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名小伙子堵在日租房店门口,执意要拿回自己的行李箱,而房东却坚称不认识对方,拒绝放行。
近日,太原市王村派出所接到一起日租房纠纷警情。
一名小伙子堵在日租房店门口,执意要拿回自己的行李箱,而房东却坚称不认识对方,拒绝放行。
双方各执一词,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隐情?
民警赶到老军营新村的涉事日租房,房东道出事情经过。
原来,前租客欠租离开后,店里留下一个行李箱。
当天,小伙子突然现身,声称行李箱是他暂存在朋友处的。房东担心被骗,为避免麻烦,才拒绝交出行李箱。
小伙子解释,因自己租住的房屋到期,便将行李箱托付给朋友保管,没想到来取时不仅遭房东阻拦,朋友还将他删除好友。
更棘手的是,房东要求小伙子支付拖欠的房租才肯归还行李箱。
小伙子坚决拒绝替人付房租,强调应由原租客承担费用,并详细描述了行李箱内的财物,经房东确认无误。
了解情况后,民警现场调解。
最终,在民警协调下,房东同意归还行李箱,并表示后续房租问题会继续联系原租客。若协商无果,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场因行李箱引发的纠纷,看似是一场“糊涂账”,实则暴露出生活中常见的信任危机与规则意识缺失。
小伙子随意托付行李给朋友,原租客拖欠房租一走了之,房东为维护自身权益扣押他人财物,三方的行为都在无意间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好在民警及时介入,既保障了小伙子的财产权,也为房东指明了合法维权路径,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无论是物品寄存、房屋租赁,都应提前明确权责,以书面约定替代口头承诺;遭遇纠纷时,更要保持理性,相信法律与执法力量,切勿因一时冲动让小事演变成更大的矛盾。
唯有每个人都树立起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生活中的“烫手山芋” 才会越来越少。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