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3000株!普洱宁洱发现珍稀植物桫椤群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6:54 2

摘要:一名科普博主在普洱市宁洱县意外发现了一个珍稀植物桫椤群落。经林草部门初步调查,确定这个群落的桫椤植株超过3000株,规模较为庞大,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样本,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一名科普博主在普洱市宁洱县意外发现了一个珍稀植物桫椤群落。经林草部门初步调查,确定这个群落的桫椤植株超过3000株,规模较为庞大,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样本,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桫椤,又称树蕨,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也曾经是恐龙的食物。作为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记者跟随林草部门工作人员来到了位于德安乡石中村海拔15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这里树高林密、苍藤缠绕,人迹罕至。当时,科普博主周保林就是在这片原始森林的外围发现了桫椤。

“那天我们过来这边拍视频,拍着拍着就来到了这片桫椤林的外围,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桫椤,这种高大的蕨类植物就有点像桫椤,我就联系了林草部门过来看。”周保林说。

沿着原始森林溯溪流而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能看到植株高1-3米的桫椤,它们或在溪边或在山间沟谷的两侧生长,有的植株集中分布,有的则呈距离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的散状分布。近看时,环状排列的硕大叶片中间,是新长出来的嫩茎,形似菜市场常见的“蕨菜”。站在桫椤植株下,其修长的茎秆支撑着叶片就像撑开了一把巨伞,连同这片阔叶林中的其他植物,共同营造出一派遮天蔽日的景象。用无人机从高空移动拍摄看,桫椤的身影时隐时现,点缀在密林之间。

“经过鉴定,这些蕨类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桫椤。”宁洱县德安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学良介绍,通过初步调查,这个群落的桫椤分布比较零散,分布密度较小,但分布范围比较广,初步估计整个群落的桫椤超过了3000株。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桫椤群落的分布面积达200余亩,显著特点是高大的桫椤大多分布在山间沟谷的山腰上,沿着溪流分布的主要是一些尚且矮小的桫椤,这与桫椤独特的孢子繁殖方式密切相关。生长在叶片背后的桫椤孢子,成熟后会掉落,并借助风力和水流进行传播,因此溪流边常常成为小桫椤们聚集生长的地方。

不过,工作人员还介绍,虽然桫椤的孢子数量大,但其繁殖成功率极低,加之植株生长速度慢,任何一株不起眼的小桫椤,其生长年限都可能达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一步,宁洱县林草部门将为这个桫椤群落划定保护范围,建立生态监测点,定期开展种群动态评估,完善保护方案,严防盗采盗伐行为,保护好这片“远古绿洲”。

据了解,宁洱县森林面积428.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37%,桫椤分布面积超过3000亩。

编辑:张丽青

审核:钟玲

终审:黄翼

来源:都市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