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这一次,一名39岁的摩的司机杨某,却因一名女子的拒绝,突然暴怒。
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深圳坪洲地铁站,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夜晚。
摩的司机们照例在出站口揽客,乘客们低头快步走过,生怕被纠缠。
但这一次,一名39岁的摩的司机杨某,却因一名女子的拒绝,突然暴怒。
直接当众拽住女子的头发,挥拳猛击她的面部,女孩倒地后,杨某竟骑上摩托车作势冲撞。
整个施暴过程持续了近两分钟,期间多名路人驻足围观却无人敢上前制止。
一个靠载客谋生的摩的司机,为什么会对潜在顾客下如此狠手?
更令人震惊的是,警方调查发现,杨某竟是个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惯犯……
2025年5月20日21时许,夜幕降临,深圳宝安坪洲地铁站口人来人往。
39岁的杨某,一名身着普通衣物、留着长发的摩的司机,在此等待揽客。
突然,他将目光投向一对年轻女子,便突然上前询问,俩人是不是需要乘车。
谁料被拒绝后,男子突然却突然变脸。
起初,杨某只是对着拒绝乘车的黑衣女子破口大骂,女子选择沉默以对,低头自顾自地看着手机。
或许在女子看来,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可这在杨某眼中,却成了“挑衅”。
突然,杨某直接上手,一把抓住女子的头发,女子因疼痛瞬间弯下腰。
由于男女力量悬殊,她根本无法挣脱。
紧接着,杨某挥舞着拳头,频繁且用力地砸向女子的面部。
从现场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杨某的动作幅度极大,女子在拳头的攻击下,状态愈发糟糕。
最终被一拳打倒在地,蜷缩着身体,无助又凄惨。
然而,这还不是事件的结束。
施暴后,杨某又转身骑着自己的摩的,一边加速一边喊叫着朝着两名女生冲撞过去。
尽管有路人察觉异常试图拦截,但并没什么用,所幸两名女生在千钧一发之际侧身躲避,才惊险逃过一劫。
面对这样嚣张的施暴者,人们不禁想问:他怎么敢如此胆大妄为?
随着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网友站出来爆料,直指杨某并非初犯,而是一名“惯犯”。
有网友回忆,大约一个月前,同样在坪洲地铁站附近,自己和朋友在买饮品时,遭到杨某的骚扰。
当时,朋友不甘示弱回怼了几句,杨某瞬间暴怒,甚至想要动手打人。
两名女生见状,只能匆忙逃离并选择报警。
但由于当时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且她们手中缺乏有力证据,再加上杨某拒不承认,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自那以后,这两名女生便对这个地铁站口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不敢再从此处出入。
还有更多网友也分享了类似经历,称在该地铁站口多次遭遇门口摩的司机的言语挑衅和骚扰。
这些爆料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
虽然这些传闻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众多网友的相似描述,不禁让人心生疑虑:
如果杨某真的是惯犯,此前的相关部门为何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随着事件调查的深入,警方通报的一则信息,让整个事件的走向变得更加复杂。
通报显示,施暴者杨某曾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
这一消息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大家都担心如果以精神疾病为借口,让施暴者逃脱或减轻处罚。
面对网友的担忧,有律师做出了回应。
如果杨某在犯罪时处于发病期,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可能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反之,若在意识清醒状态下犯罪,则必须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但从现场视频显示,案发时他神志清醒,言语清晰,行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无论是一开始的辱骂,还是后续的殴打、驾车冲撞,都不像是在发病时的无意识行为。
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个部门迅速介入。
在各方关注下,杨某很快被警方抓获。经鉴定,被打的黑衣女子损伤程度为轻微伤。
精神疾病可以解释行为,但绝不能成为开脱罪责的理由。
在保障患者权益与维护公共安全之间,法律必须守住那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精神疾病诊断绝不等于暴力行为的“通行证”,暴力就是暴力,无论谁实施,都要付出代价。
来源:实用电脑手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