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极文化历史悠久,起源可回溯至明清时期,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武术等多方面智慧。太极拳以太极阴阳学说为核心,注重动静结合、刚柔并济,一招一式都蕴藏着对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在传承谱系上,太极拳衍生出陈、杨、武、吴、孙等众多流派。各流派风格虽有所不同
传承根基: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哲学底蕴
太极文化历史悠久,起源可回溯至明清时期,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武术等多方面智慧。太极拳以太极阴阳学说为核心,注重动静结合、刚柔并济,一招一式都蕴藏着对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 在传承谱系上,太极拳衍生出陈、杨、武、吴、孙等众多流派。各流派风格虽有所不同,但都严格遵循传统技法与传承规矩。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的王西安大师,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的代表性传承人,是太极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人物。他自幼研习武术,对陈氏太极拳精髓领悟深刻,拳法刚柔相济、气势磅礴,将独特的缠丝劲法展现得极为出色。多年来,王西安大师怀着对传统技艺的敬重之情,广收徒弟,以严谨教学态度和深厚武学造诣,将陈氏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一理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他门下弟子众多,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不少优秀弟子成为太极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有力推动了陈氏太极拳技艺与精神的持续传承与发扬。
创新路径:多元融合与现代化转型
太极王焱是陈式太极拳第二十世第十二代传承人,王西安拳法第二代传承人。
他出生于1966年,辽宁人,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1984年高考入伍,先后毕业于空军勤务学院、空军工程学院,服役于空军某飞行试验训练基地,期间荣立“三等功”5次,2001年被评为“空军战备工程先进个人”,2004年空军中校退出现役。
王焱作为王西安大师的得意门生,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承人,以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留下深刻印记。他深受师父影响,凭借自身智慧与探索,为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注入新活力。王焱深知传承太极拳就是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在练习中不断感悟其文化精髓,从动作与呼吸中体会阴阳转换和自然韵律。他明白,要让太极拳在当代社会焕发生机,就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以创新方式呈现给大众。 2017年,在甘井子区人社局军转办支持下,王焱组建太极团队,专门为退役军人开展太极拳健身活动。退役军人有着特殊经历和坚韧意志,但回归社会时面临身心调适难题。王焱看到太极拳对他们缓解压力、重建自信的独特作用,耐心讲解动作要领与文化理念。在他努力下,200多位退役军人接触到太极拳,通过练习不仅强健了体魄,还找到了心灵寄托,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2018年,王焱成立大连市甘井子区荣益太极俱乐部,“荣益”寓意光荣退役且受益于太极,并期望惠及更多人。俱乐部成立后,王焱全力投入教学和推广工作,完善教学体系,依据学员年龄、身体素质和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基础学员的学习需求。 王焱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和年轻一代。2019年,他与甘井子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教残障人士陈氏太极拳。面对学员身体和认知上的困难,他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教学,通过反复示范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身体局限,感受太极拳带来的身心愉悦。看到残障学员变得自信开朗,王焱更加坚定了推广太极拳的决心。 与此同时王焱深知年轻一代是太极拳传承发展的希望,他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把太极拳动作与游戏、故事相结合,使太极文化的种子深植在孩子们心中,使其日后生根发芽。
在王西安大师的影响和王焱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人认识、了解并喜爱上太极拳。王焱的传承发展之路,不仅传播了太极拳技艺,更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太极拳传承者的责任与担当,为太极拳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国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