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清晨,灵武东沟人工湿地的西侧水域上,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悄然展开。白鹭妈妈带着两只小白鹭,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练习飞行技能。它们时而振翅高飞,时而贴近水面,灵动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优雅。随着湿地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这里已成为众多鸟类的栖息天堂。
5月21日清晨,灵武东沟人工湿地的西侧水域上,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悄然展开。白鹭妈妈带着两只小白鹭,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练习飞行技能。它们时而振翅高飞,时而贴近水面,灵动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优雅。随着湿地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这里已成为众多鸟类的栖息天堂。
灵武东沟人工湿地成为野生鸟类的家园。
灵武市东沟人工湿地位于临河镇,这片曾经的盐碱地曾饱受环境困扰,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部分区域甚至出现黑臭现象,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然而,自2017年起,灵武市投入1.23亿元启动东沟人工湿地水质净化项目,一场生态蝶变就此展开,东沟也迎来了全新的面貌。
“以前只要一刮西风,水沟的臭味就会飘进屋里,让人实在受不了。”临河镇下桥村村民李平回忆道。如今,这片曾经令人避之不及的区域已经彻底改头换面。改造后的东沟人工湿地,从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变成了四季有景的生态乐园。每年4月到10月,这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灵武东沟人工湿地俯瞰图。
灵武市东沟是银川市主要入黄排水沟之一,也是灵武市最大的入黄排水沟。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被吸引而来。如今,这里不仅水质清澈,鸟的种类也日益丰富,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栖息地。“如今的东沟,真是大变样了,这里不仅没有了臭味,还成了我们家门口的美丽风景线。”李平感慨地说。
在湿地监控室内,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电子屏幕上的各项数据,手中鼠标不时滑动,在不同监测界面间快速切换。宽大的屏幕上,直观地呈现着各进出水的监控画面和各项水质指标。进水口阀门、提升泵通过中央控制室远程控制及供水总管流量计量,提升湿地自动化管理水平。
“我们在进口和出口设置9台分析仪,主要监测COD、氨氮、总磷等指标。”灵武市东沟人工湿地运营经理马小军说,电脑显示COD、氨氮、总磷超标后,第一时间上报并逐个排查。湿地采用复合垂直流工艺,蓄水塘、生物塘、泵站等协同运作,构建起一套精密的“生态净化系统”,确保水质达标入黄。
工作人员在人工湿地西侧出水口盛取处理过的水样。
“目前,出水可以稳定达到地表Ⅳ类水及以上标准,每天的日处理量为4.5万立方米,每年可处理污水约1642万立方米。”马小军介绍。如今,灵武市东沟人工湿地,不仅成为净化水质的“生态卫士”,更化作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英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