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证道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02:00 1

摘要:憨山,法名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安徽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幼结佛缘,十二岁寻佛金陵,十九岁削发为僧,历经千辛万苦重修南华寺,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兴祖庭宗师”,并以书法名世。

憨山,法名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安徽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幼结佛缘,十二岁寻佛金陵,十九岁削发为僧,历经千辛万苦重修南华寺,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兴祖庭宗师”,并以书法名世。

《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

憨山大师 / 行书

【1】《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

【2】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3】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

【4】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决定说,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征,直

【5】截根源佛所印,寻枝摘叶我不能。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

【6】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怎拈得?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

【7】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

【8】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

【9】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

【10】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

【11】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入深山、住兰若,岑

【12】崟幽邃长松下,优游静坐野僧家,閴寂安居实潇洒。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着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13】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瑠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

【14】印,雾露云霞体上衣;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

【15】即是如来真实相。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

【16】溺而投火。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此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大丈

【17】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

【18】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

【19】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无涯岸;不离

【20】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或是

【21】或非人不识,顺行逆行天莫测。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勅曹溪是;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

【22】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心是根、

【23】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

【24】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忧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沈狮子住;境静林间

【25】独自游,飞禽走兽皆远去。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犴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

【26】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

【27】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

【28】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

【29】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狮子吼、

【30】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不思议、解脱力,妙用

【31】恒沙也无极;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

【32】相应。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象驾

【33】峥嵘慢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

启功对憨山大师尤为推崇,对其书法有过很多评价,曾作诗曰: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

《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 作为佛家性理修养之文,不少结字类《圣教序》,然,取势用笔颇有己意,与明末书家连绵不断的行草写法迥然有别,如同佛家述理,娓娓道来。此书特点是静穆而不乏灵动,端稳而不乏妍美。虽取行楷法,字字独立却倚侧引势,以大小错落取得变化,以粗细轻重显现节奏。舒展处尽展其势,内敛处不乏其韵。

全篇章法对比生动,款款书来极为自然,犹如一如一股清泉从山间缓缓而下,绝少火气和鼓噪之气,读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既有古意又有时趣,古意者取大王儒雅的神韵,用小王内擫笔法圆转引带,以消泯火气。

《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你没看到正直和邪恶得到公正的对待而没有愤恨、怨言的人吗?因为他的心静如水,对待事物能够像春风般温暖人心而不求回报,对待自己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觉察而不陷入妄想和执着。他的本性无明即是佛性,他的幻化之身即是法身。法身觉悟了,心中无一物,他的本源是自性的天真佛。五阴如浮云般来来去去,三毒如水泡般虚幻无常。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实践真相,没有人的法。刹那间消除阿鼻地狱的业障。如果用虚妄的语言欺骗众生,将自招拔舌的尘沙劫难。突然觉悟,如来禅。六度万行在体内圆满。梦中明明有六道轮回,觉悟后空空如也,无边无际。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没有罪恶和福祉,没有损失和利益。在寂静的内心深处,不要寻找什么。昔日的尘世镜子未曾磨砺,今天我们要清楚地剖析。谁没有想法?谁没有生命?如果没有真正的生命,那一切生命都不存在。唤来木制机关人询问,寻求佛陀的功德,早晚会成功。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决定说,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征,直截根源佛所印,寻枝摘叶我不能。

释放四大(地、水、火、风,代表物质身体的四大元素),不要执着控制,在寂静的灭除烦恼的本性中随遇而安,无论吃喝都自在。一切行为都是无常的,万物皆空,这就是如来(即佛陀)的大圆满觉悟。明确地说,这是真正的僧人所表达的,但有些人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直接的教诲。直接切入修行的根源是佛陀所印证的,而我只是在寻找枝叶末节,无法真正达到修行的核心。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怎拈得?

摩尼珠,人们并不认识,但在如来藏中可以亲自获得。六种神通作用是空而非空,一颗圆光既非色也非非色。清净五根,获得五力,只有通过证悟才能知道其深不可测。在镜子里看形不难,但在水中捉住月亮却无法做到。“摩尼珠”是佛教中的一种宝珠,象征着纯净、清净和智慧。“如来藏”是指佛性、自性清净心。“六般神用”是指六种神通作用,包括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尽通。“五根”和“五力”是指五种根器和五种力,是修行中需要清净和增强的。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常常独自行走,独自漫步,只有真正通达的人才能一同走在涅槃的道路上。他们调整自己的心神,使其古老而清明,自然流露出高尚的气质。虽然他们的外貌憔悴,骨骼刚硬,但人们并不顾及这些。贫穷的出家人,口中虽自称贫穷,但实际上他们的身体可能贫穷,但他们的道并不贫穷。身体的贫穷可能使他们常常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他们的内心却珍藏着无价的道。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无价的珍宝,用途无穷无尽,利益众生随机应变,始终不会吝啬。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与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在体内圆满具足,八解脱与六神通在心中印证。上等根器的人一听就能完全理解,中下等根器的人即使听了很多也不一定会相信。只要从自己内心解脱烦恼的束缚,谁又能向外夸耀自己的精进呢?

无价之宝,用途无限,随时随地利益众生,永不吝啬。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和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在体内圆圆满满,八解脱和六神通在心中印证。上等根器的人一听就全明白了,中下等根器的人即使听了再多也不一定相信。只要从自己内心解脱烦恼的束缚,谁又能夸耀自己的精进呢?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别人骂我、诽谤我,任他如何非议,把火烧到天上去,也只是徒劳。我听到这些话就像饮甘露一样,立刻消融化解,进入不可思议的境界。将恶言视为功德,这就是成为我的善知识的原因。如果不因为别人的讪谤而产生冤亲之别,又怎么能彰显无生慈悲和忍辱的力量呢?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宗门(禅宗)的法义也通达,说法也通晓,定、慧圆满而明彻,不被空相所滞留。这不仅是我独自达到的境界,恒河沙数诸佛的本体也都相同。狮子的吼叫声,无畏地宣扬教法,百兽听了都为之震裂。香象为了传播教法而奔忙,失去了威势。但天龙却因此而感到欣悦和满足。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描绘了一个人游历山河,寻找名师,参禅悟道的场景。他找到了通往曹溪的路,从此明白了生死的真谛,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无论行走坐卧,无论言语沉默,无论动静安然,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坦然面对一切。即使遭遇危险和毒害,他也能从容应对,无畏无惧。

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优游静坐野僧家,閴寂安居实潇洒。

我的师傅曾经见过燃灯佛,在无数劫难中忍辱负重,化身仙人。几度生与死,生死轮回无休无止。然而自从领悟了无生无灭的真理,对于世间的荣辱得失,他又何须忧喜挂怀。他选择深入幽静的山林,在青松翠柏之下安然静坐。那里的生活清静闲适,如同山野僧人般自在安逸。这种清幽寂静的生活,实在是潇洒快意。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着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当觉悟时,一切便明了,无需再费力。所有有为的法都是不同的,执着于相的布施只会带来天福,就如同用弓箭射向虚空一样。当力量耗尽,箭就会坠落,这种行为只会招来不如意的结果。与其如此,不如直接进入无为的实相之门,一超直入如来之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瑠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只要找到根本,就不必担忧结果,如同净琉璃中含有的宝贵月亮。只要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便永不枯竭。江月照耀,松风吹拂,永夜清宵有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记,雾露云霞笼罩身体。降龙钵盂,解虎锡杖,两钴金环鸣响清脆。这并非只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如来宝杖的真实踪迹。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不追求真实,也不断绝虚妄,了解这两种法都是空无相的。无相、无空、无不空,这就是如来的真实相。心如明镜,无碍无阻,光明透彻,周遍沙界。万象森罗之影在其中显现,一颗圆光既非内外。

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

豁达空指的是放弃因果报应的观念,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招致灾祸。同样地,只执着于空也容易陷入另一种偏执,就如同为了避免溺水而投身火海一样。舍弃虚妄的心念,追求真理,但如果带着取舍之心,就会变成巧妙的虚伪。学人如果不能透彻领悟修行的真谛,就容易陷入将贼视为子的误区。

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此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损害法财、灭除功德,都是因为心意识的作用。因此,禅门了悟心性,可以顿然获得无生无灭的知见之力。大丈夫应手持智慧之剑,其锋利如金刚之焰,不仅能摧毁外道之心,更能令天魔胆寒。

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震撼法雷,敲响法鼓,布施慈悲之云,洒下甘露之雨。龙和象践踏之下,润泽无边,三乘五性都得以醒悟。雪山上肥腻纯净,没有其他杂质,只有纯正的醍醐供我常纳。一性圆通,便能通达一切性;一法遍含,便能涵盖一切法。一月普照一切水,一切水月都摄于一月之中。诸佛法身融入我性,我性同如来相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弹指之间,圆成八万法门;刹那间灭却三祇劫数。一切数句非数句,与我灵觉有何交涉?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无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识,顺行逆行天莫测。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不可毁坏,也不值得赞美,其本体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它不离于当下,始终保持湛然的状态,但若要寻找它,却无法见到。无法取得,也不愿舍弃,若要在不可得中有所得,只有通过默然不说、说而不默的方式,才能开启大施之门,无有阻碍。有人问我属于何宗派?我回答说是摩诃般若之力。无论是是还是非,人们都无法理解,顺行或逆行,天道也难以测度。我早已在多劫中修行,不是等闲之辈所能欺骗或迷惑的。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勅曹溪是;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

建立佛教法幢,确立宗门宗旨,都是遵循佛的教诲,从曹溪慧能开始。第一代迦叶是传灯祖师,第二十八代在西天。佛法东流,传入中国,菩提达摩是初祖。六代祖师传衣法,天下闻名,后得道者无穷数。真心不立,妄念本空,有无都遣除却不空。二十空门都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忧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心是根源,法是尘相,两者如同镜上的痕迹。只有当这些痕迹和污垢被完全清除,光明才会显现。如果能够忘却心法和尘相,本性就会呈现真实。可叹的是末法时代、恶劣时世,众生福报浅薄难以调伏;距离圣人遥远,邪见深重,魔力强大而佛法微弱,导致许多怨恨和伤害。听说如来创立了顿教法门,遗憾的是众生无法消灭业障,令瓦碎。如果心怀恶意,就会招致灾祸;不需要冤枉申诉或使人担忧。要想不招致无边的业障,就不要诽谤如来的正法轮。

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沈狮子住;境静林间独自游,飞禽走兽皆远去。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犴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在这旃檀林中,没有其他杂树,只有茂密的森林是狮子居住的地方。我在静谧的林间独自游走,飞禽走兽都远远地离开了我。狮子儿,众多狮子跟随其后,三岁时便能大声咆哮。如果是野兽追逐法王,百年的妖怪也只能干张嘴说不出话来。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

圆顿教义,不涉及人情,有疑问就要立即争辩。这并不是我山僧要与人争强斗胜,而是修行时应当避免落入断见与常见这两个陷阱。不是与非,对与错,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如果坚持正确,龙女瞬间即可成佛;如果错误,即使是善星也会坠入恶道。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我早年也积累了一些学问,也曾经钻研注疏和经论;陷入名相的分别之中,不知休止,就像在海底数沙,徒然困住自己。却被如来佛祖狠狠责备,指责数算他人的珍宝有何益处?长久以来,我行踏虚浮,枉自做了多年的风尘过客。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邪恶的种性和错误的知解,导致他们无法理解如来的圆顿教义。二乘行者没有道心,外道行者缺乏智慧,他们或愚痴,或轻率,空有理论而无实践。他们错误地认为所指之月即是月亮,枉自花费功夫,在根、境、法中捏造虚幻之相。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

如果不见一法即如来,才能称为真正的观自在;一旦明了,业障就会自然消空,如果未明了,则应偿还宿世的业债。饥饿时遇到国王的美食却不能吃,生病时遇到神医却不能治好。在欲界中修禅定,需要具有知见之力,如同在火中生出莲花,始终不会受损。勇施菩萨曾犯重罪,却因悟得无生而得成佛道,早年成佛至今仍在。

狮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狮子吼,无畏说,深叹那些懵懂顽固的人。他们只知道犯下重罪障碍菩提,却看不见如来所开启的秘诀。有两个比丘犯了淫杀之罪,波离萤光更增加了他们的罪业。维摩大士立刻消除了他们的疑惑,如同赫日消融霜雪。不可思议的解脱力,妙用无穷,恒河沙数也无穷无尽。四事供养不敢辞劳,万两黄金也能消受。粉身碎骨不足以报答,只有一句了然之语才能超越百亿。

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象驾峥嵘慢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

法中王,最高最胜,恒河沙数如来共同见证。我如今解释这如意珠,相信并接受的人都能相应。了了可见,无一物存在,也无人、无佛。大千世界中的沙粒如海中泡沫,一切圣贤如同闪电般掠过。即使铁轮在头顶旋转,定慧圆明始终不失。太阳可以冷却,月亮可以加热,众魔不能破坏真言。象驾着峥嵘的慢车行进在路上,谁见过螳螂能够阻挡车轮?大象不会在兔子的路径上漫步,大悟者不拘泥于小节。不要用狭隘的见解来诽谤苍天,未了我为你揭开谜底!

来源:纆缘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