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7年的中国,国共内战已进入关键阶段。国民党控制下的西北地区频频受挫,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逐渐扩大。
1947年的中国,国共内战已进入关键阶段。国民党控制下的西北地区频频受挫,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逐渐扩大。
甘肃庆阳地处黄土高原,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却是连接陕甘宁边区的重要节点。国共双方在此展开激烈争夺,庆阳的地下斗争也随之升温。
这一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攻占庆阳,试图通过军事高压和公开处决震慑当地民众。共产党地下组织则依托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和情报传递,力求保存实力。
陈斌1910年出生于庆阳一个贫农家庭。那个年代,地主剥削和自然灾害让农民难以维生。陈斌的父母靠租种地主田地糊口,常年劳作却难填温饱。
他小时候,父亲因欠租被地主雇人殴打,母亲则为一家生计操劳到病弱。这些苦难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愤怒的种子。
家境贫寒限制了他的教育,他只读过几年私塾,但这并未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求。他通过借阅书报自学,接触到五四运动以来传播的新思想。
1927年国共分裂后,革命思潮开始渗入偏远地区,庆阳也不例外。陈斌逐渐萌生改变现状的想法。
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庆阳,带来了土地改革的理念。陈斌参加了当地的秘密集会,听老兵讲述翻身做主的可能性,深受触动。
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庆阳最早的党员之一。最初,他的工作是传递情报,常常深夜翻山越岭,将消息送到指定地点。
有一次送信途中,他险些被国民党巡逻队发现,情急下藏进沟渠,屏息等到天亮才脱险。
随着经验积累,陈斌的能力得到认可,他升任庆阳县委秘书,负责协调地下活动。
他常伪装成货郎,走村串户组织农民协会,宣传革命主张。
他的身影遍布庆阳的沟壑山村,点燃了许多人心中希望的火苗。1947年局势恶化后,他依然坚持斗争,直到因叛徒告密被捕。
李叶出生于一个稍富裕的商人家庭,父亲做些小买卖,母亲操持家务,家境比佃农略好。
她从小性格刚强,不愿被传统观念束缚,坚持读书识字。
在学堂里,她读到《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启发,对男女平等的理念尤为认同。
1936年红军到达庆阳时,李叶被共产主义的主张吸引,加入党组织。她被任命为妇女主任,投身妇女解放事业。
她挨家挨户走访,组织识字班教妇女读书写字,还鼓励她们参与抗争。
她的努力让许多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革命的一份子。一次国民党清查村庄,她冷静藏匿宣传资料,成功躲过搜捕。
李叶不仅限于文职工作,还接受军事训练,学会使用枪支和简单武艺。她多次护送物资或掩护同志撤退,展现出过人的胆识。
她和陈斌在1936年相识,此后并肩作战,结下深厚情谊。1947年陈斌被捕后,她不顾危险,试图营救这位生死与共的战友。
1947年4月7日,国民党在庆阳公开处决多名共产主义者,陈斌名列其中。
这场处决旨在杀鸡儆猴,地点选在城外空地,时间定在清晨。
那天,押送队伍穿过街道,周围百姓被迫围观。陈斌被捕后受尽折磨,但眼神依旧坚定。
行刑前,他被绑在木桩上,国民党军官宣读所谓罪状。他扫视人群,发现李叶混在其中,显然有营救计划。
他同时注意到人群边缘几个可疑身影,包括叛徒何玉林和国民党便衣。这是一个精心设下的圈套,若李叶行动,营救小组将全军覆没。
关键时刻,陈斌用尽全力喊出“家里有狗,快回家”。这句暗号在旁人看来莫名其妙,却是他和李叶事先约定过的信号,意指危险迫近,必须撤离。
喊声刚落,士兵上前堵住他的嘴,拳头砸向他的腹部,但他拼尽最后力气确认李叶收到信息。枪声随后响起,陈斌倒下,年仅37岁。
李叶听到暗号后迅速反应,放弃营救,与同志撤离。
她强忍悲痛,回头望了一眼刑场,便头也不回地离开。陈斌的牺牲保住了她的性命,也保住了组织的火种。
陈斌牺牲后,李叶回到地下据点,报告刑场见闻。组织意识到叛徒问题严重,但因战事吃紧,决定暂缓追查。李叶虽心有不甘,却服从安排,继续投入斗争。
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庆阳,国民党势力瓦解,李叶因表现突出被调往外地工作。她始终惦念陈斌的牺牲,申请调回庆阳,进入公安系统,决心揪出叛徒。
回到庆阳后,李叶走访群众,重走陈斌当年的路线。她不厌其烦地询问线索,感动了许多老乡。一次走访中,有人提到一个常年躲藏的人,家中挖有地窖。
她带队搜查,在一处窑洞地窖里找到何玉林。他被捕时已面容憔悴,审讯中坦白出卖陈斌的罪行,交代了1947年诱捕的经过。
另一叛徒谷老四也在随后落网,他供出与何玉林合谋的细节,证据确凿。谷老四被判死刑,行刑地点恰是陈斌牺牲的高台,群众自发聚集表达愤怒。
何玉林被判无期徒刑,余生在狱中度过。李叶终于为战友讨回公道,她来到烈士陵园,在陈斌墓前默立许久。
陈斌和李叶的故事并非孤例,类似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他们出身平凡,却因信仰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
陈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到的是战友的安危,李叶则用余生守护正义的底线。他们的付出,换来了1949年的解放,也为后人留下值得深思的遗产。
如今的庆阳已不再是战火纷飞之地,但那段历史仍通过口述和记录流传下来。
它提醒人们,和平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而信仰和情谊在最黑暗的时刻尤为珍贵。陈斌的呐喊穿越时间,成为那个时代不屈精神的见证。
1947年一革命者即将就义,环顾四周后突然大喊:家里有狗,快回家 搜狐网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