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衢江的岸边,有个叫陈根土的渔夫,他生于当地的一个普通渔家,从小在江边长大,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水性。
1942年,在浙江衢州城外,衢江两岸笼罩在战火硝烟中,一个普通的渔民载着十六个日军渡江。
然而当船行至江心时,他却突然跳下船,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何他是中国人,却会承担运送日军的任务,但为何在关键时刻跳入江中,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1942年,浙江衢州战火纷飞,还有鼠疫肆虐,百姓流离失所,连活下去都很艰难。
在衢江的岸边,有个叫陈根土的渔夫,他生于当地的一个普通渔家,从小在江边长大,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水性。
他多年来辛勤捕鱼,攒钱买下了一艘小船,又娶了妻子,开启了平淡却幸福的生活。
他每天清晨划船出航,撒下渔网等待收获,而妻子则在集市上卖鱼,两人相互扶持,日子过得简单而温馨。
然而日子过的很快乐,但这片土地的宁静被打破了,很快就被战争的乌云笼罩,这可怎么活下去呢?
当战争爆发后,衢州位于浙闽赣皖四省交界之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因此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为了攻打衢州,不惜使用生物武器,鼠疫在城中肆虐,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根土的父母也未能幸免,被鼠疫夺走了生命。
国仇家恨,深深埋在了陈根土的心底,他心里一直想报仇,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春夏之初,衢州城外的渔火在黎明前尽数熄灭,陈根土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时,发现对岸城墙已笼罩在冲天火光中。
这座扼守四省咽喉的古城,此刻正经历着抗战上惨烈的衢州会战,日军司令官亲自督战,调动四万兵力三面合围,企图夺取这个中国东南地区最后的重要基地。
我军战士英勇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一时间伤亡惨重,被迫退至江边,可要怎么渡江呢?
陈根土被炮火吵得睡不着,赤脚踩在潮湿的船板上,指尖触到江面漂浮的油污。
作为世代生活在衢江的渔民,他熟稔江底每块暗礁的方位,这时却始终摸不透战火的走向。
妻子也怕了起来,颤抖着将刚满月的儿子裹进襁褓,远处突然传来金属撕裂肉体的闷响,那是重机枪穿透人体时特有的声响。
就在这时候,陈根土忽然听到有人在岸上叫喊,问的是有船吗,有没有船可以过江?
在战火纷飞的夜晚,他急忙起身,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到对岸是被困的我军战士,他们面临着敌军疯狂扫射,处境极为危险。
他抓起船桨的瞬间,瞥见芦苇荡里晃动的钢盔,看到三十多名将士正用身体筑成防线,他们身后躺着二十多个昏迷的伤员,甚至腹部缠绕着浸透的绷带,肠子从指缝间漏出半截。
陈根土知道,如果不尽快将他们救走,这些为国家和为百姓而战的战士,将难逃一死,那要怎么救他们呢?
陈根土果断做出决定,要去帮助这些战士,于是立即让妻子先上岸躲避,自己则迅速驾驶渔船,向对岸驶去。
江水在迫击炮的轰击下翻涌如沸,陈根土的渔船像片枯叶,一直在枪火中穿梭。
他弓着腰背起昏迷的士兵,湿透的粗布衣紧贴着脊梁,子弹擦过了船帮激起的木屑,扎进了掌心也浑然不觉。
在枪林弹雨中,陈根土凭借着高超的驾船技术,多次往返于江面,成功地将多名受伤的战士送到了安全地带。
第三趟返航时,船头突然传来金属刮擦声,那竟是枚未爆的掷弹筒炮弹落在船舷外,引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满脸硝烟的战士按住他的肩膀,迅速抱着他远远跳开来,幸运地躲过了爆炸。
就在此时,对岸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陈根土眼睁睁看着,留守的战士拉响集束手榴弹,用血肉之躯阻挡日军冲锋。
当第九趟靠岸时,船底已积着三指深的血水,陈根土跪在船舷包扎腿上的枪伤,发现先前救起的伤兵正用牙齿撕开绷带,给旁边昏迷的机枪手止血。
当陈根土准备返回,打算救最后一批战士时,对岸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刹那间火光冲天。
原来留守的战士为了不拖累大家,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这让目睹此景的陈根土,心中悲痛不已,泪水夺眶而出。
经历了这场生死救援,陈根土的腿部也中了弹,幸好得到战士相救,才能把子弹取出来,只好在家里养伤。
陈根土在睡梦中,梦见同胞受苦受难,外敌在中华大地肆虐,还有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献身的战士们。
他深切地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可是那要怎么做呢?
不久后的一天,一队日军来到了江边,他们竟然要渡江,那是否要答应他们?
看着站在门外的日军,总共十六个人,而且全副武装,如果不听从他们的命令,恐怕连全家性命都难保全。
陈根土看到他们,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决定要让日军付出惨痛代价,但他只是一个普通渔民,那要怎么做才能一挑十六呢?
陈根土明白,凭一己之力无法与全副武装的日军抗衡,于是假装顺从地答应载他们过江。
日军虽然警惕性很高,但在确认陈根土只是个普通渔民后,很快便放松了警惕,于是命令陈根土先将他们送过江去。
船离开岸边不久,陈根土想了一个法子,开始哼唱起当地的渔歌,这悠扬的歌声让日军渐渐放松下来,有人甚至跟着节奏轻轻拍手。
然而这歌声看似平常,其实暗藏玄机,因为它不仅掩盖了船桨划水的声音,还帮助陈根土调整呼吸节奏,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准备。
随着船只逐渐深入江心,水流变得越来越湍急,陈根土暗中观察着,凭借着常年在这片水域生活的经验,寻找着最合适的机会。
陈根土以歌声影响日军的心神,故意将船驶向一处暗礁密布的水域,这里是他多年驾船经验中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适合实施计划的理想地点。
当船即将抵达预定位置时,陈根土突然加大划桨力度,使船体剧烈晃动起来,这让不明真相的日军以为遇到自然险情,纷纷抓住船舷保持平衡。
江风裹着血腥味扑面而来,船头突然传来木板断裂的脆响,陈根土用船桨猛击水面,木船在暗流中剧烈颠簸。
就在此时,陈根土猛地将船桨插入水中,狠狠用力一推,整个船身瞬间失去控制,砰地撞上一块巨大的暗礁。
伴随着一声巨响,船底出现了一个巨大裂口,江水迅速涌入船舱,吓得日军惊慌失措。
毫无防备的日军还没来得及反应,慌乱中抓着彼此的后领,像串蚂蚱般栽进沸腾的漩涡,瞬间被汹涌的水流吞没,短短几秒钟内全部随船沉入江底。
与此同时,陈根土早在撞击发生前,已经紧抱船桨跃入江中,凭借从小练就的水性,他巧妙地避开激流,在夜色掩护下悄然游回岸边。
虽然他的渔船被江水冲走了,没有了谋生的工具,但能为我军将士报仇,他始终觉得这是值得的,觉得狠狠地出了一口气。
后来战火越来越激烈,他只能带着妻子四处逃亡,可惜在逃亡途中,他们遭遇日军飞机轰炸,妻子不幸走散。
陈根土悲痛欲绝,但依然坚强地活着,直到抗战胜利后,陈根土回到了家乡,继续以捕鱼为生,而他的故事在村民中口口相传,成为一段传奇。
陈根土的事迹后来被载入了《衢县文史资料》,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事迹,他的名字在衢州这片土地上传颂,成为人们心中不朽的传奇。
在战争的背景下,陈根土的遭遇是无数普通中国人的缩影,他们没有显赫背景,没有强大的武器,但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陈根土只是普通的渔夫,在国家危难之际,愿意挺身而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抗击外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地前行。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来源:历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