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了!都是生物制品龙头,智飞生物暴跌锦波生物暴涨,为什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7:11 2

摘要:珠宝、美容两大行业,君临在前面已经有专文分析过,今天我们重点讲讲生物制品行业。

本周大A涨幅前四名的行业,分别是——

珠宝首饰+9.08%、贵金属+6.01%、美容护理+5.94%、生物制品+5.25%。

除了贵金属,行业逻辑不一样,其它三个都属于大消费赛道。

这是今年的“大消费三剑客”。

珠宝、美容两大行业,君临在前面已经有专文分析过,今天我们重点讲讲生物制品行业。

在前面对珠宝美容行业的分析中,我们总结过几个观点——

1,本轮大消费复苏,是有基本面数据支撑的。

今年的消费,是结构性分化,部分行业像白酒、餐饮、地产、能源、消费电子等,仍在下行。

但是对于另一些行业,却已经在悄悄复苏,比如化妆品、金银珠宝、文化用品、中西药品、饮料等,在4月的社消数据中都实现了环比增长。

具体分析可参看上一篇文章《大爆发!消费降级之下,一批珠宝股却悄悄翻倍了,发生了什么?》,这里就不展开了。

2,在消费复苏的板块里,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分化。

上一轮行情中的龙头,像珠宝板块的老凤祥、周大生,美容板块的爱美客、华熙生物,基本上还趴在谷底。

而本轮行情中崛起的龙头,基本上都是以前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却在本轮行情中实现了一飞冲天,重构了整个行业的格局版图。

典型的,是珠宝行业的老铺黄金、潮宏基、曼卡龙、莱绅通灵;

以及美容行业的登康口腔、润本股份、丸美生物、稳健医疗等。

这批新龙头之所以能弯道超车,主要原因是行业增长的逻辑变了。

在珠宝行业,老牌龙头的核心能力是铺渠道,谁的渠道能力强,线下连锁店更多、更密,谁就能获得更高的业绩增速。

本质上,大家卖的都是黄金,扮演的不过是渠道商的角色。

差异化是很小的,也因此毛利率极低。

当跑马圈地结束,商业街和商场的数量不再增长,这个时代也就过去了。

而新生代的珠宝龙头,依靠的是产品创新+渠道创新。

前者的代表是老铺黄金和潮宏基,主要依靠的是古法黄金、非遗技艺、宫廷美学等产品设计,踩着“国潮复兴”的浪花在众多金铺中脱颖而出。

后者的代表则是曼卡龙和莱绅通灵,紧紧抓住年轻人的注意力经济,通过直播卖货的线上营销方式突围而出。

在美容行业,迭代的速度要更快。

如果说,第一代的龙头上海家化是靠着线下渠道取胜的。

那么发展到上一轮行情(2019-2022),新崛起的第二代龙头爱美客、华熙生物、贝泰尼、珀莱雅,其实已经是产品+渠道创新的代表。

爱美客和华熙生物聚焦玻尿酸赛道,贝泰妮聚焦敏感肌护肤赛道,都是靠创新产品取胜,而珀莱雅则是电商渠道的佼佼者。

到了今年业绩爆发的新一代龙头,则更多聚焦在过去市场关注度不高的大众日化赛道上。

并且同样是靠产品创新取胜,比如登康口腔的儿童牙膏和电动牙刷,润本股份的儿童防晒乳,稳健医疗的全棉零添加卫生巾等。

短短十年时间,美容护理行业已经迭了三代龙头,创新和成长性丝毫不亚于消费电子行业。

那么,跟珠宝和美容行业相比,生物制品行业是否具有同样的逻辑呢?

1,先看行业指数涨幅。

东财生物制品指数启动于去年924,跟本轮大盘行情一样,最高点在十月初。

经历了半年的震荡,最近有加速向上的趋势,突破新高在即。

整体趋势比美容、珠宝弱一点,但也不差。

2,内部结构分化巨大。

跟其它行业一样,生物制品板块内个股分化极大。

上一轮行情中的龙头,像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长春高新等,跌幅巨大。

像智飞生物,近一年跌幅44%,从高点跌下来已经有87%。

东财生物制品指数中,成分股74只,其中45只近一年处于下跌状态,占比高达60%。

近一年涨幅超过20%的个股只有20只,占比仅四分之一,是拉动指数向上的主要动力。

这20只个股又可以分为三个阵营:

第一阵营,涨幅超过100%的4只个股——

锦波生物+228.18%、诺诚健华+158.60%、益方生物+136.56%、科兴制药+116.53%。

第二阵营,涨幅在50%-100%间的7只个股——

舒泰神、三生国健、欧康医药、百济神州、海创药业、益诺思、永顺生物。

第三阵营,涨幅在20%-40%之间的9只个股——

欧林生物、百利天恒、ST双成、赛升药业、三元基因、万泽股份、盟科药业、赛伦生物、特宝生物。

生物制品行业细分赛道很多,一篇文章写不完,我们今天重点讲讲第一阵营中的4只领涨股,看看它们的上涨逻辑。

1,锦波生物。

本轮生物制品行情的核心龙头,2021年至今四年多时间涨幅高达50倍,可谓超级大牛股。

这家公司,君临在2023年的时候就写过了,当时就被粉丝骂“割韭菜”、“涨太高了”。

但事实证明,好公司是不怕涨的。

即使在2023年的高位200元左右持有到今天,涨幅也高达2.8倍。

锦波生物是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当之无愧的龙头,跟港股的巨子生物并驾齐驱。

按2024年的可比数据:

盈利规模上,巨子生物(20.62亿)>锦波生物(7.32亿);

但业绩增速上,锦波生物(+144.27%)>巨子生物(+42.06%)。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锦波生物的高增长已经持续了4年多时间,到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速首次回落到两位数(+66.25%)。

此前两年,它的每个季度业绩增速都维持在130%以上。

这意味着,重组蛋白市场渗透率提升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现阶段入场再买锦波生物,可能买到的只是一根甘蔗的最后一段了。

2,诺诚健华。

A股创新药龙头之一,今年一季度首次实现盈利,意义巨大。

按Q1数据,公司实现营收3.81亿,同比增长129.92%,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112.62%。

业绩增长得益于核心产品奥布替尼销售放量,背后原因是奥布替尼三项适应症均纳入医保,且在边缘区淋巴瘤(MZL)这一独家适应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目前来看,中期内公司的业绩放量趋势仍将维持,股价向上的动力尚未结束。

3,益方生物。

创新药企,规模比诺诚健华小,尚未盈利,从近三个季度的数据来看,亏损在逐季缩窄。

公司的产品刚刚进入商业化初期,主要有两款:

第一款,贝福替尼已授权给贝达药业,一线适应症在2024年11月进入医保,借助合作方渠道销售,预计今年将逐渐放量;

第二款,格索雷塞是自主研发的KRASG12C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2024年11月获NMPA批准上市。

业绩放量在即,成长空间还很大。

4,科兴制药。

业绩上说的过去,过去五个季度,业绩增速都在100%以上。

但瑕疵在于,营收停滞,2025年Q1的营收增速为-1.97%。

业绩的修复主要在于2023年亏得太厉害了,一年亏了2个亿。

营收停滞,而业绩大幅回暖,主要原因是削减支出的结果,公司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7.39%下降至2024年的14.14%,销售费用也下降13.42%。

可以说,从23年的2亿亏损回到24年的微利状态,完全是砍经费砍出来的。

单研发费用,就从23年的3.45亿砍到了24年的1.68亿元,整整砍掉了一大半。

在君临看来,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的飙涨,更多是蹭重组蛋白概念的结果。

公司位于重组蛋白药物赛道,依普定(重组人促红素)、赛若金(重组人干扰素α1b)、白特喜(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均为重组蛋白药物领域的重要产品。

其中,依普定作为肾性贫血患者一线临床用药,2022年样本医院市占率排名第二,仅次于三生制药。

但老实讲,此重组蛋白药物和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压根不是一回事。

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主要是个医美填充产品,属于新兴赛道;

而科兴制药的重组蛋白药物,主要用于贫血、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像依普定1998年就上市,早就市场饱和了,前景要差得多。

因此,科兴制药的这波上涨,更多是跟风炒作,风险大于收益。

————

回顾生物制品板块领涨第一阵营的4只个股,可以看到逻辑各自不同。

1,绝对龙头锦波生物,业绩华丽,但是增速在下滑,可能已进入周期尾声。

2,第二龙头诺诚健华,是创新药新势力,业绩爆发刚刚进入中期,还有继续向上的动力。

3,第三龙头益方生物,也是创新药企,业绩放量在即,成长空间还很大。

4,第四龙头科兴制药,更多是蹭“重组蛋白”概念,跟风炒作,需要注意风险。

本轮生物制品行情,领涨主力是重组蛋白细分赛道的炒作,但君临认为,创新药赛道的未来黑马,更值得关注。

来源:君临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