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农业数字经济化转型加速!这个关键项目迎来新进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5:00 2

摘要:据了解,该项目以世界家庭园艺总部集聚区为定位,集精品园艺产品展示、电商直播、场景设计、新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总建筑面积约8300平方米。其中,地上约5300平方米,由5栋二至三层的单体建筑组成,主要功能为商业及办公;地下约30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设备用房及车

产业强链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走进友爱镇农科村游客中心旁的郫都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抢抓工期有序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以世界家庭园艺总部集聚区为定位,集精品园艺产品展示、电商直播、场景设计、新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总建筑面积约8300平方米。其中,地上约5300平方米,由5栋二至三层的单体建筑组成,主要功能为商业及办公;地下约30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设备用房及车库。

“目前项目处于主体施工阶段,整体进度已完成60%。其中4栋建筑已结构封顶,内外面装饰、钢结构安装、设备安装、总坪绿植等将在5-6月进行交叉施工,7月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8月交付使用。”乡村振兴公司工程管理部项目业主代表阳耀峰介绍道。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用于农业数字经济化办公,助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作为农业数字经济化转型的关键项目,郫都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主要聚焦农业数字科技,以电子信息产业资源为支撑,打造集科学研发、产品展示、总部办公和产业链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园区规划建设智能化仓储物流系统,并设立数字化直播专区,未来将成为区域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核心枢纽,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化转型。

△项目效果图

“它是农科片区核心产业提档升级的标杆项目之一,也是打造‘世界家庭园艺中心’的重要平台和总部基地。”乡村振兴农科片区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周建秋表示,“未来农科片区将加快由传统苗木产业向家庭园艺产业的转型步伐,推动都市休闲旅游与农业科技、科普研学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农旅产业发展环境,重塑‘中国农家乐发源地’金字招牌。”他还透露,市场招引工作已提上日程,目前已与四川天翼园艺公司进行了商业洽谈,基本达成了入驻的合作意向。

融合发展

提高特色名片“含金量”

△项目效果图

近年来,面对传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郫都加快了产业转型的步伐。

郫都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农科片区以“擦亮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金字招牌,助力世界家庭园艺中心打造”为目标,通过“引进来、传出去”双轮驱动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花卉苗木企业区域总部集聚、二次文创直播销售基地与森系餐饮深度体验场景融合的发展格局,以“产业集群+数字营销+文旅体验”模式激活乡村经济,带动就业增收与产业升级,打造乡村振兴“郫都样本”。

△项目效果图

农科村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郫都凭借深厚的园艺产业底蕴,以农业现代化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推进片区升级。一方面,对村内老旧农家乐进行改造,打造集园艺展示与场景体验于一体的特色空间;另一方面,以产业园为“总部基地”,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加速花卉苗木、小微盆景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前店后厂”的产业新格局。

“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属于‘前店后厂’模式中的‘店’,是我们吸引优秀龙头企业入驻、提供优质产品展示平台的市场。而农科村农家乐的提档升级,则可以起到‘后厂’的作用,它既是园艺产品生产基地,也可以在农家乐中对一些园艺创意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和场景布置。”阳耀峰介绍道。

△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目前,友爱镇以科技创新、文化时尚、乡村旅游、盆景苗木四大产业为主,结合“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腾退低端苗木、建设高标准农田,保障群众“菜篮子”“米袋子”。同时,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为联结点,依托“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与“川派盆景”品牌,打造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消费新场景。随着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建成投运,将串联“生产——展示——销售——体验”全链条,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友爱镇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

△项目效果图 △项目效果图

从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到蓄势待发的产业蓝图,郫都正以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支点,撬动传统园艺产业的全链条升级。当数字技术与田园风光深度交融,当总部经济与乡土脉络同频共振,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沃土,正朝着世界家庭园艺产业新高地阔步前行。

来源:天府郫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