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点亮,健康上海!第三届健康科普“嘉年华”来了,范先群院士获“上海健康科普特别贡献人物”称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22:13 2

摘要:◆5月21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爱卫办联合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承办,健康云协办的“科普点亮健康上海——第三届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展示活动暨新时代健康科普大赛发布典礼”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隆重举行。

CFIC导读

5月21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爱卫办联合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承办,健康云协办的“科普点亮健康上海——第三届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展示活动暨新时代健康科普大赛发布典礼”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隆重举行。

正当上海科技节隆重举办之际,5月21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爱卫办联合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承办,健康云协办的“科普点亮健康上海——第三届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展示活动暨新时代健康科普大赛发布典礼”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图片

此次活动共产生健康科普作品、健康科普品牌、健康科普管理、健康科普人物等四大类226个项目,网络传播量超过30亿次。这标志着上海在完善健康科普激励机制上又迈出一大步,让更多市民拥有满满的健康获得感。现场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范先群“上海健康科普特别贡献人物”称号。

现场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范先群“上海健康科普特别贡献人物”称号

四大亮点:海派科普的“群星闪耀时”

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上海行动,鼓励和宣传为健康科普作出突出贡献的机构与个人,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健康科普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本市已成功举办两届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展示活动,这是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上海举办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健康科普引领展示活动,也是全国省级层面最为健全的健康科普激励机制。今年2月启动的第三届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展示活动暨新时代健康科普大赛,经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努力,在市科委、市科协和相关主流媒体大力支持下,共产生健康科普作品、健康科普品牌、健康科普管理、健康科普人物等四大类226个项目,网络传播量超过30亿次,让更多市民拥有满满的健康获得感。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介绍,本次活动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大咖”云集,群星闪耀。有更多“大咖”——院士、院长、著名专家投身健康科普。此次推选产生的健康科普人物,既有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标杆式人物如范先群院士,也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众多医学专家。此次获得“健康科普杰出人物”的共有16人,来自各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区级医院、社会办医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携手带领和推动更多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成为健康科普“主阵地”和“主力军”。

二是新人辈出,近悦远来。此次获得“健康科普新锐人物”的共有15人,他们是适应互联网生态、对健康科普充满热情、富有才华的青年才俊。在新人脱颖而出的背后,是上海从住院医师月月讲、医苑新星、健康脱口秀、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健康科普青年创新专项乃至健康科普新锐人物推选等一整套选拔培养机制。

三是海派科普,百花齐放。此次获得健康科普作品奖的共有128件优秀作品,这是上海健康科普界的“繁花”,图文类、音视频类、图书类、舞台表演类作品都有全方位提升,专业性和科普性高度统一,媒体传播与艺术表现令人赞叹,精美的科普图书令人爱不释手,精巧的图文作品让人眼前一亮,音频视频科普作品流量陡增。这是健康科普作品的饕餮盛宴,更是送给广大市民的健康福祉。

四是体系完善,保障完备。此次还遴选出16个“健康科普品牌”、8个“优秀健康科普管理”组织机构、8个“优秀健康科普管理”个人。健康科普引领展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本市近年来通过法制保障、项目推进、人才支撑、网络健全、活动引领、产品创新和负面清单制度,努力构建健康科普工作体系,探索形成与临床医疗、疾病防控相辅相成的卫生健康第三大供给系统。

“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高质量健康科普供给,更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造福上海市民健康。”王彤表示。

三重感慨:健康传播的“审美新范式”

“作为一个健康传播媒体界人士,我一直以能和你们共事为荣。因为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全身心的滋养。”上海教育电视台节目中心副主任、主持人周荃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时由衷感慨。

她用三重感慨概括此次获奖作品特点。“一是标题往往会成为IP孵化的起点。”她说,“《病毒大作战之欣欣漫游疯狂病原城》《妇“愁”者联盟之盆底肌危机”》《黑神话悟空:狂欢背后的健康警示——熬夜之殇》,这些标题是不是令人有一探究竟的冲动?这是巧妙引发读者的心理反应:文化共鸣与身份认同,情感投射与心理宣泄。当然,更多标题充满文化和诗意,‘花菸年华’‘胰转万年’等,充分体现健康科普海派文化的深度浸润。”

“二是现代性的在地化表达。”在她看来,科普内容要触发市民深层的文化认同,必须有现代性和接地气的表达。《师姐,我不做医生》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和反转的情景和表演,得到许多非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另外,吸引人的健康科普形式不只有“健康脱口秀”,还有健康说唱,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用这个世代喜欢的方式做科普。

“三是健康传播的审美升维。”她表示,上海健康科普除了一系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还在于这些作品真正有艺术表现力,提高健康传播的美学标准。《画上休止符——了解强迫症患者的诊室世界》等作品从以往偏向纯知识性传播转向审美性传播,不仅重塑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更重新定义公众与健康信息的互动关系,构建跨媒介的健康科普生态,图书《农民画健康》《睡眠健康日历》《药食本草》等,既传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延续江南文化“致用与审美统一”的传统。这些作品经得起考验,是高级、一流的,也可以为全球城市健康传播提供上海独有的范式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还增加舞台表演类作品,首先感谢姚乐的创新之举,‘戏说外科史’专场为我们健康脱口秀再一次赢得荣誉。这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由外科医生用脱口秀的方式讲述外科医学发展史,并成功走进市委党校、上海交大医学院、雄安中国健康传播品牌大会演出,广受好评。这类作品能取得成功,再次说明医学与艺术可以完美结合!”周荃表示。

展望未来:携手同行实现“五个人人”

每年一届的健康科普引领展示活动,已成为上海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的“嘉年华”。市爱卫办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韬宏表示,每年举办这样高水准的健康科普大赛和引领展示活动,既是贯彻《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要求,健全健康促进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家卫健委等五部委主办的2025年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的实际行动。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是健康中国和健康上海的“第一行动”,也是落实“健康优先战略”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上海健康科普工作秉承创新精神,重视首发效应,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大量“上海经验”与“上海范式”。今年3月,上海发布全国首个《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让医务人员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充分释放科普生产力,创作出更多优质、创新的健康科普作品,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认可和全国同行一致好评,被主流媒体评价为健康科普的“标杆性政策”。4月,本市推出“上海健康播报”品牌,集中全市优质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把握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健康问题,根据时令节气、健康主题日和节假日等安排,在关键节点及时发声,彰显科普的权威性、时效性、季节性、专题性,让健康科普实现“常听、常看、常学、常新”,持续提升市民健康获得感。

陆韬宏表示,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两翼。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以创新思维推动健康促进工作提质增效,把握时代机遇,在形式、技术和活动运营模式等多维度全面发力,构建全民健康促进新格局。以技术创新为健康促进赋能增效,让健康服务更精准,主动拥抱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建立智能化健康科普内容生产体系,并利用随申办、健康云等平台的健康画像开展精准推送,为群众提供动态化、个性化健康指导服务,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市民健康促进动能。

未来,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30余万医务工作者将继续携手共行,让健康科普融入所有医务人员基因,努力做到“五个人人”:人人把健康科普融入职业基因,人人都有因健康科普而出彩的机会,人人都能向社会提供优质健康科普资源,人人都有健康科普的获得感、成就感,人人都能彰显健康科普的医学人文价值。以“优秀体系+优质生态”为核心目标,打造健康科普的“双优之城”,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行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陆家嘴金融网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

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最新报告:

【2025年5月第2期】总第176期:谁领跑?谁出局?金租行业的洗牌与重构

【2025年5月第1期】总第175期:金价狂飙,投资风险几何?

【2025年4月第4期】总第174期:低利率时代理财变局

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