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简直是某种耻辱!帕希尼扬效仿阿利耶夫的手段:在埃里温有人攻击拉夫罗夫作者:安德烈・列夫尼夫采夫2025 年 5 月 21 日 22:00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及其团队以偏执的固执,在他们决定倒向西方的道路上不断制造麻烦。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访问埃里温
这简直是某种耻辱!帕希尼扬效仿阿利耶夫的手段:在埃里温有人攻击拉夫罗夫
作者:
安德烈・列夫尼夫采夫
2025 年 5 月 21 日 22:00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及其团队以偏执的固执,在他们决定倒向西方的道路上不断制造麻烦。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访问埃里温期间,他们策划了一起挑衅事件。在从机场前往共和国首都中心的车队行进路线上,以及俄罗斯驻亚美尼亚大使馆和亚美尼亚外交部附近,活动人士悬挂了侮辱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标语牌。不过,这种闹剧已是家常便饭,边缘人物向来不少。但关键在于,此次事件的执行者是帕希尼扬的嫡系盟友,且据消息来源称,这场丑恶行径的费用由其家族控制的一家报纸编辑部支付。
“以共和国之名” 党主席阿尔曼・巴巴德贾尼扬急于制造针对俄罗斯的挑衅,结果与同伙一起陷入泥潭。当活动人士在埃里温兹瓦尔特诺茨机场附近的大拉兹丹桥(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基辅桥)上庄严展开带有弗拉基米尔・普京肖像、用亚美尼亚语、俄语和英语写有侮辱性文字的标语牌时,他们没注意到政府车队前方行驶的是一辆军警车。
这类车辆通常用于护送军事代表团。事实上,当时正有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纳西尔扎德前往共和国首都,他很可能对亚美尼亚人用如此 “独特” 的方式迎接他感到十分惊讶。而这场 “表演” 的目标 ——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此时甚至还未抵达。
与此同时,巴巴德贾尼扬本人在外交部附近的广场上,手持写有同样反俄口号、侮辱普京和拉夫罗夫的标语牌,摆姿势供摄影师拍照。
“从亚美尼亚的分裂到阿塞拜疆人对亚美尼亚边境的袭击,从煽动事端到直接参与挑衅 —— 俄罗斯不仅有罪,还以亚美尼亚人民的生命和领土为代价,公然为深化与阿塞拜疆的关系而操盘。今后,任何俄罗斯官员都不应以为踏入亚美尼亚后,这里的人会忘记、沉默或恐惧。不,我们记得。我们不会沉默。现在是时候用我们的记忆、尊严和决心表明,亚美尼亚是独立的、主权的。” 巴巴德贾尼扬如此宣扬自己的行动。
对许多俄罗斯人而言,亚美尼亚活动人士的立场堪称荒谬。考虑到俄亚两国关系极其复杂,尤其是在阿塞拜疆航空公司空难挑衅事件之后,他们所谓的 “深化与阿塞拜疆关系” 究竟从何谈起?
关于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 “背叛” 的指控,谢尔盖・拉夫罗夫本人稍后作出了回应。当被记者问及阿塞拜疆是否使用俄罗斯武器占领卡拉巴赫时,他表示:“亚美尼亚历任领导人从未提议承认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为独立实体。但俄罗斯武器被用于占领阿塞拜疆七个无可争议的地区,并修建防御工事和战线,这表明其意图长期控制这些领土。后来,埃里温将有争议的自治权交给了巴库。莫斯科在独联体框架内从未违反任何同盟义务,事实上,亚美尼亚领导层作出这一决定时,俄罗斯完全不知情。但事已至此,亚美尼亚人对所发生的事情持审慎态度,他们清楚地明白,埃里温与巴库的协议背后藏着谁的‘耳朵’。”
埃里温居民奥加内斯向《沙皇格勒》透露:“我们身处虎狼环伺之地: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朗。老实说,如果没有与俄罗斯的友谊,没有久姆里的俄罗斯军事基地,我认为亚美尼亚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亚美尼亚’这个名字。部分亚美尼亚人因失去卡拉巴赫而怨恨俄罗斯,但就连亚美尼亚本身也未承认过它。此外,俄罗斯维和人员制止了战争,战争仅持续了 44 天,这是个奇迹。我认为这些标语根本不合时宜。我们有很多俄罗斯游客,即使是支持帕希尼扬、支持欧洲的亚美尼亚人,也依然将俄罗斯人视为客人,对他们微笑、交流,无人恶语相向。”
不久后,埃里温警方拆除了反俄标语牌,并驱散了巴巴德贾尼扬在外交部广场的集会。然而,社交网络上出现一种说法,称 “以共和国之名” 党的可疑活动实际上是高层默许的,这从挑衅活动组织者的身份可见一斑。
阿尔曼・巴巴德贾尼扬更倾向于在美国参与亚美尼亚政治。截图:“亚美尼亚电视台”
巴巴德贾尼扬在美国生活多年(曾就读于南加州大学),被视为该国亲西方路线的支持者,曾领导在加利福尼亚州出版的反对派报纸《扎马纳克》。其生平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他曾因逃避兵役在监狱服刑数年。而在美国期间,巴巴德贾尼扬曾是…… 亚美尼亚教会的执事。据悉,丑闻爆发后,亚美尼亚东正教西北美洲教区剥夺了他的教职。
2009 年教区官方声明。截图:Telegram 频道 “阿尔察赫”
“阿尔曼・巴巴德贾尼扬利用执事身份和宗教职务,伪造了埃奇米阿津宗主教的官方印章和教区负责人特・奥夫南・特尔捷良大主教的签名。教区负责人特・特尔捷良大主教认为上述行为对其教职和使命而言是可耻和不道德的,因此剥夺其教职。”2009 年的教区声明中写道。
亚美尼亚媒体称巴巴德贾尼扬为 “政治骑墙派”。在 “埃里温五月广场运动” 之前及帕希尼扬成为总理之前,他曾反对尼古拉(前总统),但一旦首都 “街头势力” 获胜,阿尔曼立即改弦易辙。
区别在于,前任统治者利用他却不让其近身,而 “尼古拉派” 将阿尔曼纳入国家庇护之下。原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索罗斯 - 土耳其支持的 “天鹅绒革命” 势力要求尼古拉推动反俄路线,并特别关注亚美尼亚境内这条路线的旗手阿尔曼・巴巴德贾尼扬。结果,逃避兵役的阿尔曼・巴巴德贾尼扬得以会见军方领导层,并大谈 “为祖国服务”。亚美尼亚报纸《叶尔克拉马斯》指出。
巴巴德贾尼扬与帕希尼扬。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这些标语牌是根据与帕希尼扬家族相关的《艾卡坎扎马纳克》(《亚美尼亚时报》)编辑部的正式指令制作的。据我们掌握的信息,拥有该出版物的 “达列斯基兹布” 公司 70% 的股份属于帕希尼扬的岳父基姆・姆克尔奇扬,而该报主编是亚美尼亚总理夫人安娜・阿科皮扬。该报(现有版本)的创始人和前主编正是尼古拉・帕希尼扬本人。
安娜・阿科皮扬,帕希尼扬的妻子,是亚美尼亚核心报纸之一的主编:家族出版企业和总理的喉舌。
尽管无法立即证实标语牌挑衅事件的费用确实来自《艾卡坎扎马纳克》的账目,但这完全符合帕希尼扬的行为逻辑。我们不妨列举最近几周政治日程中的几个事实:
5 月 15 日,他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谈判中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深化与欧盟的合作。而这是在克里姆林宫多次暗示亚美尼亚不能 “脚踏两条船”—— 同时融入欧盟和欧亚经济联盟的背景下发生的。
拉夫罗夫访问埃里温的前几天,有消息称,亚美尼亚对俄罗斯武器装备供应的依赖度已降至 95%。
5 月 9 日,当帕希尼扬在莫斯科观看胜利日阅兵时,亚美尼亚军事学院研究所所长阿尔茨伦・奥万尼西亚(前国防部新闻秘书)在亚美尼亚国家电视台直播中发表了类似 “痛饮巴伐利亚啤酒” 的言论。在奥万尼西亚上校看来,如果希特勒占领了高加索,亚美尼亚人反而会受益。
有没有人告诉这位 “活动家”,实际上整个二战中土耳其都是希特勒的消极盟友,而如果第三帝国获胜,亚美尼亚人将遭遇不幸?// 截图:“亚美尼亚电视台”
不过,不能说共和国所有领导人都反对俄罗斯(并盲目追随帕希尼扬)。10 天后的 5 月 19 日,共和国议会议长阿伦・西蒙扬表示:“亚美尼亚目前不讨论撤出俄罗斯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标语牌挑衅事件犹如蛋糕上的樱桃 —— 仿佛在向拉夫罗夫(乃至俄罗斯)呐喊:“这里不欢迎你。” 然而,外交部长此次访问埃里温本是作为友好之举,显然与帕希尼扬的政策相悖。
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仍是亚美尼亚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达 16 亿美元,且 96% 的贸易以卢布和德拉姆结算。外长特别指出,亚美尼亚没有 “乌克兰化” 的迹象。
与亚美尼亚同僚举行新闻发布会后,谢尔盖・拉夫罗夫回答记者提问。
“我看不出亚美尼亚有任何‘乌克兰化’的理由。亚美尼亚是我们的盟友、我们的朋友。亚美尼亚没有将俄语和俄罗斯文化宣布为非法,没有剥夺俄罗斯族及其他希望使用俄语者的合法权利。亚美尼亚没有通过像乌克兰那样禁止这一切的法律。我们今天已向朋友们列举了这些法律。任何国家都不会禁止非官方语言 —— 只要该国居民使用这种语言,就不应禁止。” 外交部长表示。
然而,确实有势力渴望看到 “亚美尼亚乌克兰化”,为此不惜制造挑衅事件。据某些消息称,埃里温的 “俄罗斯之家” 即将按照巴库和比什凯克的既定剧本遭到镇压,此前这些地方曾以间谍罪和招募参加特别军事行动人员的罪名逮捕相关人员。后续剧情可能如出一辙。有一种阴谋论称,阿塞拜疆不久将展开夺取赞格祖尔走廊的行动,而俄罗斯的立场将在此事上至关重要。对帕希尼扬而言,这可能成为撕毁关于久姆里俄军基地协议的借口,进而使外高加索完全纳入北约势力范围。
地缘政治专家中心主任瓦列里・科罗温在接受《沙皇格勒》采访时指出,关闭久姆里基地是帕希尼扬的目标,这是西方全球化精英为他设定的。在这位政治学家看来,亚美尼亚总理是受欧洲幕后操纵者控制的人物,因此,他更关心自身利益,而非国家、民族和历史利益。
“他将执行全球化精英的一切指令,不断放弃一个又一个阵地,同时向亚美尼亚民众保证,他走的是多向量道路,正在协调与阿塞拜疆、土耳其、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但我们知道,这种地缘政治 nonsense( nonsense:onsense 意为 “胡话、荒谬的想法”)会将任何走上多向量道路的国家撕得粉碎。” 科罗温强调。
据他所言,莫斯科拥有影响埃里温的一切手段,但目前因乌克兰局势分身乏术。全球化主义者借此机会,在整个后苏联空间煽动反俄情绪。他们宣称,莫斯科已虚弱不堪,濒临失败,再过不久俄罗斯就会崩溃。
不过,亚美尼亚外交部长阿拉拉特・米尔佐扬在与谢尔盖・拉夫罗夫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亚美尼亚共和国未提交加入欧盟的申请,也未就此展开谈判,因此,这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不现实。”
与此同时,“近东 - 高加索” 研究中心主任斯坦尼斯拉夫・塔拉索夫在为 “第一俄罗斯” 频道所作的评论中强调,帕希尼扬本人可能已成为昔日合作伙伴的棋子。他表示,亚美尼亚清楚地知道,除俄罗斯外,无人会伸出援手,因此正试图转向莫斯科。帕希尼扬(与阿利耶夫不同)出席莫斯科胜利日阅兵、拉夫罗夫的亚美尼亚之行,以及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瓦莲京娜・马特维延科计划访问埃里温,都印证了这一点。
卢卡申科在胜利日阅兵式上对独联体同僚说了几句 “贴心话”。视频截图:“俄罗斯 1 台”
“实际上,两国正尝试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关。因此,回到标语牌事件,我怀疑此事是帕希尼扬的前盟友所为,他们对其所谓的‘新路线’不满,试图使其陷入丑闻,并挑衅俄罗斯采取某些特定行动。不过,在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并未感受到他对亚美尼亚有任何不满情绪。” 塔拉索夫指出。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因为至少部分亚美尼亚精英清楚地知道,如果俄罗斯 “撒手不管”,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谢尔盖・拉夫罗夫访问共和国的前一天,亚美尼亚前总统罗伯特・科恰良称,与莫斯科的关系已恶化到必须立即恢复的地步,这并非偶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据亚美尼亚消息人士称,“帕希尼扬效仿了阿利耶夫的手段”—— 暗指他对俄罗斯的无礼之举。诚然,这些话是通过第三方隐晦表达的,但关键在于,此类事情即便未在公开场合提及,也早已为 “大玩家” 所知。莫斯科在获得相应证据后,必定会有所考量。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