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至21日,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成功举办。短短5天时间,共有16.7万人次进入哈洽会主会场参观、洽谈、购物。本届哈洽会在历届中分会场数量最多、展览总面积最大,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3个省(区、市)的1500余家企业代表纷至沓来,围绕
聚全球资源,展经贸成果,启开放新程。
5月17日至21日,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成功举办。短短5天时间,共有16.7万人次进入哈洽会主会场参观、洽谈、购物。本届哈洽会在历届中分会场数量最多、展览总面积最大,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3个省(区、市)的1500余家企业代表纷至沓来,围绕“共建向北开放新高地,共享振兴发展新机遇”主题,在贸易投资、产业对接、文化交流等多领域深度沟通,挖掘无限商机,共绘发展蓝图。这场国际经贸盛会再次彰显龙江扩大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坚定决心。
从冰雪经济的全产业链成果呈现,到数字经济的沉浸式场景体验;从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到传统优势产业对接;从跨境贸易合作洽谈,到多元文化交融碰撞……本届哈洽会搭建起产业升级的“展示窗”与合作共赢的“立交桥”,既让龙江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与亚冬会的冰雪激情交相辉映,也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与传统制造、绿色食品等优势领域同频共振,勾勒出一幅“传统与创新并存、本土与国际交融”的开放型经济新图景。
以开放之姿搭建全球合作新平台,以磅礴之势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以创新之力擘画产业升级新图景。哈尔滨凭借这一国际经贸盛会,让更多“龙江机遇”与“世界需求”深度对接,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共同发展,为深化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注入更多龙江智慧与力量。
科技赋能特色引领,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本届哈洽会亮点纷呈,突出“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特质 ,让“新质生产力”“冰雪经济”“向北开放”等板块成为重要看点。除展示我省振兴发展新成果外,展会注重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平台,致力于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中展示了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项目,以及我省近年来科技创新引领振兴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亮点。
依托独特冰雪资源优势,黑龙江正全力打造冰雪装备产业集群。在冰雪经济展区,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长达6米的驯鹿雪橇爬犁吸引众多参观者体验。这款以水曲柳为原料、采用非遗榫卯工艺制作的雪橇,展现了龙江冰雪产业的匠心传承。“水曲柳耐严寒,零下40多摄氏度也不会开裂变形。”永达公司董事长周力勇介绍,企业依托伊春林区资源打造系列特色冰雪设施,积极融入冰雪经济发展。
在数字经济展区,我省首台自有计算机品牌“辰光智联”惊艳亮相。其正式发布不仅填补了黑龙江自有计算机品牌的空白,更为“数字龙江”建设再添强力引擎。此外,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展区汇聚了众多前沿科技成果,展示了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动态:新一代耳蜗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极大提升了耳蜗手术的精准度;双足机器人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能够执行各种任务,有望在救援、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龙江的好技术、好产品,更是得到中外客商点赞。在龙江森工集团展区,端起伊春白桦树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桦树汁精酿啤酒,德国采购商竖起大拇指说:“比巴伐利亚啤酒更有森林韵味!”鸡西展厅里,外国客商对黑龙江珍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有机紫苏籽油、紫苏肽咖啡、紫苏陈皮黑茶等系列紫苏产品连连“点赞”;汤原县振华机械制造的智能收获机,让外商伊万诺夫当场签订试购5台的协议。
从“数字龙江”的智启未来,到冰雪产业的经济赋能,再到对外开放的务实合作,哈洽会不仅成为展示龙江振兴发展成果的“窗口”,更成为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商机涌动合作升温,哈洽会“握手”魅力“爆表”
政府搭建高规格平台,企业亮出“拳头产品”,在深度交流中捕捉机遇,于供需对接中勾勒蓝图。
伊春市美江木艺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人王美江参加了20届哈洽会,每届展会都为公司带来不小的收获。本届展会首日,开展不到两个小时,王美江就拿到了合作订单,“哈洽会为公司提升了知名度,也为我们打开了大型木雕广阔的销售市场。”
哈洽会更是助力南北企业合作对接的桥梁纽带。四川一家腊肉企业经销商郑先生被哈肉联红肠的保鲜技术吸引,“我们主推‘腊肉制品预制菜’,保鲜技术对菜品质量保障尤为重要。”郑先生说,哈洽会上不仅有好产品还有好技术,公司打算展会后去哈肉联工厂走访,进行实地考察,“后期如果能合作,将有助于企业打开北方市场”。“参加哈洽会对我们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三特纺织相关负责人表示,展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最新产品与技术成果的平台,更借此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市场需求变化,为后续产品设计创新与市场布局提供了有力依据。宁夏九颗枸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黎鹏程说,公司以黑龙江的人参搭配宁夏枸杞,研发加工的一款原浆复合饮品,深受我国南方地区及马来西亚客户喜欢,公司借助哈洽会探索更多合作机遇,进一步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让黑龙江的农产品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众多企业通过南北深度合作,将“原字号”农产品外流的“痛点”变为了“亮点”。
“瓜子样品刚摆出来就被抢空了!”新疆海川三新食品有限公司展位前围满了了解、品尝产品的参展观众,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宝川忙得声音都有些沙哑。哈洽会首个公众开放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展馆人气“爆表”,当日展馆接待客流量超过7000人次。每个展台前都挤满了品鉴、洽谈的人,通道上人流如织,几乎寸步难行。来自黑龙江伊春的农副产品经销商高女士称,通过这次哈洽会,他们与阿勒泰的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后期希望将阿勒泰的优质农产品引入黑龙江市场,丰富本地农产品供应。
正如一位展商所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但要让它们说得更响亮,还得靠‘握手’的力量。”从传统产业升级的探讨,到新兴领域趋势研判,各方围绕技术合作、市场拓展、供应链整合等核心内容展开洽谈,让展会成为意愿碰撞的“磁场”与商机孕育的“沃土”。
向北开放联通世界,开放型经济活力迸发
作为国家向北开放前沿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黑龙江开放发展前景广阔,高质量发展迸发新活力。
“公司主要开展跨境电子消费品销售,业务包括AI智能小机器人、翻译耳机、智能手表等。此次我们想借助展会将产品出口到远东。”深圳机甲纪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苏光辉告诉记者,“哈洽会首日,就有代理商来洽谈合作了。”
“这是我们连续第五年参展,但今年的战略完全不同。”香港展团一位参展商兴奋地说,过去港澳企业更多将哈洽会视为试探北方市场的“前哨站”,而本届展会上,香港部分企业计划与黑龙江企业洽谈智能制造产业项目,这意味着从产品展示向产业链布局的跃升。这一转变背后,传递出黑龙江“向北开放”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叠加效应。
哈洽会是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更是龙江链接全球的开放枢纽、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舞台。
作为本届哈洽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外资企业龙江行专场对接会上,美国、意大利、瑞士、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64家外资企业及商协会代表,与本地企业展开深度对话。对接会进一步聚焦了产业链互补与投资落地事宜,让本届哈洽会进一步凸显国际合作的务实性。此外,展会首次邀请泰国、蒙古国作为双主宾国,俄罗斯食品文化节、中韩文化展、葡语国家产品展各具特色。泰国商业部副部长纳品鹏·习山潘表示,近年来,泰中两国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泰国和中国可以在优质农产品、数字创新产业、环保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行合作。
展会为“媒”文化交融,让世界“流动”起来
开放与包容是哈洽会最鲜明的底色。本届展会让多元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光彩——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东方与西方在此对话,异彩纷呈的特色元素成为增进理解的“世界语言”。
美食香飘四溢,成为跨越国界的味觉纽带。本届哈洽会上,泰国馆甄选泰国茉莉香米、紫黑糙米、尼尔香米等多种高端香米品类进行展示,产品承载着泰国稻米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了泰国香米产业的多样性与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示区内,观众可近距离了解每种泰国香米的品种特性与烹饪手法,还能看到由泰精选餐厅主厨定时演示制作经典泰菜,沉浸式感受泰国风味之旅。
文化流光溢彩,成为跨越地域的精神纽带。穿上韩服体验韩国手绘扇面、将自己的名字以韩语落于书签之上……中韩文化交流主题展区重点展示了韩国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项目。韩中文化友好协会理事、韩中缘馆馆长朴钟荣介绍,本届哈洽会期间,协会在主题主宾展区设立“中韩文化交流展”,集中展示韩国在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绿色消费等领域的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与龙江各地在多领域的合作机遇。
旅游交流勾勒出文明互鉴的生动图景,激发人们探索世界、彼此亲近的美好愿景。抚远展区,布展设计融合了“华夏东极、日出之城、万亩良田、三江汇流”等地域元素,以“文化+旅游+商贸”的联动模式,展现“华夏东极”魅力。大庆市通过文旅展演、特色产品展销和多元业态推介等方式向国内外客商展示了大庆独特的文化旅游魅力。
哈洽会上,各参展国家和地区不再是地图上的静态坐标,而是化身为一张张“流动的名片”,以展为媒、以会为窗,向世界展示特色地域产品与文化发展活力。展馆内,俄罗斯民间舞团的《卡琳卡》舞曲与赫哲族鱼皮服饰舞《赫尼娜》同场展演,从伏尔加河畔到黑龙江之滨,舞步间流动着欧亚大陆的风情画卷;展馆外,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共推出6台12场精彩文艺演出……
从文化展示到美食分享、从旅游推介到艺术共鸣,哈洽会以开放胸襟汇聚全球资源,以包容姿态搭建交流舞台。这是一场跨越国界的经贸盛宴,让全球企业在龙江沃土上播种合作的种子;这是一场文明互鉴的艺术交响,让多元文化在冰城舞台上碰撞出绚烂的火花;这是一场永不终结的开放对话,让创新与机遇在时代浪潮中奔涌不息。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佳琪 文/摄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