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家医美行业巨头,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官方公众号发表于5月17日深夜一篇题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
销售费用占比远高于同业公司,2024年高管年薪大涨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丁丹
作为一家医美行业巨头,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官方公众号发表于5月17日深夜一篇题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
该文不仅驳斥了所谓“玻尿酸过时论”的观点,还对包括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在内的九家券商进行了点名,称为了营造比透明质酸(即玻尿酸)产业更大的预期,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的研报中,出现了大量直接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所谓“对比研究”,“他们的名字与误导性言论被永久地记录在了互联网的世界里”。
根据华熙生物日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其2024年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1.61%、78.13%,当年四季度甚至出现了自201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净亏损。业绩下滑的同时,华熙生物2024年高管年薪却大幅大涨。
认为透明质酸被译为“玻尿酸”是错误的
这篇题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指出,在近几年资本市场的概念切换中,透明质酸行业遭遇了谎言与践踏,被描述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不如某物质更具生物活性”“不如某物质具备市场价值”等。文章认为,HA(Hyaluronic Acid)被译为“玻尿酸”是错误的,“它在国家药监局的相关用语中有个广泛使用的中文规范名称:透明质酸。”
文章称,2022年开始,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寻求新的公司题材,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看似幸运地选中了。为了营造比透明质酸产业更大的预期,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的研报中,出现了大量直接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所谓“对比研究”,它们的名字与误导性言论被永久地记录在了互联网的世界里,这些误导性“结论”包括且不限于华泰证券发布的《巨子生物(2367 HK)始于胶原,不止胶原》等。
包括华泰证券在内,文章共计点名了九家券商的10份行业研报,其中进一步列出了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研报中的部分观点。
截图来源:华熙生物官方公众号
文章表示,这些误导性“结论”伴随着随后兴起的“玻尿酸过时论”被媒体和自媒体红人广泛传播,形成了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舆论共振,伤害了经过几代人努力的、一个中国优势产业的市场转化基础。在华熙生物看来,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本质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试图用“神话过时”绕开中国产业发展必然面临的进阶过程,引导资本和市场资源聚焦于资本新题材,用“新贵登场”塑造着沙土高楼。
文章还论证了透明质酸在衰老研究与衰老干预中的关键地位,解释华熙生物为何在透明质酸和糖生物学领域有绝对的领先地位,以及展望科技的进步与透明质酸行业的未来等。
记者注意到,5月19日晚,华熙生物官方公众号还发布了一份落款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倡议书,提到“我们呼吁全行业从业者及资本市场回归科学本质与商业文明初心,共同构建健康、理性、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华熙生物5月20日中午回应《每日经济新闻》时称,该公司此次官方发声前已和两大行业协会进行了沟通并获得支持,“行业协会一直支持产业向着健康、理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尤其此次针对华熙生物提出的问题,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高度重视”。
截图来源:华熙生物官方公众号
2024年业绩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1月,2019年11月6日登陆A股,业务主要包括原料、医疗终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营养科学创新转化,2024年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06%、26.85%、47.92%、1.53%。
2023年、2024年,华熙生物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下滑4.45%、11.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2.44%、78.13%。对于业绩的下滑,华熙生物称主要系2024年消费品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收入下降;同时,因该公司推进管理变革项目的落地、创新项目布局投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多因素影响导致短期内经营成本增加。
尤其在2024年第四季度,华熙生物出现了2.19亿元的季度扣非后归母净亏损。这也是华熙生物自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的季度净亏损。
另据华熙生物2025年一季报,其一季度虽未出现亏损,但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0.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4.62,经营性现金流同比转为净流出2297.7万元。对于一季度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华熙生物称主要系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记者发现,近年来华熙生物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远高于爱美客、昊海生科等同业公司,2024年三家公司的相关比例分别为45.88%、9.15%、28.95%。
三家公司2021—2024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
资料来源:华熙生物2021—2024年年报
此外,对于5月17日晚发文中提到的“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巨子生物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巨子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为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是华熙生物同期营业收入的约1.03倍;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0.62亿元,同比增长42.1%,是华熙生物同期归母净利润的约11.83倍。
2024年高管年薪普涨
2024年业绩下滑的同时,华熙生物高管的薪酬却普遍大涨。
其中副总经理郭珈均的税前年薪同比增长572.35%,由2023年的92.5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22.13万元。副总经理郭学平,业务副总裁樊媛,业务副总裁邹松岩,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栾依峥,副总经理高屹,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汪卉,副总经理相茂功等高管2024年年薪涨幅在100%到400%之间不等。
华熙生物高管2023年、2024年年薪情况统计(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华熙生物2023、2024年年报
2025年3月3日晚,华熙生物官方公众号发布董事长赵燕的内部讲话全文。其中提到,鉴于企业管理之前的宽松风气,内部滋生了非常多的问题,今年公司已开始了“刮骨疗毒”,对于历史问题我们绝不姑息放纵,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如超过时间未主动交代的,我们将移交司法部门,不做内部处理。
来源:中国科技投资财经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