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育见未来——三全育人视域下“做更好的自己”市级德育现场会成功举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9:23 3

摘要:5月20日,由昌平区教育委员会支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协办的“三全育人视域下‘做更好的自己’德育实践研究”市级德育现场会在北师大实

5月20日,由昌平区教育委员会支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协办的“三全育人视域下‘做更好的自己’德育实践研究”市级德育现场会在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举办。

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活动体验、多维度课堂展示、深层次研讨交流,共同解锁德育工作的“育人密码”。

01

特色活动:展现育人风采

活动伊始,与会来宾与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体验之旅。

“红领巾争章” 闯关活动

“红领巾争章” 闯关活动,通过“大手拉小手”跨年级协作完成队旗识别、队歌学唱等关卡,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百人绘画活动

百人绘画活动当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理想的自我画像,拼接成“更好的自己” 主题画卷,在艺术创作中认识自我、表达自我,汲取成长力量。

趣味游园活动

趣味游园会设置了“专注力体验”“情绪密码探索”“VR心理体验和VR心理宣泄”等七大项目,将校园变为成长的“乐园”。孩子们在玩中学,释放压力、提升素养。

02

多元课堂:探索育人实效

课例展示环节,老师们分不同会场呈现了四节精彩的课堂,得到了现场专家的认可。

亲子班会《亲子分歧哪里来》

郭云玲和胡佳煜老师执教的亲子班会课,以情景剧再现了亲子矛盾。通过心理理论引导家长和孩子学会倾听、寻找共识,展现了家校协同育人新样态。

心理班会《保持舒适距离,传递温暖心意》

北师大实验小学陈梅老师,通过教育戏剧和问题链探究,帮助六年级学生构建人际交往规则与边界,播下“理解与包容” 的种子。

主题班会《班级管理中的规则意识培养》

赵紫薇老师引导四年级学生围绕班级积分制度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民主表决等流程改进管理方案,体现 “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的班级管理范式。

舒压赋能艺术疗愈工作坊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玄新老师开展的“艺术疗愈” 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帮助体验者释放压力、认知重构,诠释了“育人者先育己”的理念。

03

共同研讨:构建德育新生态

德育实践研究现场会

德育实践研究现场会在阶梯教室开展,大会由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副主任张迎春主持。

(一)致欢迎词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向大会来宾致欢迎词。

(二)学校德育工作汇报

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校长洪海鹰及德育团队以《培根铸魂·育见未来:使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从四个方面作主旨汇报。

1.理念渗透

洪海鹰校长系统地阐述了北师大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和育人目标。她强调,学校以“三全育人” 为指导思想构建全员育人文化,搭建教师成长阶梯,激发教师创造力,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课程赋能

孟智坤副校长详实地介绍了“德润未来” 德育课程群。他指出,课程围绕低年段“习惯养成”、中年段“文化传承”、高年段“理想启蒙”核心目标设计 12 个主题活动,形成了 “全领域、全学科、全学段” 德育浸润模式。

3.评价革新

德育主任邓文启解读了学校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学校通过 “基础章—特色章—年级荣誉—校级荣誉” 四阶评价体系和“过程 + 结果” 双线评价记录学生成长,实现德育与智育的融合。

4.面向未来

四位少先队学生代表以 “数据解码——遇见更好的我们”为题进行了汇报。通过 AI 赋能调研问卷,从四大维度分析学生成长图景,为德育工作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洪校长表示,学校依托未来科学城地缘优势,联合11家央企开发了 “未来科学家校企融合课程”,呼吁家校社协作,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三)经验分享

生命浸润 滋养心灵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王璐校长以《生命浸润 滋养心灵》为题,介绍了学校15年贯通培养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五育润心”活动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域渗透”的育人模式,让每个生命“温润、灵动、舒展”。

写给十五岁的自己

北师大实验小学余金昕老师从三个阶段介绍了《写给十五岁的自己——毕业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引导学生在毕业节点进行自我反思与未来规划,以技术手段为学生留存宝贵的时光印记。

(四)沙龙交流

凝聚共识,守护星辰大海

在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澜波的主持下,区政协副主席、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处副处长鲍志华与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邹伟、年级组长代表王颖娟、科信教师罗柳垠、学生家长代表张瑞云一起围绕“凝聚共识,守护每个儿童的星辰大海”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齐力守护孩子们的成长。

04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班建武教授高度评价本次活动是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德育和教育的盛宴。他指出,本次活动呈现了四大亮点。一是育人理念先进,“做更好的自己” 体现了教育规律和先进性。二是育人体系健全,打破了学科与时空边界,符合 “三全育人” 要求。三是学生主体彰显,活动中处处彰显了学生作为育人主体的能动性,展示了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能量。四是德育样态审美化,以艺术与教育之美,诠释了教育的自由与建设性。班教授期待师大实小科学城学校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耕育人实践,让 “更好的教育”在未来城落地生根。

05

领导讲话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副部长田军发言。他指出,校园应是生命成长的乐园,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润泽生命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要以 “相信的力量” 为基石 —— 教育者与家长的信任是大爱与智慧的体现,而孩子的自我认同则是焕发自信的根基。他谈到,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课程化活动的支撑,唯有让孩子在活动中 “得真趣、立大志、笃实行”,才能让教育真正扎根,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岩带领大家回顾了昌平区德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以 “生命、生涯、生态” 为核心,构建 “纵向衔接、横向协同” 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并将德育元素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他指出,本次德育活动充分展现了 “三全育人” 的阶段性实践成果。他强调,要聚焦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及教联体建设、提升德育队伍专业素养三大重点,让德育真正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源头活水。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作总结讲话。他盛赞活动以 “高品质” 为内核,其课程、文化、教师等内在品质,与环境、口碑、印象等外在品质形成合力,共同诠释了新时代德育的深度与温度。结合 “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化发展战略,他强调,本次德育实践契合时代需求,呼吁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努力,守护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生命绽放更好的未来。

06

毕业歌曲展示

活动尾声,六年级学生代表,以自编歌曲《小光芒》致敬母校。孩子们在自信动人的演唱中,生动展现了从懵懂入学到收获成长的蜕变历程,为本次活动画上了温馨而圆满的句号。

昌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张友鑫,昌平区教委四级调研员、基础教育一科科长张建飞,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李金亮、校长李岩、副校长邱立君,未来科学城学区副主任崔立冬,北京师范大学梁威教授、姚颖副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市各区的德育教研员、德育干部、班主任及家校社企代表线上线下共计千余人参会。

来源:昌平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