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诚然,360AI的数据处理能力确实令人叹服。张雪峰十年累计分析3万考生案例,而360智脑一天就能处理200万份志愿数据,甚至能预判“冷门专业就业率波动曲线”。这种效率与规模的优势,确实是AI的“硬核”体现。
近日,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在《百大AI应用》系列视频播客中的一番话引发热议。他提到,AI在提供专业建议方面的能力已不亚于张雪峰。
诚然,360AI的数据处理能力确实令人叹服。张雪峰十年累计分析3万考生案例,而360智脑一天就能处理200万份志愿数据,甚至能预判“冷门专业就业率波动曲线”。这种效率与规模的优势,确实是AI的“硬核”体现。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次的问题:AI真比张雪峰强吗?答案是:未必。
因为AI的“软肋”也显而易见。它无法讲段子,更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张雪峰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是因为他的专业建议,更因为他幽默风趣的表达和对考生心理的精准把握。他的段子、调侃与互动,让冰冷的专业建议变得有温度、有共鸣。而AI,只能提供“标准答案”,却无法读懂“情绪价值”。
另外,张雪峰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在于他对行业深耕的深刻洞察。无论是关于择校的“调剂心得”,还是关于行业的“就业前景”,都是基于多年教育经验与人际关系的积累。而AI,尽管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某些结论,却无法参透“人情账”。这种欠缺恰恰是AI与人类专家之间最大的差距。
那么,AI真能完全取代张雪峰吗?从目前来看,答案是否定的。AI与人类专家各有优势,两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AI可以成为人类专家的“助手”,处理海量数据、提供客观分析,而人类专家则可以专注于情感共鸣、经验分享与个性化建议。正如周鸿祎所说,AI让专业建议从“奢侈品”变为“普惠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专家的价值被削弱。相反,AI的普及将为人类专家腾出更多时间,去专注于那些“无法被量化”的领域,比如情感沟通、心理辅导与个性化服务。
在这个AI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既要拥抱技术带来的便利,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独特价值。AI固然强大,但它无法取代人类的情感与智慧。正如张雪峰的那些俏皮段子和独家消息,正是这些“人情味”与“经验之谈”,才让他的建议如此深入人心。AI与人类专家的结合,或许才是未来的最佳答案——让AI处理数据,让人处理人情,让专业建议既有“实力”,也有“温度”。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众
来源:橘子味的小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