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欣药业:为什么做了防晒措施,却还是晒黑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15:06 2

摘要:紫外线虽肉眼不可见,但其对皮肤的伤害却悄无声息且影响深远。首当其冲的便是晒黑,紫外线刺激黑色素细胞疯狂 “工作”,大量合成黑色素,让肤色逐渐暗沉 。若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却不做防护,皮肤还会出现发红、发热,甚至灼痛、脱皮等晒伤症状。更严重的是,UVA(长波紫外线

夏日阳光炽热,紫外线也愈发 “猖獗”。不少爱美人士即便做足了防晒措施,皮肤依旧难逃变黑的命运。其实,这很可能是陷入了防晒误区。

紫外线虽肉眼不可见,但其对皮肤的伤害却悄无声息且影响深远。首当其冲的便是晒黑,紫外线刺激黑色素细胞疯狂 “工作”,大量合成黑色素,让肤色逐渐暗沉 。若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却不做防护,皮肤还会出现发红、发热,甚至灼痛、脱皮等晒伤症状。更严重的是,UVA(长波紫外线)能穿透皮肤直达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导致皮肤松弛、皱纹横生、色斑浮现。值得警惕的是,紫外线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不防晒,皮肤癌风险将大幅增加。

很多人在防晒上存在误区,导致防晒效果大打折扣。别以为阴天、冬天就能和紫外线 “绝缘”,实际上,阴天时仍有 80% 的紫外线穿透云层;冬日雪地还会反射大量紫外线,强度甚至超过夏季,紫外线全年 “在线”,防晒不能停。而且 UVA 穿透力极强,能轻松穿透玻璃,在室内、车内靠近窗户的位置,长时间待着同样会被晒黑、晒伤,窗边办公、驾车的人尤其要注意。

防晒霜并非 “一劳永逸”,随着出汗、摩擦,再加上紫外线的 “攻击”,防晒霜的防护力会逐渐下降,化学防晒产品 2 小时左右防护效果就大打折扣,补涂必不可少。同时,高倍数防晒霜虽防护力强,但防晒剂含量高、成分复杂,容易加重皮肤负担,引发过敏等问题,根据场景选择合适倍数,日常通勤选 SPF30 + 即可,户外活动再用 SPF50 + 的产品。

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防晒产品,挑选时要紧盯 SPF 和 PA 两个指标。SPF 针对 UVB 防护,日常选 SPF30+,户外活动选 SPF50+;PA 针对 UVA 防护,“+” 号越多防护越强。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二氧化钛,适合敏感肌;化学防晒剂质地轻薄,孕妇、儿童记得选专用防晒产品。

用量不足是很多人防晒效果差的原因,面部需约 1 元硬币大小的量,全身涂抹约 30ml。出门前 15 - 30 分钟涂抹,每 2 小时补涂一次,游泳、出汗后更要及时补涂,耳后、颈后等部位别遗漏。使用防晒喷雾时,近距离持续喷 6 - 16 秒,确保形成保护膜。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ABC 防晒原则也非常实用: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紫外线最强,尽量减少外出;戴上宽檐帽(帽檐超 7.5 厘米)、墨镜(阻挡 99% 紫外线),穿上 UPF50 + 的防晒衣进行物理遮挡;而防晒霜作为最后防线,选对、用对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防晒是护肤的关键一步,更是守护皮肤健康的重要屏障。避开防晒误区,掌握科学防晒方法,才能尽情享受阳光,无惧紫外线威胁!

来源:无限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