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04:39 2

摘要: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将工匠精神作为贯穿新时代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精神主线,创新构建出“制度—课程—文化—师资”四维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在守“匠心”、习“匠术”、明“匠德”中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念,着力培育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中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将工匠精神作为贯穿新时代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精神主线,创新构建出“制度—课程—文化—师资”四维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在守“匠心”、习“匠术”、明“匠德”中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念,着力培育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以制度为舵 构建特色长效育人机制

学校充分发挥制度建设的引领作用,以构建长效育人机制体现工匠精神育人实效。

搭建“三维联动”制度框架。学校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联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服务”闭环系统;创新“评价—反馈”机制,将技能竞赛、企业实践等纳入学分认定,并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情况实时调整多元化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切实提升以工匠精神长效育人的针对性。

完善“学生—教师”双轨激励机制。学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并实施“双师双能”认证制度。学生层面,将等级证书、科研成果等进行量化,与奖学金和实习推荐挂钩,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教师层面,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实践,将认证结果与职称评定联动,全面提升教师对行业的认知,激发自我潜能。

以课程为桨 激活校企协同育人动能

学校充分利用课程教学主渠道,推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以精准滴灌增强教育实效性,在润物无声中筑牢学生思想根基。

打造“三阶递进”教学体系。基础层面,学校将工匠文化基因融入思政课程,通过开设“创赛沙龙”“知行论坛”等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价值;核心层面,聚焦学生专业课程需要,将智能纺织、数字传媒等领域前沿技术标准和优秀案例融入课程教学,调制适合学生需求的工匠精神“养分”;拓展层面,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举办“千年传承·活力非遗”——沉浸式非遗游园会、文化艺术作品展等体验活动,将实践课程有机融入企业真实项目,通过“访企拓岗”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拜访工匠大师,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匠精神的实践过程,增强自我认同感。

构筑“四链融合”实践平台。学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精心构筑起“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实践平台,先后成立教育部数字媒体艺术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动漫产业学院、京东智慧供应链产业学院,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携手龙头企业设立“芸想奖学金”、启动“外贸精英培育计划”,助力学生在真实项目实践中提升技能,在产教融合新生态中铸就“工匠精神”内核。

以文化为帆 涵育工匠精神生态场域

学校致力于涵育工匠精神生态场域,持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增强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效果。

构建“四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物质层面,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工匠楷模文化景观长廊和“两横两纵”工匠文化宣传阵地,厚植工匠基因;制度层面,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理念体系,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橱窗等传播载体,传播工匠精神文化;行为层面,结合学校实践资源,积极开展“三下乡”“专业采风”“红色研学”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教育中丰富工匠精神内涵;精神层面,依托专业实训室、“一站式”学生功能社区邀请专业人才和大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塑造工匠文化育人品牌。学校实施校园文化3年提升计划,创新文化浸润载体,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将诗礼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报国使命感;以校企合作为纽带,联合领军企业共建20余个工作站,营造“精于工、匠于心”的校园氛围,涵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

以师资为锚 夯实高等教育发展根基

学校以锻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根本,以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同培养,为培育应用型本科人才贡献力量。

完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为全面推动教师内涵式发展,学校以“基础—进阶—卓越”3个阶段为教师规划发展路径。基础阶段,以培训为抓手,以竞赛为依托,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深刻领会专业方法和技巧;进阶阶段,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工匠大师分享实践经验,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研讨会和科研交流会,提升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卓越阶段,引导学部培育人工智能动画研究团队等教学创新团队,按照划分专业和项目定向开展科学研究,在协同发展中育匠才。

畅通双向流动发展通道。学校建立“引企入教—送教入企”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通过设立产业教授特聘岗位,聘请企业高管参与专业课程设计,努力实现“课岗融通”;另一方面推行教师驻企研发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横向课题,依托共建人才培育平台,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工匠精神培育链”闭环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学校将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抓手,深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北省重点产业,为湖北“支点建设”培育更多新型“复合型工匠人才”,矢志将学校建设成为创新且实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