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143团推进高质量发展纪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3:24 2

摘要:这几年,143团有不少职工与周志强一样,选择种植制种玉米,团场就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狠抓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等关键,连续三年制种玉米面积稳定在10万亩,成为疆内县域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产业体系最完备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

在蓝天、白云、雪山、绿树、鲜花的映衬下,5月的143团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勃勃生机。

5月18日,在八师143团4连的一块制种玉米地里,周志强头顶烈日,正与工人一起调配农药。

“这块地是4月6日播的制种玉米,目前已经长出了7片叶。这两天,我们正在给这块地打灭草剂和防虫剂。”周志强望着绿油油的玉米苗说。

连续几年,周志强每年订单种植制种玉米700亩。因管理经验丰富,玉米产量不错,2024年收入40多万元。

这几年,143团有不少职工与周志强一样,选择种植制种玉米,团场就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狠抓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等关键,连续三年制种玉米面积稳定在10万亩,成为疆内县域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产业体系最完备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带动了2000余户职工群众增收,2024年共实现产值4.3亿元。

周志强在为玉米打灭草剂的这天,143团9连职工孙显江也在给他的14亩蟠桃地打除草剂。在他的身后,蟠桃树上的果子已挂满枝头。

近年,围绕蟠桃这一特色产业,143团持续推动老旧果园的更新改造,建立采用简约化、水肥一体化以及机械化生产的单轴延伸匍匐栽培模式的标准园3个,申请创建了“143·9”区域品牌,统一了品牌标识,并开展蟠桃进京推荐活动,有效提升蟠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9连蟠桃园视察后,我们9连的果农干劲更足了。这两年,我及时更新了蟠桃品种,兼顾了早中熟蟠桃错峰上市。今年,我家的早熟蟠桃大约6月底就可以上市了,中熟品种大约在8月中旬上市。”孙显江说,他家的蟠桃一部分在地头销售,还有一部分“乘坐”飞机销住了内地。

为了拓宽蟠桃销售市场,143团引导电商和快递公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揽货销售,2024年全团1万多吨蟠桃70%以上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价格较往年增长了30%,亩均收益突破12000元。目前,143团针对蟠桃的附属产品,不断拓展产业链,开发了蟠桃汁、蟠桃酒、桃木饰品等产品,“中国蟠桃之乡”的美誉更加耀眼。

武军是石河子市花园镇炬晟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与另外6名社员共同养殖了1万多头生猪。近年,在生猪市场较为低迷的大背景下,合作社2024年仍略有盈利。

“我们的生猪主要销往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及疆外。得益于团场有充裕的饲料资源,加上我们严格控制成本,合作社发展势头还不错。”武军说。

近年,143团充分利用89万亩的广阔草场和大规模种植玉米的优势,将传统的草原放牧与现代化规模养殖相结合,依托兵团唯一一家家禽屠宰场——润康源食品有限公司和花园乳业、圆梦屠宰场,大力发展奶牛、生猪、肉牛、肉羊、肉鸡等畜牧养殖。目前,团里拥有29家畜牧养殖合作社和498户养殖户,牲畜存栏量达到150余万头(只)。

继4月19日举办了第十八届军垦文化桃花节后,5月17日143团又举办了第七届草原文化节。在S101线紫泥泉2连芳草沟草场举办的草原文化节,游客不仅可以领略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到观音沟玛河大峡谷游玩,还观看了阿肯弹唱和赛马、姑娘追、刁羊等少数民族特色的竞技赛事。

这几年,143团十分注重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文旅赋新乡村振兴。团场立足城郊团场区位优势,引进了花果山旅游度假区、鲜花农场、酒庄、百里丹霞露营地和南山房车营地等项目,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万元。

目前,143团正在完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万亩桃园核心区、S101房车营地、观音沟景区及酒庄民宿等基础设施,持续推进花果山产业融合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桃源田园综合体和紫泥泉房车自驾营地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冰雪经济、鲜花经济,推动文旅产业成为团场发展的强劲引擎,描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143团实现生产总值(可比价)24.11亿元,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11.35亿元。(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秀 通讯员 王奇新)

来源:石河子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