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GB/T 21551.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系列标准发布。作为系列标准的第二部分,GB/T21551.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第2部分: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对家电用材料和零部件的抗菌、防霉、
近日,GB/T 21551.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系列标准发布。作为系列标准的第二部分,GB/T21551.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第2部分: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对家电用材料和零部件的抗菌、防霉、抗过敏原、抗病毒性能评价和试验方法给出规定,为健康家电的品质保驾护航。
GB/T21551.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第2部分: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以下简称家电抗菌材料标准)修订过程中得到众多企业和单位的支持。
据《电器》记者了解,该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上品健康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杭州金鱼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东陶(上海)有限公司、奥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卫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北京亚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星星冷链科技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
家电抗菌材料标准将代替GB21551.2—2010。与GB21551.2—2010相比,家电抗菌材料标准最大的变化是适用范围。
GB21551.2—2010适用于家用电器中使用的抗菌材料及相关抗菌零部件进行抗菌、防霉性能试验的方法和效果评价,家电抗菌材料标准适用于使用抗菌、防霉、抗过敏原、抗病毒材料及相关零部件的家用电器的抗菌、防霉、抗过敏原、抗病毒性能的效果评价。从文字描述来看,家电抗菌材料标准在抗菌、防霉的基础上增加了抗过敏原、抗病毒的性能效果评价。
对于为何进行这样的范围扩大,某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人们对产品的健康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局限于抗菌、防霉,抗病毒、抗过敏原等也被重点关注。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产品健康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产品应用材料的抗菌、防霉等性能有要求,对于零部件的这些健康性能也提出要求。因此,家电抗菌材料标准第一次增加了零部件的术语和定义。根据家电抗菌材料标准,零部件指的是构成器具的单个制件或单元。
GB21551.2—2010只对抗菌材料和防霉材料的抗菌率和防霉等级给出规定。家电抗菌材料标准则在抗菌和防霉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卫生安全、抗过敏原性能、抗病毒性能、衰减性的要求,而且抗菌和防霉要求不只针对材料,也针对零部件。
针对卫生安全,家电抗菌材料标准规定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抗菌、防霉、抗过敏原、抗病毒材料应符合GB/T17219的要求。针对抗过敏原性能,家电抗菌材料标准规定,材料的抗过敏原率不应小于90.0%。针对抗病毒性能,家电抗菌材料标准规定,材料抗病毒率不应小于90.0%。另外,家电抗菌材料标准规定,材料、零部件的抗菌率不应小于90.0%,材料、零部件的防霉等级应为1级或0级。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抗菌、防霉等性能容易随着时间流逝而衰减,家电抗菌材料标准特别增加了对材料和零部件衰减性能的规定。根据家电抗菌材料标准,经衰减试验后,材料、零部件的抗菌率不应小于90.0%。材料、零部件的防霉等级应为1级或0级。材料的抗过敏原率不应小于80.0%。材料的抗病毒率不应小于80.0%。
此外,与GB21551.2—2010相比,家电抗菌材料标准不仅言明了抗菌、防霉、抗病毒、抗过敏原性能的效果评价标准,家电抗菌材料标准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比如增加了试验用水和试验样品预处理的统一要求、卫生安全试验方法、抗过敏原试验方法、抗病毒试验方法、衰减性试验方法。
家电抗菌材料标准将于2027年1月1日实施。对于该标准实施的意义,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副总裁别清峰表示,家电抗菌材料标准不仅可以规范健康产品的性能,让消费者能买到高品质的好产品,还能规范健康家电市场环境,推动健康家电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再到生产制造全产业链升级。(邓雅静)
来源:电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