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论坛】对做好新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2 08:38 2

摘要: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新时代人大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阐释和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传递民主法治精神、报道人大依法履职的重要职责,是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新时代人大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阐释和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传递民主法治精神、报道人大依法履职的重要职责,是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开展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对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制度自信奠定坚实基础。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即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事实证明,社会大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积极认同和评价绝不是通过口号、标语和纯粹的理论来获得的,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典型的人物、实际的成效来感知和把握的,这就需要通过加强人大新闻宣传、讲好人大故事,让人民群众了解人大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从而真正感悟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

(二)更好服务和保障各级人大依法履职。人大新闻宣传既能为人大依法履职、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又能在各级人大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是人大工作者充分了解人大工作及相关知识、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更好服务和保障人大依法履职的有效工具,是各级人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有力抓手。

(三)更好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人大新闻宣传,作为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履职的有效工具,既能为代表了解人大工作、学习履职方法、提高履职能力提供一个专业途径,又能通过对人大代表履职事迹的宣传,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激发履职热情。

二、提升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质效的举措和探索

新时代新征程,各级人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发挥着巨大作用。各级党委和人大要充分认识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时俱进地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升人大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人民群众通过可感、可信、可读、可看、可听的人大故事,深刻理解人大制度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不断增强制度自信。

(一)加强联动,构建人大工作大宣传格局。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需要针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单兵作战”“单向发声”、观念滞后、内容不接地气等问题,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党委宣传部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努力形成领导有力、组织有序、协同高效、齐抓共管的人大工作大宣传格局。

一要建立健全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联动机制。党的各级宣传部门要把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切实纳入党的宣传工作整体布局,统一安排、协同发展。各级人大要把人大业务工作与新闻宣传工作结合起来,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主动地加强同各级新闻单位联系沟通,建立完善协同策划机制,时时围绕重大主题和日常工作开展联动宣传。省级人大常委会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在加强省内各级人大之间的宣传互动联动上下功夫;市级人大应把宣传力量较为薄弱的县区和乡镇人大的新闻宣传工作纳入整体布局,实现策划同步、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提高人大新闻宣传整体实效。对此,一些省级人大在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实践值得借鉴。如,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要求各市县确定专门的信息员,负责将新闻稿件报送各级人大常委会新闻宣传工作机构,确保新闻线索报送常态化。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全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上下联动机制;建立新闻策划工作机制,每个月由办公厅组织召集新闻媒体召开一次新闻宣传策划会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项工作做好宣传报道。湖南省人大常委会要求每个专委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新闻联络员,进一步充实机关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二要推进差异化报道思路,形成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大合唱”。要推动中央媒体与省内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主流媒体与都市类媒体、人大机关媒体和其他媒体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各展所长,打组合拳、打总体战,形成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大合唱”。

(二)做强平台,构建人大新闻宣传全媒体新格局。各级人大要不断巩固、发展和壮大自办媒体,充分发挥其在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使其发出宣传人大工作的最强音,成为展示人大工作的主窗口。要在办好新媒体、加强媒体融合方面加强探索,不断构建人大新闻宣传全媒体新格局。

一是整合资源,形成人大全媒体宣传的聚合力。要主动顺应新闻传播格局变化和媒体融合趋势,形成“报、刊、网、端、微、屏”传播矩阵合力。要构建“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立体传播”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各级人大运用新媒体开展人大宣传工作的能力。如,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建设了融媒体中心云平台,应用于全省各级人大系统,实现“策划、采集、编辑、审核、发布”一体化,实现“网、报、端、微、视频号”等各媒体内容采集和发布渠道的深度融合,全方位构建全省人大四级融媒体传播和管控体系。

二是创新形式,提升人大新媒体宣传的传播力。在“众人皆媒”的新形势下,要针对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寻求呈现方式上的创新突破,对稿件内容、栏目设置、编发流程等进行设计优化,力求新闻、信息发布更及时、更鲜活,更易于借助受众向外进一步传播。要改变时政新闻惯常的刻板语气,采用更接地气、贴合群众的话语风格,并通过H5、动漫、长图、短视频等生动的形式,让标题“跳”出来、文稿“短”下来、表现“火”起来,不断增强人大新闻宣传的互动性和感染力。

(三)做优内容,提升人大全媒体宣传的影响力。内容为王。各级人大要围绕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立足从人大的视角观察、分析、报道新闻事件,在人大特色和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做优内容、作出精品,提升人大全媒体宣传的影响力。

一是用小切口,表现人大制度大主题。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这类较硬的题材,要通过较为亲民的表达方式,才能产生深入浅出、生动可读、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要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下望上”“以人带事”“今昔对比”等手法还原感性,避免高度概括,以“小切口”表现人大制度大主题。

二是增强人大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力度。要立足于阐释和解读,尽量从程序性报道中跳出来,不仅报道人大发生的新闻事件,而且尽量挖出新闻事件与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挖掘新闻事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所发挥的作用,努力提升新闻内容“生产力”。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重点议题跟踪报道机制,即对常委会重点议题,从论证到审议各环节进行全程持续报道,通过形成事件报道、专题报道和跟踪报道相配合的日常新闻报道机制,增强了人大新闻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三是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品牌建设。加强新闻宣传品牌建设,是确保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人大要主动出击,精心策划选题,充分整合各路媒体资源力量,充分发挥新老媒体特点和优势,推动人大新闻宣传从日常程序化走向内容品牌化, 切实打造一个能在社会上有影响、叫得响的品牌栏目,以栏目的影响力推动人大工作的影响力。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的“走进人大”宣传品牌建设,让更多人士在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同时,深化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宣传。

(四)抓队伍建设,夯实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基础。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懂人大”的宣传队伍。各级人大要把培养全媒型、专家型的新闻宣传人员作为机关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提升机关工作人员文字能力的一个有力抓手,结合各自实际,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新闻宣传业务学习与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把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大家爱写稿、写好稿的积极性。

通讯员是人大系统开展新闻报道的重要力量,建设、管理和使用好这支队伍,对于提高人大新闻宣传质效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省级人大常委会应担负起主要职责,充分发挥自办媒体的作用,采取分级分层分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涵盖全国、省、市、县(区)、乡(镇)的五级通讯员网络,并通过线上线下每年有针对性地对通讯员进行培训,上下合力夯实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基础。

来源:甘肃人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