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先买一杯奶茶端在手里,然后路过UR、Zara等快时尚店铺就进去逛一圈,看到好看的拍下来上网搜。
作者 | 栗秋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ID:ad2829)
当代年轻人有自己的新型逛街方式。
比如先买一杯奶茶端在手里,然后路过UR、Zara等快时尚店铺就进去逛一圈,看到好看的拍下来上网搜。
主打一个只看不买,偶尔还玩一玩“猜价格”游戏。
而品牌为了留住大家,也开始另辟蹊径,把奇葩设计当成流量密码。
1
最近有网上发帖称在Zara看见炸鸡了,不知道还以为Zara已经沦落到需要用炸鸡来吸引顾客进店的地步。
点进去一看,这金黄色的褶皱肌理,这不是炸鸡是什么?
图源:ZARA
但他居然是发圈,并且这款酷似炸鸡的发圈售价139。
别说是发圈了,就算是真的炸鸡也不能卖这么贵吧。
不知道设计师是不是深夜看吃播的时候灵感爆发,感觉戴在头上像行走的疯狂星期四,肯德基看了都要给广告费。
不是在搞抽象,而是真的像。
甚至有网友怀疑了这不是Zara出的,都没有怀疑过这不是炸鸡。
既然他是一个发圈,那当然也会有上身图。但是当看到Zara的上身图后,大家都沉默了。
图源:ZARA
事情突然变得恶心了起来,扎起来后怎么变成淋巴肉了。
或许这就是设计师的巧思吧!看着能让人流口水,但用起来让人瞬间丧失食欲,总感觉头发都变得油腻了。但凡换个颜色,估计也达不到这么炸裂的效果了。
不要只顾着说设计师啊,其实摄影师也是个人才。能把发圈拍成炸鸡,大家都功不可没。
2
但其实这并非Zara第一次因设计“翻车”被群嘲了。
作为快时尚界的扛把子,Zara一边靠着“大牌平替”的商业模式收割全球消费者,一边又因奇葩设计和抄袭争议屡遭诟病。
如果要说和巴黎世家的设计相比,谁更奇葩,那真的分不出高下,这也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大牌平替”了吧。
之前Zara推出了一款红脚趾鞋,直接看得人两眼一黑。
黑色的高跟鞋上印着一个涂着红指甲的脚。
感觉受众人群应该是那些不爱涂指甲油的、或者需要防晒的人,时尚的让人有点不忍直视。
图源:小红书网友
从侧面看的话是这样的。
怎么说呢,它也有它适合穿的场景,例如万圣节。
图源:ZARA
如果有人喜欢的话,这款鞋的售价是529,性价比上比炸鸡发圈好一点点吧。
网友也从来都不让人失望,直接在鞋面上进行了二创。
你还别说,突然对味了,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风格才配得上莫名其妙的鞋子。
有网友说这种诡异的画风,有点像巴黎世家的风格。
巴黎世家:这次真不是我啊。
当我们以为这已经是Zara设计师的艺术巅峰时,其实这个品牌早就在“奇葩设计”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还记得,去年Zara的模特海报也曾经引起轩然大波。
一名女性模特穿着红色的裤子、白色的背心,听起来是不错的搭配。
但是Zara硬是能拍的三不搭,让人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卖什么的。
说擦边风也不像,就是有点像在海边脱裤子准备随地大小便。
图源:小红书网友
网友辣评这有点像出去旅游找不到厕所,准备在角落偷偷解决一下结果被偷拍了,只能把头扭过去。
又或是准备“发粪涂墙”了,好有味道的评论。
不管是哪一种,好像画风都离不开沾“屎屁尿”。
如果说上面这张还有点意义不明,那下面这张就真的是像在“撒尿”了。
模特穿着绿色的度假风长裙站在绿色的泳池前,但是下半身撩起的裙摆以及类似“尿尿”的水流毁了这一切。
设计师如果你不知道拍什么可以跟网友们众筹一下想法,没有必要这么折磨大家。
总之,如果哪天Zara的模特出来说,这个钱不好赚,我是会信的。
毕竟Zara卖衬衫,但是不拍衬衫,只一味的怼着模特的脸拍,不知道的以为模特犯了什么事进去了......
图源:ZARA
那卖牛仔裤自然也不能直接穿在腿上,但他可以在肩膀上,可以在头上、可以在背后,以及除了“穿上”的任何地方。
图源:ZARA
还有这张应该是卖鞋子吧,这个姿势真的不太能确定是卖什么。
但能看得出来设计师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无法自拔。
模特也是辛苦了,这么抽象的想法都能帮他们实现。
图源:ZARA
3
尽管Zara曾凭借着“快时尚模式”登顶全球首富宝座,但近年来它的光环也正在褪去。
如果说抄袭大牌是Zara的原罪,那么它的奇葩设计更是堪称审美灾难。
当大家嘲笑这些设计时,真正该被审视的是这个时代的消费理念。
在奢侈品与快时尚品牌精心设计的“审丑经济”里,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共谋者。
有些设计放在便宜的快时尚里,人们尚且还能骂一句真丑。但是放在奢侈品里,大家就会昧着良心说好看。
纵观不少品牌近年来的设计争议,不难发现其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链。
先是在设计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视觉符号,后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大量话题讨论,就能在短期内刺激销量,形成了一种流量至上与审美失衡的恶性循环。
当各大品牌发现争议性设计能带来低成本流量时,就会不自觉的放大这种策略,巴黎世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打着“时尚前卫”的名号,导致正常的设计被边缘化。长此以往,市场就会失去对主流审美的把控力。
但时尚不是哗众取宠的设计游戏,消费者的衣橱里需要的也不是“话题单品”,而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质。
来源:营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