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泰蓝的收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08:58 2

摘要:景泰蓝(Cloisonne),又称做“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将铜与珐琅结合,经过多道工序烧制而成的工艺品。由于工艺繁琐、复杂,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巅峰,景泰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燕京八绝之一。

景泰蓝(Cloisonne),又称做“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将铜与珐琅结合,经过多道工序烧制而成的工艺品。由于工艺繁琐、复杂,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巅峰,景泰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燕京八绝之一。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后,内廷设立珐琅厂,后改为珐琅作。在曹雪芹著《红楼梦》中,有多处提到珐琅器,如第四十回写“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第五十三回写有“鎏金珐琅大火盆”。十锦珐琅杯可能是瓷胎画珐琅器,而鎏金珐琅大火盆则肯定是金属胎珐琅器。景泰蓝的工艺已经传承数百年,并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里景泰蓝标准英文名为Cloisonne。

关于存世量

明代景泰蓝:存世稀少,以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为主,多藏于两岸故宫,民间罕见,市场上多为赝品。清代景泰蓝:乾隆时期为鼎盛阶段,存世量相对较多,但精品仍稀缺,尤其是人物、动物造型器型。晚清的存世大可以藏些精美的。民国和解放后:存世量大,可以作书房的实用器或者点缀,收藏价值不高。

拍卖价格趋势

明代精品:如明景泰御制掐丝珐琅缠枝番莲盒,2002年以1057.25万元成交;明万历掐丝珐琅缠枝菊纹六方盒拍出369.6万元。

清代宫廷精品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1.29亿港元,2010年)。

明景泰掐丝珐琅多穆壶(9072万元,2008年)。

款识:“大明景泰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
说明:据许志衡《饮流斋说瓷·说杂具》:有一种壶形甚特别,略如直截之竹筒,惟於上半截旁出一嘴,嘴作龙形。其盖在顶处……顶略同僧帽形……惟每截均绘花,乃素三彩螭龙,海马之属,名曰多穆壶,盖内府以之盛牛乳者,其型製有明显的满蒙风格。多穆壶是蒙藏民族人民的生活用具,此壶形製挺拔,做工细致,色彩绚丽。

明代

胎体厚重,以紫铜为主,掐丝较粗,釉色深沉(如宝石蓝),多见砂眼,镀金厚重。纹饰以缠枝莲、蕉叶、狮戏球为主,仿青铜器造型。

此瓶通体以掐丝金线勾勒孔雀花卉轮廓外形,金线光泽澄亮,璀璨闪耀,更显整器华美雍容瓶身以绿色珐琅釉为地,金丝掐绘纹饰,器身中央描绘孔雀展翅飞翔于花丛之中,孔雀圆顶长喙,翎羽分明,长尾如扇,丰硕饱满,以红色珐琅彩填染,亮丽华美,似飘摆摇动,十分灵动。

清代

胎体轻薄,掐丝细腻,釉色鲜艳无砂眼,镀金薄而光亮。

纹饰繁复多样,融合书画元素(如韩干《明皇试马图》)、吉祥图案(寿字纹、缠枝花卉),乾隆时期加入西洋风格。

特殊工艺:铜胎掐丝珐琅需经108道工序,鎏金耗金量大,釉料多进口矿石提炼。

纹饰演变

明代:简朴典雅,以自然纹样(莲花、饕餮)为主。

清代:华丽繁复,常见龙凤、开光御制诗句、西洋钟、香炉、盘碗等。

清中期

收藏方向

优先选择清代的文房和供器:笔筒、钟表、瓶子、镇尺、笔架等几千到数万元。

谨慎入手明代和内府造:市场赝品泛滥,需结合胎体、釉色、款识综合判断,可关注大拍卖行的拍品,多上手学习。

不建议买高价的现代大师作品。

明清景泰蓝是宫廷艺术的巅峰之作,兼具历史价值与工艺美学,但收藏门槛较高。初学藏友可从当代精品入手,逐步积累经验,同时需加强鉴别能力,关注权威渠道。其市场潜力与风险并存,需理性投资,长期持有方可见回报。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