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玉米的老把式都明白,庄稼活就是个“赶时候”的营生。尤其是玉米长到一人高,头顶上几片新叶拧成个喇叭口那阵子,这时候的肥要是追不对、追不准,后头就算累死累活也是白忙活。
种玉米的老把式都明白,庄稼活就是个“赶时候”的营生。尤其是玉米长到一人高,头顶上几片新叶拧成个喇叭口那阵子,这时候的肥要是追不对、追不准,后头就算累死累活也是白忙活。
这喇叭口期来得快,播种下去四十来天,玉米杆子噌噌往上蹿,一天能长三四指高。扒开顶上几片嫩叶子,里头藏着个小喇叭似的尖,这就是要命的关口。这时候玉米正从长杆子转向结穗子,好比半大小子抽条长个,饭量最大也最挑食。要是这时候饿着了,杆子长得细软,穗子结得小,秋后掰棒子尽是瘪籽,看着都揪心。
追肥得讲究个章法。头一紧要的是尿素,这玩意就像玉米的白面馍。但喂法有讲究,不能一勺子烩。头遍肥赶在刚见喇叭口时下,一亩地撒二十来斤,得离根十指远刨条浅沟埋进去。要是图省事撒在地皮上,下场雨全冲跑了,钱打了水漂不说,玉米还吃不着。等过个十来天,玉米开始冒红缨前,再追十斤出头。沙土地得少撒点,粘土能多给些,这都是老庄稼人淌出来的经验。
光喂尿素还不够,钾肥就像给玉米穿铠甲。现在好些人光知道喂氮肥,结果玉米杆子软得像面条,风一吹就躺倒。一亩地抓十五斤钾肥,和尿素分开沟下。要是手头紧,咱灶膛里的草木灰就是现成的宝贝。一亩地撒上百来斤,既补钾又能赶虫子。可千万记着,草木灰和尿素不能掺和着用,得隔开三五天,不然烧苗。
还有样金贵东西叫硫酸锌,花钱少但管大事。特别是沙土地和年年种玉米的老茬地,玉米叶子容易泛白,穗头长得像兔子尾巴。这时候两三斤锌肥拌上细土撒下去,穗子能多结两排籽,秃尖也少了。花个五六块钱,秋后能多收几十斤,这账咋算都划得来。
追肥最怕犯糊涂。有人图省事,扛袋复合肥满地里撒,其实这里头门道多。普通复合肥的磷太多,反倒把锌锁住了。得挑高氮的肥,再配上锌肥才中用。还有人专赶下雨前撒肥,觉得雨水能把肥冲进土里,其实大雨一浇,肥都冲沟里去了,白糟蹋钱。最好是赶着小雨刚停,地皮湿润的时候下肥。更要紧的是别贪多,一亩地五六十斤尿素砸下去,玉米烧得叶子发黄,光长杆子不结穗,反倒吃了大亏。
要说最划算的还是老法子。家家烧灶的草木灰晾干了,赶早露水没干时撒下去,既当肥又防虫。和化肥岔开日子用,一文钱不花照样顶事。这些门道都是老辈人一茬一茬试出来的,照着做,玉米杆子壮得赛过甘蔗,穗子沉得压弯腰。
说到底,种地就是个和庄稼说话的活计。喇叭口期这一个月,就像娃娃考学的关键时候,吃好喝好才能出息。把这几样肥伺候好了,秋后金灿灿的玉米堆成山,那才是庄稼人最硬气的笑脸。
来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