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求变还是自毁长城?变形金刚史上充满争议的四次革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07:25 3

摘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机器人动漫的主题还多是以人类来操纵机甲。变形金刚却首创以独立的机械生命体打造全新的世界观,这一天马星空的构想在1984年一炮打响,从此奠定了变形金刚之后数十年的辉煌。然而此后孩之宝与特佳乐在动画及玩具设计的数次主动求变,却让变形金刚的发展之

波澜壮阔的变形金刚世界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机器人动漫的主题还多是以人类来操纵机甲。变形金刚却首创以独立的机械生命体打造全新的世界观,这一天马星空的构想在1984年一炮打响,从此奠定了变形金刚之后数十年的辉煌。然而此后孩之宝与特佳乐在动画及玩具设计的数次主动求变,却让变形金刚的发展之路横生波折。冒险的创新所带来的后果,也许影响了这一经典IP的上升势头。

大电影:写实变科幻

变形金刚充满争议的大电影

1986年孩之宝推出的动画大电影,是变形金刚发展史上无法回避的大事件。在经历了势头良好的两年积累后,孩之宝打算在这一年来一次颠覆性的革新。将风靡全球的拥有现实载具形态的老角色全部替换成科幻造型的全新人物。

女汽车人

其实早在第二季动画中,孩之宝就曾有过类似尝试,采用塞伯坦科幻造型的敌无双以及艾丽塔等女汽车人就是科幻风格人物的初步尝试。但大电影的动作无疑要激进得多。

新英雄登场

热破、惊破天、杯子等更接近人类造型的机器人将接管擎天柱威震天主导的舞台。这不光可以让孩之宝省下一大笔车辆厂商的授权费用,还能彻底与戴亚克隆的遗产切割,可谓一箭双雕。

老人物的离去令人愤怒

然而两年65集的陪伴早已让两派的老角色成为观众心中难以割舍的家人,孩之宝却想用短短2小时的影片就完成切割换血,无疑太过心急。擎天柱等老角色被残酷的牺牲,引发了观众的抗议,并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对新角色的反感抵制。

基地金刚挽救口碑

所带来的影响,不光是大电影票房扑街,连带着后续第三季故事的口碑也一路下滑。如果不是玩具线上合体部队与基地金刚挽回了不少顾客,孩之宝的这次尝试将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重生:机械生命重回人工机甲

头领战士全新设定

当初变形金刚能够脱颖而出,独立的机械生命体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定,这让见惯了人类操纵巨大机器人战斗的观众耳目一新。

人类介入操纵变形金刚

然而孩之宝却在1987年打算开倒车:让变形金刚又回归人工机甲的老套设定。他们在头领战士单元中引入了星云星人作为变形金刚的战术搭档,通过变形为头部来操纵庞大的躯体。这样的设定与战国魔神、太空堡垒等同类热门IP思路类似。为此,孩之宝还赶工推出了《重生》三集作为辅助宣传手段。

日版头领战士保留机器人设定

相比而言,同年日本制作的头领战士动画还相对保留了独立机械生命体的原始设定,这让广大变形金刚爱好者还能找到当初的味道,因此这一年的头领战士系列玩具销量依然不俗。孩之宝向过去妥协的举动,没有带来太严重的后果。

隐者战士:变形成了变身

变身系的隐者战士动画

当变形金刚的动画交到日本编剧手中,思路清奇的他们最终端上来一盘独特的料理。被认为最不像变形金刚的隐者战士系列被调侃是“肉包铁”设计。

肉包铁的隐者战士

关于隐者外壳的呈现方式,日本编剧有不一样的思路。他们赋予人类主角变身手镯的装备,通过一套炫目的前摇仪式可以召唤出机械躯体。这与众多变身系或铠甲系的日漫作品如出一辙。变形金刚在这一系列中化为变身金刚。

隐者战士倍受诟病

原本就因为“肉包铁”的设计而倍受诟病的隐者战士玩具,加上如同魔法变身的动画情节,让这一年的变形金刚新品披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美日发行方前一年在头领战士上获得的良好口碑,也因为这次创新而急转直下。

行动战士:取消变形?

奇特的行动战士

顾名思义,变形当然是变形金刚的核心卖点。不能变形的变形金刚,岂不是名不副实的笑话?而这一幕竟然是孩之宝主动的求变之举。

行动战士

1990年孩之宝推出了关节可动但不能变形的行动战士系列。这些搭载丰富配件的全新作品被认为是美系变形金刚玩具的濒死一搏。对自1988年以来的销量下滑,孩之宝绞尽脑汁想出的救市计划竟然是仿效自己的拳头产品GIJOE的可动人偶思路,让这些方头方脑的机器人抛弃了变形能力,却在配件与载具上设计变形。

行动战士的载具可以变形

不能变形的变形金刚就此诞生。

不能变形的变形金刚

然而这样的病急乱投医的效果可想而知,在当时电视游戏机已经起势的大背景下,实体玩具的没落已经无法挽回。行动战士作为变形金刚的最后一次改革尝试没有激起多少浪花,美系G1变形玩具的开发就此寿终正寝。

在讲究创新的玩具产业,变形金刚可谓成也创意,败也创意。几次主动求变所换来的结果都不甚理想,给广大变形金刚爱好者留下无尽的遗憾。对于变形金刚史上的那些争议创新,你的看法如何,来评论区聊聊吧。

来源:夜叉两极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