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401号加油啊!我在手机上与你同在!”晨曦微露,远在南京的张同学却早早起了床开始对着手机为自己大学期间的新疆舍友呐喊助威。连接手机另一端的正是新疆伊宁市人声鼎沸的七彩广场。随着一声发令枪响,1.5万名马拉松选手如潮水般涌出起点,沿着伊犁河畔的海棠路、六星街
“3401号加油啊!我在手机上与你同在!”晨曦微露,远在南京的张同学却早早起了床开始对着手机为自己大学期间的新疆舍友呐喊助威。连接手机另一端的正是新疆伊宁市人声鼎沸的七彩广场。随着一声发令枪响,1.5万名马拉松选手如潮水般涌出起点,沿着伊犁河畔的海棠路、六星街、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奋力奔跑。
近年来伊宁市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线下的选手激情比赛,社交媒体上的直播评论区也实时刷新着加油声。在这场体育盛宴的背后,一支“看不见的队伍”——中国电信新疆伊犁分公司的通信保障团队,正以专业与坚守,为赛事架起一条畅通无阻的“信息高速路”。作为伊犁州规模最大的半程马拉松赛事,“苏韵伊情・伊路有宁”环城马拉松全程42公里,途经景区、民俗街区与城市主干道,对通信网络的覆盖强度、稳定性和容量提出了极高要求。中国电信新疆伊犁分公司提前15天启动专项保障计划,以“地面网络强化+人工精细运维”双轮驱动,筑牢通信安全屏障。确保了每个欢呼、每帧画面、每次互动都能精准传递。
七彩广场上马拉松比赛正式开始
赛前精准部署:织就通信“防护网”
比赛开始前一个月,中国电信新疆伊犁分公司便针对赛道沿线57个4G基站,技术团队实施满配扩容,新增了28个载波,重点提升六星街、喀赞其等游客密集区域的网络容量,确保下载速率稳150Mbps以上。在起点七彩广场、折返点伊犁河风景区等6处关键节点,部署游牧式基站接入系统,通过光纤直连方式为现有基站提供冗余带宽。
在赛事起点处,一辆搭载5G和4G基站的大型应急通信车也格外醒目。这台“超级基站”可同时支持2000个终端接入,保障开幕式直播、选手定位、观众短视频分享等需求。技术团队经过多轮实地测试、精准调整天线角度与功率参数,以确保会场信号和网速良好。
中国电信应急通讯车在比赛起点提供通信保障
除了赛前的一系列设备部署,中国电信新疆伊犁分公司还派出了8支巡检队伍对赛道沿线23公里光缆展开“地毯式”排查,更换老化接头17处,在海棠路施工易发区增设反光警示标识,并对21个机房电源系统进行升级,构建“双回路供电+柴油发电机”双保险,确保极端情况下通信不中断。
赛中动态管控:人工运维全程护航
比赛当日,中国电信新疆伊犁分公司无线网络优化中心的监控大屏上,基站负荷、用户接入数等指标实时跳动。技术团队依托智能网管系统,动态调整网络资源分配。
“我们就像通信网络的‘急诊医生’。”现场保障组负责人王工形容道。几十余名技术人员分布在赛道沿线,手持便携式检测设备随时待命。赛事期间,累计保障2.2万人次通信需求,未发生一起网络中断或拥塞事件。
赛后总结提升:锻造通信保障“铁军”
从网络优化工程师到光缆维护员,30余名保障人员覆盖全流程岗位。赛后总结会上,团队系统梳理了多项创新做法,为后续大型活动保障提供标准化模板。
经测算,通过此次基站扩容与应急车协同部署,地面网络资源利用率达92%,较常规赛事提升15个百分点。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线,中国电信新疆伊犁分公司交出了一份“零中断、零拥塞、零投诉”的满分答卷。这场实战不仅验证了传统通信保障模式的可靠性,更积累了宝贵经验。
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正从起点出发
“直播画面特别流畅清晰,我拍的照片朋友圈秒发!”参赛选手李女士点赞道。赛事主办方也特别提到:“在万人同频互动的场景下,语音通话质量、网络稳定性等指标远超预期。”这些评价,成为中国电信匠心服务的最佳注脚。
这场环城马拉松,不仅是运动健儿的速度比拼,更是一场通信保障能力的“耐力赛”。从基站扩容到应急响应,从人工巡检到智能调度,中国电信新疆伊犁分公司以扎实的技术功底和高效的协同能力,诠释了“网络强国”建设的基层实践。正如伊宁市“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5G建设理念,中国电信正以精细化运维筑牢数字时代的通信基石。当城市在智慧化道路上奋力奔跑时,这条永不掉线的“通信生命线”,将继续守护每一份热爱,传递每一刻精彩。
来源: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