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寿康楼,一座德式建筑的标志,与吕祖庙、升阳观默默地陪伴。外形的差异,孕育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古今与中外,世事沧桑与现实的碰撞,在这里留下了真实的影子。
寻访济南老建筑——寿康楼
布建忠(小布丁)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
有些故事由建筑来写。
行走在济南的老街巷,
白石青砖,
用彼此的缝隙,
画出岁月走过的年轮。
寿康楼,
一座德式建筑的标志,
与吕祖庙、升阳观默默地陪伴。
外形的差异,
孕育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
古今与中外,
世事沧桑与现实的碰撞,
在这里留下了真实的影子。
或许,
老报馆,
在寻梦的初期,
曾用新时代的涛声,
浸润了这片厚重的大地。
一晃一百多年的磨砺,
躲在遗忘的角落。
伤感地凄凉,
等待呼吸的凋零。
是谁让你停下了前行的脚步?
是谁让你失去了诱人的魅力?
因为你也有生命中的收获与苦难,
一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建筑,
承载了一百多年的人间烟火。
从回忆到惋惜,
我们要用行动留住它的生命。
用它坚强的骨骼,
唯美的身影,
向我们讲述它坎坷的经历。
真得,
我们这座城市,
需要有过去的怀念和感悟,
需要有历史丰厚的见证和寻觅的影子。
注1:在济南大明湖南岸的老城区内,有一座三层古建洋楼十分醒目,它就是位于寿康楼街8号内的寿康楼。据史料记载,“寿康楼”原来是官方所建,寿康楼街因此得名。寿康楼为蘑菇石起基,拱券门窗,门两侧有很讲究的爱奥尼克柱。清末时寿康楼为《山东官报》旧址。《山东官报》于1905年在济南创刊,1912年停刊。创办人是山东巡抚杨士骧。由于年久失修,目前寿康楼已成危楼,亟待整体修缮。另外根据当年的一张史料照片推测,1912年9月27日下午,孙中山来济南演讲后曾在此休息并与各界人士合影。2015年6月,寿康楼被列为山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来济南演讲后曾在此与各界人士合影
注2:本文作者布建忠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山东广播电视报>专栏作家<舜网文学>驻站作家,<中国诗歌网>、<网络诗歌网>、<中华诗歌网>、<中国微型诗歌网>等媒体会员、论坛元老及特邀作家。
来源:潇洒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