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威海锚定体育强市建设目标,以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以产业融合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产业向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方向迈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威海锚定体育强市建设目标,以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以产业融合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产业向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方向迈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提升体育营商环境。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体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明确了以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传播和体育社会治理为核心的协调发展路径,支持各区市、开发区搭建产业承载平台,推动体育制造升级,打造特色精品赛事,突出海上休闲特色,激发体育消费潜能;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区市跟进,为中小微体育企业及体育服务业提供资金支持及税费减免,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培育赛事品牌,变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立足城市特色与资源禀赋,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持续深耕品牌赛事打造,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轮驱动办赛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深度参与赛事全流程运营,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实现赛事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精准投放,培育了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霍比帆船亚洲锦标赛、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威海100超级越野赛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赛事,以赛事为窗口展示城市魅力,吸引八方来客,带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体育消费和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全市共举办国家级以上体育赛事24项次、省级体育赛事19项次、市县两级赛事活动7832场,吸引国内外参赛选手39.8万余人次,大型体育赛事带动直接经济收益3.9亿元,同比增长47.6%。
深化产业融合,构建协调发展经济生态。加快培育体育产业集群,支持各区市、开发区挖掘自身资源特色,整合项目优势,打造更多如冰雪、乒乓球、水上运动、户外运动等运动休闲产业聚集区。目前,全市拥有1200多家渔具配套企业和38个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钓具占全球近60%市场份额,休闲钓鱼产业产值超过150亿元;船艇制造企业年产值近50亿元,其中桨板产值突破30亿元,桨板占全球约50%市场份额。深入推进“体育+”多业态融合,将赛事与旅游、文化、商业等领域深度结合,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特色消费场景,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全家旅游”的消费新模式。利用中医药资源推进“体育+康养”,在体育休闲小镇开发运动康复理疗等康养产品;依托中韩自贸区优势,搭建“体育+文化”平台,举办水上运动装备展、中韩文化交流等活动,通过跨境电商推动户外运动产品远销海外。(朱旭 田巍巍)
来源:九派体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