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出上联“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没想到女子对的下联更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09:57 2

摘要:这个秀才肚子里也没有几两墨,仅靠着自己读过几本圣贤书,平时就爱咬文嚼字,卖弄一下他那本就为数不多的才学。

据说明朝万历年间,江南一带的杭州地区有个秀才。

这个秀才肚子里也没有几两墨,仅靠着自己读过几本圣贤书,平时就爱咬文嚼字,卖弄一下他那本就为数不多的才学。

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女子。

这位丧夫的女子容貌清秀、举止端庄,秀才便起了轻慢之心。

他走到女子身边说: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众人听出轻慢之意,传出一阵轻笑。

谁知女子不慌不忙,缓缓说出了她的下联,竟让秀才灰溜溜地走了。

这寡妇究竟对出了什么下联?为何能让一向目中无人的秀才当众出丑?

这个秀才本姓方,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秀才,而咱们这个故事的背景,已经是嘉靖的孙子万历年间的故事了。

祖孙二人之间,还隔着一个隆庆皇帝呢。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秀才这个秀才已经历经三朝,但他依然还只是个秀才......而此时,他已经四十岁了。

那是万历十五年的春天,方秀才的家乡杭州刚下过几场濛濛细雨。

雨停之后,大家都纷纷出门呼吸春雨带来的新鲜空气。

当然了,方秀才也不例外。

不过这个方秀才由于平时喜欢卖弄才学,街坊邻里对他都避之不及,更没有人愿意和他搭话了。

正巧,他碰见了同村的龙巧儿提着竹篮正要到河边洗衣服。

龙巧儿的父亲是村里的私塾先生,所以龙巧儿自幼也是读过许多书的,言谈举止间都颇有气质。

不过可惜的是,龙巧儿年纪轻轻便丈夫早逝,只留下她和五岁的儿子相依为命。

但龙巧儿吃苦耐劳且为人心地善良,自己虽然过得也不富裕,但遇上有困难的人她总是能帮则帮,所以在邻里之间也是风评甚好。

这么好的风评就和不招人待见的方秀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但这个惹人烦的方秀才却特别喜欢招惹龙巧儿,他见龙巧儿孤身一人,便又想趁机显露一下自己的文采。

他清了清嗓子,拦在龙巧儿面前,故作斯文地摇着扇子道:巧儿,我这儿有个上联,不知道你能不能对的出来啊?

龙巧儿根本不想搭理他,于是便只顾往前走。

方秀才见状就是追上巧儿直言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

这上联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这“桥”字有“木”旁,去掉“木”便是“乔”,而“乔”又恰好是一个姓氏。

他这个上联出的,既考了拆字,又暗暗彰显了自己很有才华,很明显就是在故意刁难龙巧儿。

说完上联,方秀才一脸的沾沾自喜的看着龙巧儿。

可谁知龙巧儿给出的下联,却让他立马笑不出来了。

巧儿的妙对

龙巧儿毕竟自幼是读过书的,她又怎会听不出这秀才联中的刁难之意。

不过为了教训一个这个目中无人且不知礼义的优秀,龙巧儿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她走到方秀才面前:早就听闻方秀才出口成章、才高八斗,今日听见秀才的这个上联,果真传言不虚呢。

这方秀才本就是个极其傲慢的人,再加上龙巧儿这几句话,直接把他说得合不拢嘴了。

他还故作清高地回答:那是自然,我年方十八便中了秀才,文采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比的。

龙巧儿听到这话,紧着这又说:秀才的出众我们这十里八乡都是知道的,只是不知秀才除了文采了得,其他方面如何呢?

这方秀才别说其他方面了,他的文学造诣连半吊子都称不上。

但是龙巧儿都这么说了,他有不能丢自己的面子,只好硬着头皮说:我方秀才自然文韬武略样样齐全。

龙巧儿听到这话,脸上的笑意藏不住了,这个傲慢的方秀才果然上钩了。

于是她提出,如果自己对得出方秀才的下联,方秀才要答应帮她进行播种,如果对不出,她自愿帮方秀才洗衣一个月。

此时的方秀才在龙巧儿的捧杀下早已迷失自己了,他断定龙巧儿对不出他的上联,便信心满满的答应了龙巧儿。

我的下联是:添女便成娇,去女尚留乔。

龙巧儿的下联一出,旁边几个看热闹的村民先是一愣,随后便哄笑起来。

龙巧儿这下联对的不仅对仗工整,还巧妙回击——“娇”字有“女”旁,去掉“女”仍是“乔”,既破了方秀才的字谜,又暗讽他轻浮女子,实在是一语双关。

听到龙巧儿的下联,方秀才欣然鼓掌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他哪能想到这个乡野村妇竟能有如此智慧。

他一时语塞,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呆愣在原地。

本来他是想在龙巧儿面前卖弄一下才学的,但让龙巧儿对出了这个下联不说,他还在邻里面前丢了个这么大的面子。

龙巧儿见状,便笑着说:明日我家开始播种,希望方大秀才按时到我家菜园等我啊。

说完,龙巧儿便提着竹篮走了。

村民们看完热闹后,也都各自忙碌去了,只留下愣在原地懊悔的方秀才。

第二天一大早,方秀才就出现在了龙巧儿家的菜园里。

这个方秀才自多年前中了秀才后,别说下地种菜了,就连厨房都不曾进过半步。

这下突然出现在龙巧儿家的菜园里,可是让村民们看到了个大热闹。

村民们戏谑道:哟,方大秀才,您老人家今天这是下凡了啊。

整个播种过程中,方秀才的脸一直通红,都没正常过。

民间的佳话

那天之后,方秀才和龙巧儿对对联的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龙巧儿的才名也因此传了出去,连邻村的读书人都慕名前来讨教。

而龙巧儿只是婉拒道:我只是一个乡野村妇,哪有什么渊博的学识呢?各位还是另谋高就吧。

方秀才则经过这件事后,再也不敢轻易在人前卖弄自己那点才学了,收敛了许多。

几年后,龙巧儿的儿子考中了童生,村里人都说这是这孩子像龙巧儿一样聪明,还得是龙巧儿会教育孩子啊。

那么方秀才呢?

对联一事后,他也参加了几次科考,不过依旧未能中举。

最终,他也是看淡了,选择在村里开了间私塾,靠教几个学生度日。

偶尔有学生问起当年那副对联,他只是摆摆手,叹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结语

龙巧儿与方秀才这一番关于对联之间较量,看似只是文字游戏,实则映照出明代民间才学的深厚底蕴。

方秀才虽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但却一直没有更进一步,反而折在了一个寡妇面前,这足以见得民间藏龙卧虎。

而龙巧儿不卑不亢,她所对出的下联不仅反击了傲慢的方秀才,又守住了自己的体面,正是旧时女子难得的智慧。

这样的民间小故事,真实反映了那个年代底层百姓的生活趣味——学问不在庙堂,而在寻常巷陌,只要有心,处处皆是文章。

来源:旧历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