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足迹深深留下。前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树立目标,明确方向,去追逐心中深藏已久的梦想。
本期为大家介绍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简称“中南”,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是中国工科、医学及矿业领域的顶尖学府,被誉为“有色金属行业黄埔军校”和“医学精英的摇篮”。
学校名片
院校简称:中南大
创办时间:2000年
院校类别:综合类大学
院校本部: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
发展历史
1914年,原湖南医科大学前身“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创建,是中国最早的西医高等学府之一,享有“北协和、南湘雅”美誉。
1952年,原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中南矿冶学院”创建,是中国最早的矿冶类高校之一。
1953年,原长沙铁道学院前身“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创建
2000年,原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大学”
2001年,加入“985”
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校训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校徽
中南大学校徽为双圆套圆形徽标,色彩为蓝、白。图形以“中南大学”英文缩写字母“CSU” 为结构中心,形成中国结造型。正下方有“中南大学”中文字样,正上方为环形英文“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大写字样,左右下侧方各由10条线连接内外圆。
名校风采
校本部(岳麓校区):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以工科和基础学科,毗邻岳麓山风景区。
新校区(中南大学科技园):聚焦新兴学科,建有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实验室。
湘雅医学院校区: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以医学教育为核心,拥有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
铁道校区:原长沙铁道学院校区,以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学科为主,建有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期位列中国高校前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23),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学科全国第一,临床医学学科稳居全国前十。
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如高铁技术研发、青藏铁路建设、新冠肺炎疫苗研制。
知名校友
黄伯云 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孝骞 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
桂卫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才培养
升华班(拔尖创新人才计划):本硕博贯通培养,覆盖材料、医学、交通等优势学科。
湘雅医学院:开设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推行“早期接触临床+科研导师制”。
本科生深造率超55%,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毕业生入职中国中车、三一重工、湘雅医院等头部单位比例居湖南高校首位。
社会贡献
工业强国:研发的高铁车体铝合金材料占国内市场80%以上,支撑中国高铁“走出去”。
医疗公益:湘雅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环境保护:开发“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应用于湘江流域治理。
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高性能复杂制造)、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如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轨道交通:研发“复兴号”高铁车体材料、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技术。
医疗突破:全球首例“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国内首个“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临床方案。
资源开发:突破深海采矿装备技术,助力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探。
学科优势
第四轮学科评估:3个学科获A+(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12个学科进入A类(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B+ 类学科11个。
中南大学以“工医融合、资源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在轨道交通、有色金属、临床医学等领域形成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其“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Hi,我是李楠老师,一名教育工作者。
来源:作家李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