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评测 | 百万系统讲解光城精工/KOJO TECHNOLOGY电处理全家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17:00 2

摘要:“电处理手法的优势在于,相比换线这种‘引入新要素’的手段,它的原理更加简单和纯粹,将‘减法’做到了极致。而从实际表现来看,它的提升是易于被感知且完全正面的,让声音更加接近烧友所追求的‘原汁原味’,这大概也是它们能被烧友所广泛接受的原因。”

光城精工 KOJO TECHNOLOGY

Crystal E-G (¥3800)

类型:地盒

Crystal Ep-G (¥2500-3500)

类型:紧凑型即插地盒

Crystal Eop-G (¥8500)

类型:电源插头型接地

Crystal 3P (¥1580)

类型:被动式排插

Crystal C1P (¥2280)

类型:滤波排插

“电处理手法的优势在于,相比换线这种‘引入新要素’的手段,它的原理更加简单和纯粹,将‘减法’做到了极致。而从实际表现来看,它的提升是易于被感知且完全正面的,让声音更加接近烧友所追求的‘原汁原味’,这大概也是它们能被烧友所广泛接受的原因。”

从去年到今年,耳边事给大家分享过山灵CD-T35音源、HEGEL H390功放、KEF REFERENCE 1 META音箱、YBA SIGNATURE系列前后级等工作室系统的主力器材,也分享了我们选购的AudioBastion爱丁堡避震架、泰坦零震台等周边配件。其实,一套HiFi系统的搭建,耗时最长的往往还不是大件的选定,而是主系统定型之后的微调。“耳边之家”这套百万级系统的转盘、解码、前后级和音箱几乎都是我们在几次试听对比之后就迅速拍板的,但更加细微的线材、排插、地盒等周边配件,却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反反复复地调整和尝试了多种排列组合才基本确定。可以预见的是,今年下半年,在新的试音室装修好后,少不得又是新的一轮折腾。

在周边配件上费这么多的时间精力,算喧宾夺主么?其实不然。我们同事们私下开玩笑的时候总说“音响要烂可能有100个理由,要好得100个理由都不发生”——像音响系统这种“重型资产”,相比耳机系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不但会让回放链路中的每一个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还会放大整个链路中每一个环节的细微瑕疵:供电不足,动态就会疲软;稍微有点干扰,音乐里就会充斥令人不快的噪声;线材和器材不搭,音色和三频比例就达不到圆融的效果……在一套音响系统里,影响声音的细节多不胜数,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环,最后的回放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发现问题还只是第一步,要想彻底解决,往往还得经过多次对比实践。而对于大型音响系统来说,主力器材一旦定下来,大家往往就不会再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去更换——因为实在过于麻烦。这种时候,排插、钉垫、线材、地盒之类的配件就成为了性价比很高的调音手段。虽然要找到刚好能解决问题的那款配件得花点儿心思,但比起更换大件来说已经算是非常方便了。

“电为声之母”,这句话可以称得上是HiFi圈永恒的真理。在众多周边类型的调整中,电处理设备对声音的影响几乎是最被烧友们广泛接受和重视的,也被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调音手段之一。早些年更受大家关注的是相对更加“大件”的排插类型产品,近年来接地类产品也更多地进入到了大家的视野。愿意费心研发这类周边的品牌并不少,美国音乐丝带、线圣,瑞典音乐农夫,日本的欧亚德、KOJO TECHNOLOGY(下称“KOJO”)等等,我们基本都玩了一圈。综合外观、做工、声价比等因素来看,我们最终选择了KOJO家的地盒+排插套装作为工作室的主力电处理设备之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家从产品理念上迎合了擅做“减法”的日式美学,基本都采用了被动式方案,既能给系统带来更好的纯净度和更丰富的细节,又不会引入过多新的声音元素来改变音色,非常符合日常评测器材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每一款产品对于易用性和泛用性的考虑都相当周到,可以很便利地被安装在回放全链路的不同设备上,又有不错的拓展性,而且手感出色、用料扎实,体现出了日系品牌对于细节的精雕细琢。

最开始我们其实是在音响展上听到了上一代的银色版本Crystal E和Crystal Ep地盒,当时就对其产品形态和设计感很是心动,但可能是现场的演示环境受限,其对于系统整体回放效果的改善听起来并不突出。后来,KOJO全系地盒迎来了一波换血式更新,无论外观还是音质都有了越级提升,我们对比评估后选择了一步到位,并在买地盒的时候还入手了KOJO的Crystal C1P滤波排插和Crystal 3P创新发烧电源排插,和工作室原本的NIAGARA 1200分别用在了两套系统上。这套设备首次亮相是在今年3月耳边事广州聚会的音响演示环节,几个月间,来咨询的烧友几乎没有中断过。作为KOJO“全家桶”用户,我们便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玩法分享出来,为大家的选购提供一些参考。

地盒系列

地盒这个东西被很多烧友认为是“玄学”,但其原理本身并没有那么复杂。在音响系统中的“接地”,实际上有信号地、外壳地和电源地三种。无论是信号地还是电源地,都存在轻微的电位差,并由于电位差而产生噪音干扰,如果没有途径进行泄放,那么这种噪音就会一直持续,影响听感。KOJO家族的地盒形态各异,用法略有区别,但起到的作用基本类似,就是提供一个额外的电荷泄放通道,从而消除这些噪音干扰。在它们的产品页里提到的“有效面积”,我们可以理解成“泄放电荷的容量”。地盒在接收电荷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将电荷散发到空气中,相当于一个泳池一边在往里灌水,一边又在排水,地盒的“有效面积”对应的就是泳池的容量,容量大了,能泄放电荷的量就会更大,即便受限于外部条件不能及时散发,也能暂时存起来,不会影响电荷泄放的效率。

这段时间,我们将三款地盒在工作室系统的不同环节都进行了测试,本文的分享可以说是我们实际聆听对比之后的经验总结。但由于每套系统的用电环境千差万别,个人的听感也有差异,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在入手之前尽量用自己的系统亲身感受每款配件的效果,选出最合适的搭配组合。

Crystal E-G

Crystal E-G这款地盒是家族里体积最大,造型最传统的一款,我们一般称其为“金盒子”。它用了八层金属板设计来增加表面积,还加入了6个特殊铝电解电容,每个电容拥有11,000cm²的有效面积,总表面积约为68,000cm²。

这款地盒的外壳材质坚硬且细腻,使用方法很简单,从它的接地端子接一根线到机器上即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机器。不过它的接地端子用的是M4三点螺丝,要用工具拧开才能接上线,而且其体积偏大又比较重,在器材架上需要单独有个位置安放,稍有些不方便。工作室的系统一般是将它接在YBA的SIGNATURE系列PRE AMP前级上,它带来的变化并不像滤波排插或者线材那么明显和直观,需要比较细致的对比才能察觉。从听感来说,主要的变化在于背景的纯净度,即声音的“黑度”。你能够感觉到空气中“杂讯”的干扰变少了,音乐中那些细微的拨弦、换气等声音细节变得更加清晰了;乐器的结像会稍微变得锐利一点,线条感更加明晰,整套系统的微动态表现也更出色。

Crystal Ep-G紧凑型即插地盒

Crystal Ep-G和 Crystal Eop-G这两款地盒的研发时间比Crystal E-G要靠后,更换了全新的电气双层电容。这种电容内部使用了特殊蚀刻处理的高纯度铝箔和多孔质活性炭,据称其有效导体表面积可以达到10,000,000cm²,和Crystal E-G相比相当于是上了“黑科技”。实际试听下来,在耳边之家的系统上,这两款地盒给声音带来的变化会更加直观。

Crystal Ep-G的造型小巧细长,被很多烧友亲切地称为“金手指”,每根能模拟出10,000,000cm²的接地表面积。它是KOJO家族目前最受欢迎,应用场景最广泛的一款地盒,甚至有很多烧友还会将它插在便携播放器上来改善声音。其设计最大的两个亮点,分别是提供10款可更换插头(包括3.5mm、USB-C、XLR、网线接口等等)用于不同的接口,以及支持地盒之间的持续连接,可以通过增加数量来提升效果。

Crystal Ep-G声价比较高的玩法是连接两根来使用,长度适中易于插拔,并且对声音的提升比较明显。和“金盒子”相比,“金手指”对系统纯净度的改观基本在一个档次,在此基础上,它还会让高频变得更加凝聚和通透,延展度也更好。以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为例,在系统中加入两根“金手指”后,能明显感觉到琴声的穿透力更强,音色更加明亮,泛音的细节也呈现得更加完善。另外,“金手指”对于声场的改善也会比“金盒子”明显,在演绎场面较大的乐曲时,空间会更加开扬。

Crystal Eop-G电源插头型接地

Crystal Eop-G被我们称为“金插头”,使用的是和“金手指”同款的电气双层电容,由于体积较为充裕,所以用了8颗,导体表面积达到了大约80,000,000cm²。它不像“金手指”那样可以用在转盘、解码等系统的各个组件上,而是直接插在排插上为整套系统进行接地处理。而且它和“金手指”一样支持两个以上的地盒首尾相连提升效果,也可以将单个地盒拆分成插头、本体和保护盖三部分,将保护盖单独作为插座的保护盖来使用。

在3种地盒里,Crystal Eop-G所呈现的声音变化是最立竿见影的,在过往的多次线下试听场合里,即便是没有太多听音经验的朋友也大都能听出区别。在插入这款地盒之后,整套系统的安定感和纯净度会有一耳可闻的提升,分离度更好,下盘更加扎实,结像也更加凝聚平滑。在聆听流行人声的时候,这种变化会更容易被感知到。以陈洁仪的《倔强》为例,在接入地盒之后,我们能明显听出人声的口型变得更加清晰,音色也更饱满,且背景音中细微的“杂质”也被完全过滤掉,伴奏的器乐听起来更加干净,听感鲜活了不少。

KOJO家族的三款地盒形态和用法各不相同,“金盒子”主要用于强化单一设备的接地,“金手指”可以改善设备内部电路的接地状况,“金插头”则是可以直观地改善整个音响系统的接地环境。从泛用性、价格和方便程度来考虑,“金手指”可以配合不同接头用于各类设备,而且体积小巧易于收纳,推荐指数排名第一,几乎适合所有烧友。但以我们系统的实践结果而言,耳边之家的同事们一致认为,“金插头”在我们系统上的效果最显著,“声价比”最高。最终我们的玩法如下:“金插头”用于排插,“金盒子”接前级,再用两根“金手指”接CD音源,每一个环节都有可闻的提升。

排插系列

HiFi系统中的排插一般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方案,KOJO家两者兼有。被动式的 Crystal 3P不会对声音表现有过多影响。而Crystal C1P滤波排插则是自带滤波+防突波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系统的音色。

KOJO家排插的最大亮点在于丰富的可玩性和扩展性,排插和排插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固定,如果滤波排插在最前,被动式排插在后,则相当于整套系统都带了滤波的“染色”。如果希望功放这类放大设备得到更加原汁原味的供电,可以采用被动排插——滤波排插——被动排插的连接方式,最前面未经过滤波的排插给放大部分供电,后面经过了滤波的排插给音源、解码供电,兼顾纯净度和力道。此外,不少烧友在从一体系统升级到更复杂的分体系统之后,会面临排插孔位不够用只能出掉的尴尬境地,而KOJO的这种“套娃”设计能够轻松增加孔位,相当方便。

工作室原来的主力排插线圣NIAGARA 1200被很多烧友认为对声音有较为明显的改变,动态表现会比直接入墙要软一些,声底微暖,中频有一定的修饰感。而在更换KOJO的两款排插之后(滤波在最前,连接两个被动排插),我们可以听出KOJO排插的声底更素净且相对直白,中频那种修饰感被去除了,动态表现有一定提升,低频也变得更硬朗。如果你是对“音染”极其敏感的洁癖党,Crystal 3P被动式排插是性价比较高又非常稳定靠谱的选择。而对于用电环境没那么稳定,又不愿过多影响系统原本风格的烧友而言,Crystal C1P滤波排插属于对声音的影响相当克制的类型,值得考虑。

把玩KOJO“全家桶”的过程是趣味十足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作室的同事们都在将这些配件用于各种便携播放器、台机和二声道设备上进行试听对比。甚至哪怕是同一台机器,将地盒接在哪个口提升最大,也会测试许久。电处理手法的优势在于,相比换线这种“引入新要素”的手段,它的原理更加简单和纯粹,将“减法”做到了极致。其作用类似鱼池里的过滤器,去除杂质(噪音干扰)让水变得更加清澈干净,从而让鱼(音乐)的形体和状态更容易被观察(聆听)清楚。而从实际表现来看,它的提升是易于被感知且完全正面的,让声音更加接近烧友所追求的“原汁原味”,这大概也是它们能被烧友所广泛接受的原因。

在这篇分享的文末,我们给大家提供一点小福利:如果觉得看图文不够过瘾,可以联系我们到耳边之家来试听地盒的实际表现。底下的列表就是“耳边之家”现有的音响系统,也是这篇评测里用作试听对比的参考系统。而在年中的装修改造之后,这套系统还会迎来进一步的升级调整。想要实地试听的小伙伴,欢迎来武汉找我们哦~

本次评测所用音响系统:

【避震】

AUDIO BASTION

【电处理】

KOJO TECHNOLOGY

山灵 CD-T35

来源:耳边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