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朗愿意以“永不制造核武器”为核心条件,换取美国解除自2018年以来的全部经济制裁。
在中东那片充满复杂地缘政治的地区,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各方博弈的焦点。
近期,美伊核谈判以及以色列的相关行动,让整个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2025年5月14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阿里·沙姆哈尼通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发表了一项震惊国际社会的声明:
伊朗愿意以“永不制造核武器”为核心条件,换取美国解除自2018年以来的全部经济制裁。
那一表态包括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放弃20%以上浓缩铀库存、承诺不研发核武器,甚至允许美军核查伊朗军事基地等具体措施。
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伊朗在核问题上的重大让步,甚至被部分观察家视为“战略投降”。
伊朗好端端的,为何要放弃核武器?要放弃他们手中的“底牌”?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经济困局”。
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极限施压”政策以来,伊朗经济遭受到了重创。
数据显示,伊朗石油出口量从制裁前的日均250万桶锐减至2024年的80万桶,外汇储备缩水超60%,年均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美元,通胀率长期维持在40%以上。
伊朗货币里亚尔对美元汇率暴跌90%,首都德黑兰的面包价格过去半年暴涨300%,医院因缺药被迫取消60%手术。
在那种经济濒临崩溃的背景下,沙姆哈尼对美国媒体直言:“我们的人民需要面包,而非核弹头”。
但是,伊朗的让步并非无条件投降。
他们给出的谈判条件为,要求美国必须先解除全部制裁,且必须由中俄欧作协议担保国。
这种“先付钱后验货”的条款,可以说直接踩中了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红线。
由此,美方反应十分激烈,甚至特朗普还发表了一番羞辱性的言论:
“他们以为我会像奥巴马那样签张废纸?我要的是伊朗跪着签字!”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同步宣布制裁伊朗6名个人和12家实体,罪名是“协助采购弹道导弹材料”。
这还没完,美国方面的谈判条件也极为苛刻。
要求伊朗彻底拆除纳坦兹、福尔道等关键核设施,并永久终止铀浓缩项目。
美国的那种“边谈判边施压”的策略,让伊朗意识到美国并无真正解决问题的诚意,而是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让伊朗屈服。
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军事威胁更是让伊朗陷入两难境地。
有消息称,以色列正准备袭击伊朗核设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强调,以色列保留单方面采取防卫行动的权利。
以色列的强硬态度,一方面是出于其自身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向美国施压,促使美国在谈判中对伊朗提出更苛刻的条件。
然而,以色列的做法,不仅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也让伊朗意识到,即使伊朗同意永久弃核,以色列也不会轻易放过伊朗。
由此,在被美国欺骗、面临以色列威胁的情况下,伊朗终于明白:
美国的谈判并非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而是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和自身利益。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对与美国的谈判“能够达成结论”不抱期望。
尽管哈梅内伊最初授权谈判,但在美国拒绝伊朗条件、以色列发出战争威胁后,哈梅内伊在电视讲话中怒吼道:
“40年前他们推翻了摩萨台,今天又想夺走我们的未来?除非波斯湾血流干!”
那种强硬表态反映出伊朗领导层对美国意图的重新评估,他们开始认识到,特朗普政府要的不是协议,而是伊朗的彻底臣服。
德黑兰赌上的不是核筹码,而是民族存亡的底线。
伊朗媒体援引分析人士观点指出:“哈梅内伊对于此前同意放弃武器级浓缩铀的承诺,已经开始后悔了,意识到被美国骗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选择。
一方面强调自身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在加强自身的军事防御能力,以应对可能的军事威胁。
5月22日,中俄伊三国海军在阿曼湾举行联合军演,052D驱逐舰与俄罗斯“瓦良格”号巡洋舰组成编队,护卫伊朗油轮突破美军封锁。
中国外长王毅更在德黑兰明确表态:“反对任何国家滥用长臂管辖,中伊25年全面合作计划绝不是废纸!”
那种硬核支持让伊朗有了叫板底气。
德黑兰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人民币结算的石油交易占比已从2024年的18%飙升至37%,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甚至接受用北斗卫星系统进行油轮定位。
与此同时,俄罗斯则通过能源合作增强伊朗抗压能力。
俄气集团与伊朗签署250亿美元天然气田开发协议,并建立本币结算机制规避美元制裁。
其实,早在2025年3月北京会晤期间,中俄伊三方就达成了《联合声明》,确立三大原则:
1、反对将核问题与地区安全问题挂钩。
2、坚持分阶段、对等履约的“行动换行动”模式。
3、维护联合国安理会2231号决议权威性,抵制美国单边制裁。
当前美伊对峙还处于极其危险的阶段,双方在“战争边缘政策”上的博弈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美国通过三重施压手段,能源绞杀、金融制裁和军事威慑,逼迫伊朗投降。
据路透社披露,五角大楼已制定“72小时摧毁伊朗核设施”计划,打击清单包括纳坦兹铀浓缩厂、福尔多地下核基地等12个目标。
而伊朗方面同样展现出不惜一战的姿态。
革命卫队已开始部署鹰击-21导弹对准霍尔木兹海峡,并威胁“对等打击美军基地”。
哈梅内伊警告:“把文明古国逼到墙角时,每一粒黄沙都会变成复仇的子弹。”
从战略角度看,伊朗可能面临三个选择:
1、完全屈服于美国条件,放弃所有铀浓缩活动,但这将严重损害政权合法性。
2、寻求与中俄更深入的支持,建立反美统一战线,但这可能使伊朗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3、采取“既对抗又谈判”的双轨策略,通过可控危机迫使美国调整立场。
目前迹象显示,德黑兰可能倾向于第三种选项,但未来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去走,一切都是未知数,还需拭目以待。
读者们,关于“美伊谈判的决裂”,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来源:文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