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 | 为什么基因检测在儿童白血病诊疗中越来越重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7:46 2

摘要:基因检测如何助力白血病诊疗?哪些基因变异值得重点关注?进行基因检测时又该注意什么?在“阳光总在风雨后—2025年儿童白血病科普公益行北京站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到平台爱心大使、医学顾问,高博诊断中心分子诊断实验室郑勤龙主任,深入解析基因检测在白血病诊疗中的重要

基因检测如何助力白血病诊疗?哪些基因变异值得重点关注?进行基因检测时又该注意什么?在“阳光总在风雨后—2025年儿童白血病科普公益行北京站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到平台爱心大使、医学顾问,高博诊断中心分子诊断实验室郑勤龙主任,深入解析基因检测在白血病诊疗中的重要意义,现将有关内容整理推发,以供学习参考。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治疗效果显著。对于常见类型,按照标准指南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缓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白血病具有非常高的异质性。每个患者的白血病在基因层面上都有可能不一样。这种差异决定了有些患者对常规化疗反应良好,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复发或治疗效果差。

从医学角度来看,肿瘤最基本的发病机理就是基因层面出了问题,让异常细胞逃脱了机体的清除机制,不受控制地增殖。

这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肿瘤自身特征:不同的基因突变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二是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免疫系统的清除能力和DNA修复功能等。

因此,对于医生来说,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也就是不仅了解疾病本身,还要了解患者本身的身体状态。一些患者的病情相对典型,用标准方案就能控制。

但也有部分患者属于高风险或难治复发类型。这时候就不能再“套用模板”,而是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幸运的是,现在医学手段已经很多,包括靶向药、免疫治疗、CAR-T等,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那一个,而这正是基因检测提供的重要参考。

检测的重要性:精准诊断是治疗的第一步

为了做出精准的诊断,医生需要多种信息的整合,包括:

●形态学检查(显微镜下细胞形态)

●免疫分型(流式细胞术)

●染色体检测(细胞遗传学)

●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如高通量测序)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发展迅速。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细胞遗传学、FISH 等手段,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及其致病机制,为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有些孩子天生携带特定的遗传易感基因,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白血病的易感性或治疗反应。

将肿瘤基因变异信息与个体的遗传背景相结合,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风险,同时为靶向药物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残留监测的重要意义

治疗结束后是否还有白血病细胞残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些“残敌”往往比最初的白血病细胞更难缠,有的本身就对药物不敏感,有的可能是因为剂量不足或治疗未覆盖。

残留越多,复发的风险就越高。一旦复发,治疗难度也会更大。

如今,我们已经拥有更先进的手段来“揪出”这些残留的白血病细胞。通过高灵敏度的分子检测技术,能够精准识别极低水平的病灶细胞,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一旦发现残留病灶,医生可以及时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如抗体药物或CAR-T细胞疗法等新型手段,提高清除效果。

此外,如果检测发现患儿存在先天性的免疫缺陷或DNA修复机制异常,常规化疗可能难以根治,此时应尽早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儿争取更长期的生存机会。

白血病的诊疗已进入精准诊疗阶段。如果在初诊时就能掌握这些信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如果发现基因特征不是很凶险,可以降低化疗强度,减少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如果发现高风险突变,就应该提前升级治疗手段,比如考虑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

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治疗,从长远来看还能节约很多治疗成本。

基因检测具体带来了哪些帮助?

问题一:在血液肿瘤诊疗过程中,基因检测为什么越来越重要?

以前,我们主要依靠显微镜和一些常规指标来判断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但现在我们知道,不同基因突变之间的组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例如,有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做了常见的40多种融合基因检测,发现有BCR-ABL1融合基因,因此按照Ph阳性B急淋方案治疗。

但治疗后始终存在残留。后来扩大检测范围,才发现还存在另一个不良融合基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早知道有这个“第二个敌人”,可能一开始就会选择不同的方案。

现在技术进步让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敌情”。如果做了全面检测,医生可以捕捉到所有关键信息,针对不同靶点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走弯路。

以前主要凭经验判断,现在需要在分子检测水平进行分型,才能准确归类,判断恶性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加强治疗。

国外已有研究显示,对于某些非侵袭性基因变异的白血病可以降低治疗强度。这就是基于疾病风险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问题二:血液肿瘤诊疗中有哪些关键基因需要临床医生和患者特别关注?

目前临床上关注的基因主要分为三类:

1.具有明确预后价值的常见基因

2.可指导靶向药物选择的基因

3.可用于残留病灶监测的标志物

在初诊阶段,通常会优先检测高频基因变异,因为这些变异的检出率较高,且检测成本相对可控。但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的残留病灶持续存在,或MRD迟迟未转阴,就需扩大检测范围,以识别可能存在的新突变或耐药机制。

单个基因变异的解读需结合具体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的临床状态。例如,TP53突变通常提示不良预后,但在某些高强度治疗背景下(如伯基特淋巴瘤),患者仍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肿瘤具有高度适应性,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进化”,出现新的耐药变异。因此,基因检测不仅要覆盖全面,还应根据疾病进展进行动态监测。

综上所述,基因检测必须与临床密切结合。一份高质量的检测报告,应包含临床可操作的信息,如:预后评估、靶向治疗建议、残留病灶性质的判定,帮助医生区分具有临床意义的真性残留与无明确意义的无关变异。

同时,结果的解读还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检测方法的技术局限性、突变本身的功能意义,以及患者的既往治疗史等等。

问题三:对做好基因检测有哪些意见建议?

对我的临床同行,我建议:

加强与实验室的沟通,密切配合,动态调整治疗策略。精准治疗离不开高质量的检测支持,医生和实验室之间应形成良性的互动反馈机制。

对患者,我的建议是:

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经验的检测机构。在基因检测中,质量远比价格更重要。

一些低价检测机构可能由于测序深度不足,导致关键变异被漏检,直接影响后续治疗决策。

此外,检测项目的多少并不等同于检测的价值,真正重要的是这些基因信息能否用于指导治疗、评估预后或监测残留病灶。

总体而言,基因检测就像是在为治疗“收集情报”,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决定着治疗路径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一份高质量的检测报告,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提供可指导的临床结论,如明确的预后判断、靶向治疗建议;确保足够的测序深度,不漏检关键低频突变;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可根据治疗进展动态修正判断。

只有将基因检测结果真正融入临床实践,才能为患者制定出最有效、最省力、最经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郑勤龙

高博诊断中心分子实验室主任

高博诊断中心分子诊断实验室主任、整合诊断专家组专家

北京医学会临床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

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学士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健康医学中心博士后

具有30多年癌症等疾病的实验室检测与研究经验,包括风险评估、早期诊断、预后、药物筛选、药效监测等先后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临床病理和检验医学系、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北欧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欧国际生化病理研究中心(北京)公司工作

来源:老宁聊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