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4-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心关爱,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
2025年5月24-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心关爱,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根据《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举办 2025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川科普〔2025〕3号)要求,成都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协共同主办2025年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并就有关事项发出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二)活动时间
5月上旬至6月上旬
成都市科技活动周旨在通过开展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节日,重在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报国为民的使命感紧迫感。
1. 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及对科技工作者关心关爱。深入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不断增强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社会团体、媒体等各类主体的科普工作责任,广泛调动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开展科技工作者、科技企业走访慰问、座谈交流,鼓励动员科技工作者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建言献策,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2.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推动中国科协“科学大师宣传工程”之“科学家舞台剧推广工程”,深入宣传阐释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展示科技工作者报国为民的风采。举办2025年成都市科技学术交流会,广泛开展学术报告、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系列活动。广泛发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市级科普基地等平台,组织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市级科普基地“打卡探馆”活动。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巡回演讲,组织实施“蓉城科学课堂”等品牌活动,支持高校、中小学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类活动。
3. 组织科技成果走近公众系列活动。积极推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的科普化,广泛动员科研机构、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企业生产线等科研和生产设施向公众开放。
4. 开展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依托“科技服务团”“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等服务阵地,统筹开展线上线下科技供需对接、企业问诊把脉等活动。拓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效能,通过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搭建科创要素对接平台,匹配在蓉科技企业技术人才需求与青年博士实践需求,推动科技工作者发展和企业创新双向奔赴。
5. 广泛开展群众性实践活动。动员科普志愿者、科技志愿者和服务组织,依托市级科普基地、科学美空间、科技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开展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切实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流动科技馆进基层等面向农村的科技活动。
6. 强化网络宣传动员。切实发挥网络平台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拓宽宣传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切实强化群众体验和参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优质网络作品供给,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加强一体化统筹协调,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一)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
1. 举办时间:5月23日晚
2. 举办地点: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广场(成都市成华区成华大道十里店路88号)
3. 主要内容:四川省、成都市共同举办2025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蓉城科学之夜,通过致敬科技工作者、科学实验展演、主题展览互动体验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广泛宣传展示2024年四川省及成都市重大科技成果,面向全市营造科普惠民的浓厚氛围。
(二)科技活动周主会场展示体验活动
1. 举办时间:5月24日-25日
2. 举办地点: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广场(成都市成华区成华大道十里店路88号)
3. 主要内容:举办“向‘新’力量 ”—重大科技成果展、“AI上‘新’未来”—人工智能科技展、“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互动展示体验活动、“科普之光”—优秀科普作品及文创产品展等四大主题展,展示科技创新在引领成都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让科技成果更多、更广泛地惠及百姓。
(三)科技活动周分会场展示体验活动
分会场1:“科学大讲堂”
举办时间:5月24日-25日
举办地点:成都科幻馆(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科幻大道596号)
分会场2:“万物共生 守护多样之美”
举办时间:5月28日-29日
举办地点: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馆(成都市双流区双楠大道下段88号海滨城购物中心B区)
分会场3:“人人都是应急侠”
举办时间:5月12日-18日
举办地点:成都市青少年宫(九里堤校区)(成都市金牛区星科北街66号)
分会场4:“汽车科技嘉年华”
举办时间:5月24日-25日
举办地点:成都三和老爷车博物馆(成都市高新区机场路新园南一路2号)
分会场5:“嘿科技来了”
举办时间:5月29日
举办地点:电子科技大学三医+AI科技园(成都市温江区永宁街道天王路333号)
(四)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重点活动
1. 科学家精神舞台剧汇演活动
举办时间:5月28日晚
举办地点:城市音乐厅(暂定)
主要内容:通过科学家精神舞台剧演出,深入阐释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献上诚挚的节日祝福。
2. 2025年成都市科技学术交流会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
举办时间:5月29日
举办地点:锦江区(具体地点待定)
主要内容:学术交流会开幕式、围绕学术交流会主题特邀专家作前沿科技、产业发展、企业创新方面科技报告等。
3. 百博百企“双向双进”供需对接活动
举办时间:5月30日
举办地点:高新区菁蓉汇
主要内容:深入挖掘博士人才高质量科技供给,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精准匹配博士人才专业优势与在蓉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需求。
(五)配套活动
1. “蓉城科学嘉年华”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
重点(国家)实验室开放:组织在蓉部分重点实验室,采取预约方式,在科技活动周期间面向公众和青少年开放。
博物馆奇妙夜:组织部分市级科普基地及有关单位面向青少年开展趣味性夜间探秘式科普体验活动。
科普基地夜间开放:组织部分具备条件的市级科普基地面向市民及青少年延迟至夜间免费或优惠开放。
蓉城科学课堂:组织市级科普基地及有关单位举办蓉城科普课堂,主题涵盖先进技术、生命健康、自然保护、防灾减灾、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面向青少年广泛开展科学教育。
2. 科普赛事
举办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成都市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和环球自然日挑战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引领全社会崇尚科学。
3. 科技企业走访调研活动
实地调研走访一线科技企业,近距离了解我市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情况和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状态,强化对基层科技企业的联系服务,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4. 科技工作者座谈交流活动
看望慰问一线科技工作者,向他们表达节日的问候,并围绕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科技创新等与他们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5. 市级部门及区(市)县科普活动
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市)县、市级科普基地及有关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进机关、农村、社区、企业等科普活动(见附件)。
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紧扣主题,把举办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宣传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科协组织加强工作协同,将科技活动周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一体设计,做到统筹部署,密切配合,集成资源,针对公众切实需求,在活动举办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办出特色。
2. 充分动员,广泛宣传。加强全社会宣传组织动员,特别是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推动新闻媒体加大对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宣传报道力度,围绕活动主题发布重点报道,聚焦科技工作者关心话题推出高质量内容,不断强化传播效果。
3. 周密安排,确保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精心组织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安全和风险意识。各有关活动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与当地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通力合作,认真制定群众性科技活动的安全保卫方案及应急预案,做好保密工作,确保活动举办安全有序。各项工作注重实效,力戒打卡、排名等形式主义,杜绝铺张浪费。
4. 认真总结,及时反馈。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结束后,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市)县要对本地区本系统的举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于6月13日前将总结报告、《2025年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活动影像资料及媒体宣传报道资料分别报送市科技局、市科协指定邮箱。
联系人:成都市科技局 陈伟
邮箱:cdkplhh@163.com
联系人:成都市科协 黄茂妏
来源:成都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