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体人曾称:若解放军收台,高温天气下台军不会应战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9:02 2

摘要:最近几年,台湾海峡的局势一直挺紧张的,大陆的军事实力蹭蹭上涨,台湾省这边自然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最近几年,台湾海峡的局势一直挺紧张的,大陆的军事实力蹭蹭上涨,台湾省这边自然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个台湾媒体人唐湘龙放了句狠话,说如果解放军在高温天气下打过来,台军可能连仗都不敢打。

2018年,《中时电子报》爆了张照片,里面是台军士兵在训练场打靶的场景。

烈日当头,士兵们却躲在遮阳伞底下,趴在软垫子上瞄靶子,旁边还放着水壶和毛巾,活像在度假。

唐湘龙在节目里调侃说:“这哪是训练啊,简直是夏令营。”

台军内部其实早有类似的吐槽,岛内有个词叫“草莓兵”,专门形容那些体能差、抗压能力弱的年轻兵。

唐湘龙提到,台军夏天训练时特别注意天气,温度一高就歇着。

2018年,台军还搞了个新规定,用温度和湿度算个“危险系数”,只要气温超32度,户外训练就得停,等傍晚凉快了再继续。

他直言:“这不就是挑天气打仗吗?真上了战场,敌人可不会等你凉快了再开干。”

这话一播出去,岛内反应两极分化。

有人觉得他说得太对了,台军训练确实有问题;也有人觉得他太夸张,台军没那么不堪。

台军高层赶紧出来灭火,说什么“无论啥天气,我们都能打”,还举例子说士兵在暴雨里都坚持过演习。

可没过多久,媒体又挖出“三色旗”制度的事儿——33度以上挂红旗停训,27到33度挂黄旗减强度,27度以下挂蓝旗正常练。

这不正好坐实了唐湘龙的说法?于是争议更大了。

其实,台军对高温的“敏感”也不是啥秘密。

夏天训练时,部队经常减少户外活动,怕士兵中暑或者体力不支。

这种做法听着挺人性化,但放到军事角度看,就有点儿让人捏把汗了。

毕竟战场上没空调,敌人也不会因为你热就停火。唐湘龙那句“高温下不会应战”,虽然夸张了点,但戳中了台军训练的一个软肋。

“汉光演习”是台军每年大秀肌肉的时候,可这几年事故不断。

2017年,CM-11翻车,4死1伤;2018年,伞兵跳伞摔死;2020年,直升机在新竹坠毁,又死了2个。

这些事儿一桩接一桩,装备老化、操作失误、训练不到位,全都暴露出来了。

每次事故后,台军都说要改进,可问题还是老样子。

台湾省2000年改成志愿兵制后,招兵一直是老大难。年轻人不爱当兵,觉得浪费时间,宁可干别的。

结果兵员不够,质量也参差不齐。加上社会上对军人的认同感不高,台军士气低得不行。

有报道说,有些新兵连基本训练都撑不下来,更别提高温下扛枪上阵了。

我们大陆这边,解放军的实力这些年突飞猛进,军演频频。

2022年8月佩洛西访台后,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搞了大规模演习,导弹都飞过去了。

唐湘龙那句话一出,大陆这边不少人拿来当笑话。

支持“台独”的人觉得唐湘龙是在唱衰自家军队,气得不行;反对“台独”的又觉得他说得有理,台军真该好好整顿。

结果就是,岛内对军力的讨论更激烈了。有人开始反思:要是真打起来,台军靠得住吗?

台湾人本来就对服兵役没啥热情,现在再加上“高温不打仗”的说法,年轻人更觉得当兵没意义。

网上有评论说:“热天都不练,真打仗还不跑路?”

台军的战斗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

装备老化、兵员不足、训练拉胯,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可为啥一直没啥起色?台湾当局的心思没全放在军事上。

当年蔡英文上台后,喊着“自造军备”,结果潜艇造了半天没影儿,军费倒是花了不少。岛内有人调侃:“钱都拿去买美国二手货了,哪有余力练兵?”

解放军这些年不光装备升级,训练强度和实战化程度也甩了台军几条街。唐湘龙那句“高温下不打仗”,正是折射出了台军“草莓兵”的本质。

美媒称台“草莓兵”难挡解放军,鼓动台当局采购武器,台湾网友:又在催缴保护费了 环球网

[1]马小淳.“不想当兵”情绪正在蔓延——剖析“逃兵”“退兵”乱象背后的台军危机[J].两岸关系,2024,(07):22-23.

[1]台军惧战情绪支撑不了民进党嚣张[N].环球时报,2021-10-27(014).DOI:10.28378/n.cnki.nhqsb.2021.010075.

来源:斋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