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朗若继续抱有侥幸,不尽快听从特朗普提出的“核计划”行动。不久后,伊朗一定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伊朗曾以为“忍一时,可以风平浪静”,如今看来却发现大错特错。
特朗普在结束中东行程之际,隔空向伊朗“交底”。
伊朗若继续抱有侥幸,不尽快听从特朗普提出的“核计划”行动。不久后,伊朗一定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5月20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美官员给出的“解释”,以色列近日调动了一批“航空炸药”,并且安排了一场“演习”,而演习的目的是“空袭伊朗核设施”。
所以,特朗普那句意味深长地警告,可以翻译成:
“伊朗你若不服,以色列会用‘航空炸弹’帮你彻底关掉核设施”。
很显然,特朗普连掩饰都不想掩饰了,直接向伊朗“交底”、挑明了:不服就打!
不止如此,在一周前,也就是5月13日,特朗普还向伊朗挑明了另一件事。
特朗普直接告诉伊朗:若伊朗拒绝他的橄榄枝,不肯接受“核提议”。
他会让伊朗石油出口“挂零”,最终国家破产!
特朗普甚至直言不讳地提到,他在2015年时,已经让伊朗体会过一次沦为实际意义上破产的国家。若这一次伊朗依旧不把握机会,接下“橄榄枝”。
那么,伊朗将重温“破产”的噩梦!
如此明目张胆的“打脸”威胁,想淡定,但淡定不了了。
在5月15日时,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称,特朗普的威胁惊动了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
哈梅内伊安排自己的政治顾问阿里·沙姆哈尼向外界表明立场,表示伊朗愿意“作出退让”,并且准备与美国签署新的“伊核协议”,并承诺放弃制造“核武器”级别所需的高浓缩铀库,以换取解除对伊朗的各种制裁。
换句话说,就是哈梅内伊给伊美和谈“定调了”,表示愿意低头、服软。
结果,特朗普却表示:“这还不够!”
特朗普要求伊朗全面停止铀浓缩,也就是无论是“军用级”的高浓缩铀,还是民用级的浓缩铀,统统都要停止。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哈梅内伊。
已经85岁,再有2月就86岁的哈梅内伊,直接站出来指责特朗普满口“希望中东地区和平”的言论,全是撒谎!
说实话,哈梅内伊是想要“和谈的”。但如今不顾身份,亲自站出来“不喷”特朗普,可见他对特朗普的要求,有多愤怒。
同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以及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全都表示:这条件接受不了,伊朗能接受的条件就是不再寻求制造核武,但好歹得允许伊朗保留民用核设施。
对于特朗普而言,他不会退让,更不会让伊朗保留“民用级”浓缩铀。
原因很简单,特朗普曾经“吃过一堑”,所以如今“长了一智”。
2018年6月12日,也就是7年前,特朗普在新加坡嘉佩乐酒店,与金正恩一起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
随后,特朗普高调宣布:这份联合声明的签署,意味着朝鲜无核化目标,在他的手中完成了“壮举”。
当时,朝鲜同意“无核化”,去掉的也是军用级的“高浓缩铀”,但对于民用级浓缩铀,特朗普并没有“赶尽杀绝”的封锁。
结果,拜登上台后,立马对朝鲜发难。
朝鲜这边再次“拥核”。
所以,只要伊朗不肯“废掉”民用浓缩铀,特朗普就不会相信伊朗真的放弃“核武研发”。
然而,这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特朗普也好,以色列也罢,包括沙特、阿联酋等国都“心知肚明”。
他们惧怕的不仅仅是伊朗未来“拥核”这件事。
他们紧盯着伊朗民用“浓缩铀”背后,是为了“卡住”伊朗核电站自己解决“核燃料”问题,从而实现“核能用电自由”。
要知道,无论是AI大模型,数据中心,又或者5G、6G通信技术,这些不仅“烧钱”,更“烧电”,而美国、以色列等国,想要阻止伊朗建设核电站几乎不太可能。
但是,“核燃料”这方面,他们可以“卡”伊朗的“脖子”。
拖住伊朗在核能领域的发展,从而顺便拖慢伊朗经济发展的速度。
顺便地,美国将卡塔尔与沙特“扶持”起来。未来,最好是安排以色列能与卡塔尔、沙特等国,“联合掌管”中东事务。
所以,禁止“民用级浓缩铀”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的算计。
伊朗之所以咬紧牙关不退让,也是因为他们不甘心“核能燃料”被卡脖子。明明可以自己生产,但最终却落的需要从他国进口。
看懂了上述这些“逻辑”。
其实,也就明白沙特为何“热情”地给特朗普送去价值超6000亿美元的格式订单和投资协议。
因为,特朗普对伊朗做的那些事,实际上也符合沙特等国的利益。
尤其伊朗还曾与中方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
倘若不对伊朗“做点什么”,未来的伊朗前途不可限量。
一旦伊朗“爬起来”,沙特恐怕也要“吃不香,睡不着”。
所以,如今伊朗有难,沙特、阿联酋,甚至包括与伊朗关系“还可以”的卡塔尔,也没有给予伊朗更多帮助。
换句话说:各国心里都有“一本账”。
其实,特朗普对伊朗是否“签约”其实并不在意。
不然的话,特朗普也不会对伊朗如此咄咄逼人,更不会在此前公开“羞辱”对方。
在5月7日的时候,美联社曾报道称,特朗普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想要把伊朗南部海域“波斯湾”换个名字,改成“阿拉伯湾”,寓意:“这是属于阿拉伯大家庭的海域”。
要知道,曾经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实际上就是如今的伊朗。
“波斯湾”背后,代表的是伊朗曾经那段辉煌的历史与荣耀。
结果,特朗普根本不考虑伊朗感受,准备直接“上手改名”。
虽然,这种改动仅限于“美国的语言规范”,但此举透露出的“不屑”与“羞辱”却怎么遮掩,也掩盖不住。
面对特朗普的各种“没诚意”,外加咄咄逼人的姿态,伊朗也亮出2张底牌。
第一张“底牌”,彻底断掉石油供应。
5月18日,伊朗SNN国家通讯社报道称,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借着举办“德黑兰对话”论坛期间,亮出“底牌”称,若伊朗的石油彻底中断,西方国家也将面临“能源”瘫痪。
当然,中东各国也会面临来自西方的挑拨,从而陷入战乱。
潜台词就是:若石油供应国缺了伊朗,伊朗不好过,中东不好过,西方世界同样不好过,大家都会“很难过”。
所以,把伊朗逼到绝境,不是好事。
尤其石油供应一旦缺少伊朗,全球石油价格必然高企,导致美国通胀率上升,而欧洲则进一步陷入“能源危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二张“底牌”,若伊朗挨打,就打美国和以色列。
面对特朗普警告“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也就是以色列很可能袭击伊朗核设施这件事。
伊朗方面此前曾亮出“底牌”,将“丑话”说在前边。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伊斯梅尔·巴加埃直言,根据国际法,若第三方使用某些国家的领土,用来攻击伊朗,伊朗将这些“出让领土使用权”的国家视作合法目标。
说得再直白一点,谁为美国、以色列就打击伊朗这件事提供便利,伊朗就连这些国家一起打。
同时,作为伊朗“小兄弟”的胡塞武装也没闲着,在5月20日宣布准备对以色列北部的海法港发动打击,包括阻止船只进港等。
很显然,这是伊朗在向美、以施压。
同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早在5月6日,就与普京进行过通话,实际上就是在为“美伊谈判”提前打预防针。
如今,眼见伊朗与特朗普“谈崩了”,俄罗斯也出面了。
5月20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坚科表示,若伊朗、美国同意,俄罗斯愿意当个“和事佬”,协助双方达成协议。
但同时,鲁坚科话锋一转,表达俄方希望伊朗尽快完成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批准程序。很显然,俄“斡旋”这场谈判,也是有条件的。
其实,伊朗混到如今这般田地,多少有些“咎由自取”的原因。
在对美立场上“左右摇摆”,从来都没有坚定过,更没有战略可言。在中东事务上,行事又过于“霸道”。真遇到问题,会发现没有多少中东国家愿意帮伊朗一把。
不过,还是希望伊朗能顺利渡过这道“坎”。
参考信源:
2025-05-15 17:03·中国网——《美媒:伊朗官员称愿放弃武用高浓缩铀以换取美解除制裁》
2025-05-20 15:42·红星新闻——《也门胡塞武装宣布对以色列海法港实施“海上封锁”》
2025-05-18 09:42·观察者网——《伊朗最高领袖痛批特朗普所谓“和平言论”是在撒谎,“令美国人民蒙羞”》
来源:历史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