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面看起来这么平,怎么会有危险?”21日上午,站在济南齐鲁黄河大桥东侧黄河岸边,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生望着浑浊的黄河水发出疑问。随着黄河阻泳志愿者王和新“扑通”一声跃入水中,这堂特殊的防溺水安全课正式拉开帷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倩 刘桂斌
“水面看起来这么平,怎么会有危险?”21日上午,站在济南齐鲁黄河大桥东侧黄河岸边,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生望着浑浊的黄河水发出疑问。随着黄河阻泳志愿者王和新“扑通”一声跃入水中,这堂特殊的防溺水安全课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连续十多年守护黄河的“阻泳人”,王和新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在黄河岸边巡查几个小时。他随身携带的救生衣满是破损,恰恰是他十多年阻泳路上最好见证。当天,壹点公益联合王和新,在黄河岸边开启今年夏天的首堂防溺水安全课,为20多位志愿者讲述黄河岸边的危险。
活动现场,王和新先让志愿者们进行“窒息体验”——将整张脸埋入装满水的脸盆。在测试中,有的同学刚把脸探进水中几秒钟就憋不住了,有的同学则没有勇气将脸探进脸盆之中,只有少数几位同学现场憋气20余秒。“那种无法呼吸的恐慌,比想象中可怕十倍。”一位同学体验后说道。
看似平静的黄河,实际上暗藏很多危险。王和新手持探路木棍,带志愿者们沿堤岸行走。他指着岸边看似平整的沙地介绍,这些平整的沙地,实际上往前走一步就是几米的深坑,“黄河岸边有很多陡滩,这些是我们在岸上看不到的”。
说话间,王和新突然踉跄着栽入激流,紧接着他随水流漂出去几米远,最后他接过岸边人员递出木棍,才回到岸边。“刚才那处水下有3米落差,这就是黄河的‘吃人’之处。”他湿透的裤管滴着水,让在场20多名志愿者集体噤声。
近一个小时的授课过程,志愿者们全神贯注参与其中。王和新以身试验,更加深了大家的认识。“我志愿成为防溺水宣传员!”大家纷纷表示,除了自己要远离危险水域,同时也会向身边人宣传防溺水知识。
“记住,黄河没有安全区,每道波纹都可能是生死线。”在壹点公益今夏首堂防溺水安全课结束之后,王和新的这句话深深印在了志愿者脑海里,也通过直播传递给了屏幕前的众多网友。
连日来的高温,让不少人萌生出户外游泳的冲动。壹点公益联合黄河阻泳人王和新开展的防溺水安全课,就是为了让大家认识到户外陌生水域的危险,号召更多人远离户外危险水域,实现“天下无溺”。在接下来的时间,壹点公益将继续组织更多防溺水安全课堂活动,向更多人传递防溺水安全知识。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