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您——兰州新区加快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工作见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2:40 2

摘要:“这么快就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兰州新区居民余婷和邻居马女士因小区车位纠纷问题来到新区综治中心。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当场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本以为要打持久战,没想到还不到一小时就调解完了。”余婷说。

“这么快就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兰州新区居民余婷和邻居马女士因小区车位纠纷问题来到新区综治中心。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当场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本以为要打持久战,没想到还不到一小时就调解完了。”余婷说。

居民在兰州新区综治中心咨询办理业务。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如今,遇到婚恋家庭、财产分割、债务劳资和物业纠纷等问题,直接到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兰州新区居民的共识。

自2024年4月挂牌运行以来,兰州新区综治中心整合司法行政、公安、法院、检察、信访、妇联等力量,全力推动服务联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隐患联排、平安联创的基层社会治理“五联共治”,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把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从“多头跑动”到“一站办理”

走进兰州新区综治中心,6个功能区、23间功能室、3个专用工作室涵盖人民调解、法律咨询、诉讼服务、信访接待等多项职能。群众登记后“按需点单”,20余名业务骨干与17名调解员组成的专业团队提供优质服务。

“过去群众办事要跑多个部门,现在只需‘走进一扇门’就能解决。”在兰州新区综治中心指挥室,工作人员李志鹏调出了“小兰善治”管理平台,系统显示群众诉求正在多部门协调处理中。

李志鹏介绍,新区综治中心创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优势,运用法律、行政、调解的方式,实施“红橙黄绿”四色预警机制和“四级化解”体系,让95%以上的矛盾在镇村两级得到妥善处置,第一时间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去年5月,新区某公司的临时务工人员李某在员工宿舍休息时意外离世,家属从河南赶来,多次到相关单位“讨要说法”却一直未能达成一致。

“当时真是万念俱灰,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无奈之下,李某家人到兰州新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中心受理后,立即迅速启动“访调对接”程序,召集兰州新区人民法院、民政司法、公安等部门及相关企业进行调解,经过多次协调,厘清双方意愿诉求,最终促使两方和解,签订了调解协议。

事后,李某家属为综治中心送来了锦旗。“为民排忧,替民解难”——锦旗上的八个字,既代表着涉事家属的深深谢意,也代表着群众对兰州新区综治中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肯定。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在新区综治中心的指挥调度大屏上,“平安甘肃”“小兰善治”“雪亮工程”等多路信息系统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治理云脑”。目前综治中心已接通公安、法院、交通以及各级综治中心的视频和数据资源,实现了数据的多级互通。

“以前我们是‘单打独斗’‘被动应对’,现在则是‘组团作战’‘主动出击’,不论是调解能力还是调解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李志鹏说。

同时,新区全区还划分68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和N名辅助力量,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15分钟响应圈,并建立起网格党组织75个,推动服务延伸到小区、楼栋、村组和居民家庭,让社会治理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我的网格常住476户,常住人口约800人,其中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10户、15人,独居老人3人。”说起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新区碧桂园二区新城之光小区网格员杨建洁如数家珍。

去年8月,她接到了网格内居民李先生的投诉。他家楼上近期一直在装修,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李先生一家人的正常休息,希望能通过网格员找到解决办法。

收到信息后,杨建洁迅速了解情况,一边安慰李先生的情绪,一边电话沟通装修住户陈女士,询问装修的具体安排和可能采取的降噪措施。

了解双方情况后,杨建洁上门进行调解。她实地查看了陈女士家的施工现场,与装修工人一同探讨减少噪音的办法,如避开午休时间进行较大声响的工序、对门窗进行封闭隔音等。随后,杨建洁带着陈女士来到李先生家中进行沟通。

经过杨建洁的耐心调解,双方彼此表示理解,陈女士也承诺会监督装修工人尽量降低和减少噪音。“有了网格员,小区里的矛盾减少了,氛围也更和谐了。”说起网格员的工作效率,李先生连连点赞。

“群众诉求无小事,我们也要转变工作思路,从‘等诉求’到‘找问题’,以耐心、真心的工作热情,赢得居民信任,促进邻里和谐。”面对群众的矛盾纠纷,杨建洁逐渐摸索出一些独特的化解方法。

从“纠纷调解”到“暖心之家”

兰州新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办公为群众化解纠纷。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在综治中心的调解室里,工人陈勇胜刚从工地赶来,一身沾满粉尘的工作服也没来及换下。

“工资拖欠了两个多月了,我干的是苦力活,挣的是辛苦钱。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来找你们帮忙!”陈勇胜急切地向调解员靳董董诉说着。

靳董董立即联系拖欠工资的老板刘先生到场进行调解。由于双方各执己见、态度坚决,情绪较为激动,调解工作陷入了僵局。

为化解纠纷,靳董董请来了正在综治中心值班的兰州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叶生龙,寻求专业法律支持。叶生龙法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调解。经过“背靠背”“面对面”的多轮次调解,双方最终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一场讨薪纠纷成功化解。

“调解工作就像做数学题,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作为调解了400多件纠纷的“资深调解员”,靳董董颇有心得。“如今有了综治中心,调解力量进一步壮大,解纷渠道也越来越多元,调解成效也明显提高。”

从去年进驻综治中心以来,叶生龙就将办公室搬到了这里,他经手了多起消费纠纷诉前调解案件,如今已成为新区许多群众信赖的调解法官。

“消费权益无小事,一针一线皆民生”,这是叶生龙常说的一句话。在办理一起房屋装修消费纠纷时,他发现新区某装饰装修公司涉嫌合同诈骗,及时启动化解群体性消费纠纷联动机制,依法将该案线索移送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为35名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

2024年,经叶生龙主办的消费维权领域案件257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584万元。

“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业务,也是情怀。司法审判和先行调解工作,说到底是一份‘守心’的工作。”叶生龙动情地说。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综治中心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7000余件,综合化解成功率超95%,走出了一条独具兰州新区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我们将继续秉承‘以民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情、法、理结合,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落在实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李志鹏和同事们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干着。

来源:陇上放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