,在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今天,为何还要强调过“紧日子”?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外部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唯有夯实自身基础,以内部的稳健应对外部挑战,才能在复杂形势中筑牢发展根基。而修订后的《条例》,正是引导我们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指引。

“紧日子”体现着优良传统的传承与治理效能的升级。早在多年前,为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相关部门出台《条例》,逐步构建起系统化的节约制度体系,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现象的蔓延。多年来,《条例》的实施让节约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资源低效利用问题,此次修订的条例精准聚焦新情况,进一步完善了经费管理、公务活动等方面的规范,实现了从“模糊约束”到“全流程精准管理”的跨越,让“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过好“紧日子”,需要统筹全局与细节并重。修订后的条例既对大型项目建设作出规范,如明确要求“接待场所建设需立足实际需求,避免过度装修”;也对日常公务用餐等细节作出规定,如提出“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上香烟和酒水”。无论是整治项目建设中的资源浪费问题,还是规范日常办公中的点滴开支,修订后的条例都释放出“节约无小事”的鲜明导向。只有将节约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有限的资源精准投向发展急需和民生关切领域,才能让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紧日子”更要杜绝隐性浪费现象。此次修订的条例特别强调“坚决避免劳民伤财的低效项目,防范决策失误导致的资源浪费”。现实中,少数地方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地方盲目跟风建设商业项目,最终因运营不善造成资源闲置;有的地方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建设与城市风格脱节的景观工程……这类现象看似是发展探索,实则可能隐藏着资源错配的风险。条例提出“优化资源配置方向,加强项目全流程监管,坚决避免无效投入”,旨在引导各方树立“效益优先”的理念,让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从本质上说,倡导“紧日子”不是简单的“缩减开支”,而是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政府坚持过“紧日子”,省下的资金可以用于改善民生、支持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最终实现“紧”了政府账本、“暖”了百姓心窝的良好效果。

当前,倡导“紧日子”是应对复杂形势的主动选择,更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唯有将节约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让精打细算、提质增效成为工作常态,才能为长远发展积蓄更多能量,让“好日子”的根基更加坚实稳固。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