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万年薪董秘“劝降”背后:迈瑞医疗的并购棋局藏着多少暗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0:36 3

摘要:在近期举办的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迈瑞医疗董事会秘书李文楣指出,医疗器械企业或将迎来供给侧出清,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接受并购重组是较优选择。然而,这一言论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在近期举办的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迈瑞医疗董事会秘书李文楣指出,医疗器械企业或将迎来供给侧出清,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接受并购重组是较优选择。然而,这一言论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李文楣作为2024年国内年薪最高的董秘,年薪高达738.76万元,其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不可小觑。但劝中小同行“躺平”的背后,是迈瑞医疗近年频繁的资本动作。自2021年以来,迈瑞医疗先后完成对芬兰HyTest、德国DiaSys的并购,并在2024年以66.5亿元高溢价收购惠泰医疗控制权 ,一系列并购案使其稳居行业龙头之位。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值曾超3000亿元(现为2700多亿)的巨无霸,迈瑞医疗以行业整合者自居,其并购战略虽表面上是促进行业及自身发展,但资本的逐利性也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遭受挤压。

以迈瑞医疗对惠泰医疗的收购为例,该交易以每股471.12元的价格完成,较惠泰医疗前收盘价溢价25%,合并估值超300亿元,使迈瑞医疗新增商誉约65亿元。而惠泰医疗2023年净利润仅5.22亿元,收购市盈率显著高于当时迈瑞医疗自身市盈率,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操作被市场质疑为资本“碾压”,迈瑞医疗凭借充裕的货币资金,以产业整合之名迅速锁定惠泰医疗控制权。更尴尬的是,惠泰医疗实控人成正辉父子在交易后迅速转战新公司瑞康通,导致部分核心资源分流,并购协同效应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李文楣将中小企业困境归因于地方政府债务与医保的双重压力,虽反映了部分行业现实,却避谈龙头企业通过资本优势加速市场集中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招投标整体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1.1%,迈瑞医疗却仍逆势扩张,营收同比增长5.1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2.38%,与其描述的行业寒冬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叙事矛盾或许揭示了行业危机对不同梯队企业的影响存在本质差异,而迈瑞医疗劝中小同行接受并购的潜在动机,可能是借行业低谷期收割优质标的,巩固自身市场龙头地位。

在专利纷争方面,天眼查数据显示迈瑞医疗司法案件高达328条,作为原告的案件达226起,其中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有89件。在与科曼医疗和理邦仪器的专利诉讼中,迈瑞医疗凭借资源和法务团队优势赢多输少,但也并非无往不胜。2024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迈瑞医疗的“流量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安装组件”实用新型专利无效,这一裁定由科曼医疗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引发。在集采政策下,中小企业利润本就被压缩,迈瑞医疗的资本优势可能进一步加大其知识产权优势,从技术壁垒上挤压部分企业生存空间。

持续并购也使迈瑞医疗自身面临商誉减值风险。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商誉已升至112.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到19.22%。若未来业绩不及预期,减值风险将直接冲击净利润。尽管李文楣称国内并购整合风险相对较低,海外并购以业务补强为主,但并购从掌握控制权到生产经营协同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迈瑞医疗收购美国新泽西时,就因管理层调整不及时导致研发失败。中外无数并购实例证明,协同效应往往不如预期,资本市场上并购消息一出,多数对并购方利空。

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医疗在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1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81%,经营性净现金流更是陡降47.83%,ROE跌至仅7.06%。内生增长疲软下,激进并购可能加剧公司资源分散。当行业龙头掌握危机定义权时,所谓的市场规律容易成为其实现商业野心的工具。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如何防止“供给侧出清”异化为“市场清场”,需要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与资本市场参与者共同警觉。而最大的行业风险,或许就来自那些最擅长描述风险的企业。(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