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搭把手”“起”……5月20日,沅江市琼湖渔场所辖的下琼湖,鱼在水中跃,溅起水花朵朵。琼湖渔场夏季捕捞启动,此轮捕捞量约为5万公斤。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黄拥军 董琼香
“搭把手”“起”……5月20日,沅江市琼湖渔场所辖的下琼湖,鱼在水中跃,溅起水花朵朵。琼湖渔场夏季捕捞启动,此轮捕捞量约为5万公斤。
记者坐上捕捞渔船,朝着下琼湖的一处狭长网兜驶去。“这是我们撒下的头网,经过前些天的‘赶场’,网兜里挤满了鲜鱼。”渔场职工欧云辉指着活蹦乱跳的鱼儿说。
鱼进了网兜,下一步就是“起鱼”。七八个捕鱼人来到网兜旁,将湖中的网兜与渔船的渔排“口对口”相连,然后将网兜提起慢慢地将鱼儿“遛”进渔排。一时间,大小鱼儿纷纷跳跃,水花溅到了镜头上。
鱼进渔排后,捕捞渔船驶向湖畔。“这些都是沅江大头鱼,味道鲜美得很,大的有10多公斤,小的有1.5公斤。”渔场职工贺斌说。
“渔场4个湖的水质越来越好。”琼湖渔场党支部书记、场长何文胜说。
琼湖渔场1956年建场,辖有浩江湖、蓼叶湖、下琼湖、上琼湖等4个内湖,湖泊水面11000多亩。
“1992年渔场实行承包制后,承包户疯狂投饵投肥,‘金湖’变成了‘死湖’。”何文胜说。2009年,沅江市下令内湖退养、全力治水、修复生态,琼湖渔场也在其中。
2019年,沅江市把湖泊生态保护摆在第一位,全面禁止投饵投肥,禁止非法捕捞,实施生态养护。
2020年,琼湖渔场开始探索“人放天养、保洁、护渔”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人放天养’,就是只投鱼苗,不投饵,不施肥,不用药。”何文胜说。
“浩江湖现在水质已经优化恢复至Ⅲ类标准,有时达到Ⅱ类。”沅江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水产站站长付青山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活了,人气财气都来了。”何文胜说,沅江市打造“沅江大头鱼”生态有机品牌,鱼的产量降了,品质和价格却上去了,端上了北京、重庆、广州等一线城市市民的餐桌。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