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几年前,翻阅手机,查阅“田氏楷书”时,偶尔看到几幅楷书作品,还以为就是“田氏楷书”,看落款才发现“何有旺”这个名字,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自此“何有旺”这个名字在笔者心目中留下了难以消弭的印记。
记得几年前,翻阅手机,查阅“田氏楷书”时,偶尔看到几幅楷书作品,还以为就是“田氏楷书”,看落款才发现“何有旺”这个名字,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自此“何有旺”这个名字在笔者心目中留下了难以消弭的印记。
前些日子,经几次三番邀约,终于把何有旺的作品在新媒体发表出来,没想到一位偏居一隅的书法家比很多名家还火,点击量噌地一下,蹿了上来,评论、点赞,热火朝天,直到现在,朋友圈还能接到垂询。
何有旺,广西南宁市人,精书法,擅绘画。其书法,真、草、篆、隶、行,皆有涉猎,各有所长,各臻其妙;其绘画,山水、人物、花鸟,皆有所成,各具风神,各呈妙韵。何有旺又实属“当打之年”,也是“人与艺俱老”的开始。
何有旺1961年出生于一个弥漫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家庭,父亲尊礼孔孟、崇尚老庄,家风很正。也许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也许血脉之中天生流淌着艺术的基因,何有旺的哥哥何有学很早就写得一手好字,远近闻名,何有旺在哥哥的带动下,自幼就喜欢书法、绘画,也喜欢诗词等传统文化,并因喜欢,而不知疲倦,下过很大功夫。然而,青少年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何有旺并没有考取专业的艺术院校,而是经济类专业院校,所幸的是学校注重全方面培养学生,开设了书法课程,何有旺便如鱼得水,很快就在校园里崭露头角,并引起该校授课老师书法名家陈政的关注,欣然为何有旺“开小灶”,也要求很严。在老师耳提面命的指导下,何有旺笔耕不辍,废寝忘食,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学校毕业之后,正赶上经济大潮席卷各个行业,何有旺凭借着所学经济类专业,带着火一样的青春投入其中,以挣钱为使命,历经过迷茫、困惑、挣扎的苦楚,也享受过弄潮儿的成功。同时,心路历程与赚钱生活的交织常常激发内心的本能,尤其觥筹交错之后,独自凭栏之际,金钱至上的生活让何有旺有些疲倦,当喧嚣浮躁之后,夜深人静之时,推杯换盏的交际,热热闹闹的场景让何有旺内心倍感寂寞,强烈的人生归属感不断催生出内心对文化艺术的渴望,于是,书法、绘画让何有旺重新梳理自己的情感,当人生跌宕伴与心性情感不期而遇之时,他一边兢兢业业工作赚钱,一边沉下心来,拿起笔墨纸砚,面对内心,放飞情感。
当何有旺把目光集中于艺术,他则开始仔细品读人生,当何有旺把心性集中于书法、绘画,他则以艺载道,温润着自己,启迪着朋友,也影响着家人。
何有旺书法作品《天道酬勤》《龙马精神》
尤其,当何有旺把生活中所思、所感、所想,融入书法,他书法更有了内涵,当他把生活中所遇到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表现于绘画,他的绘画也更有了张力,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纵览何有旺的书法,其篆书,圆转通达,姿貌烂漫;楷书,疏放研妙,骨力劲健;草书,险绝激荡,奔放流畅;隶书,气象浑穆、意态奇逸;行书,遒劲俊美,飘逸洒脱。
有些观众说何有旺的行草书写的洒脱,有些观众说何有旺的篆书写的大气,而最让笔者难忘的则是他的楷书。
何有旺的楷书体现于守正。
何有旺能写出大创作的楷书,也能写出整纸品堂的楷书,更能写出蝇头小楷,无论哪一种形式,无不质地洁美,华美卓绝,而且笔笔有法,字字精到。
何有旺写楷书均以中锋为主,偶而,也作侧锋。中锋,遒逸朴茂,清穆宽博,又多用圆笔为之,笔随意动,因势利导,却古厚沉着,劲健瑰奇,而侧锋,则轻重、虚实,交相辉映,气定神凝,自然真率,绝无僵硬、呆板之气,更无粗俗、荒率之风。
再看字体结构,或隽美、或丰腴、或厚重、或宽博,平中寓奇,古而能肆; 线条意入缣素,铅华涤尽,点画深入纸张,不入流俗。从中可以看到“欧楷”之神韵、“颜楷”之气质、“赵楷”之品质,绝对可以与“田氏楷书”比权量力,而且尚有无尽之意、无言之美。
何有旺书法作品《老骥伏枥》《山河毓秀》
而何有旺的楷书章法,则堂堂正正,落落大方,观之悦目,如秋水视底,品之赏心,如春风含馨,笔道中,绝无金刚怒目之感,行间里,更无剑拔弩张之势。比如何有旺写的《一带一路题/自作诗》《疫情/自作诗》等等楷书,若以典雅、厚重、清逸、俊美等词语去形容,皆没错,但不能尽其妙;若以灵动、古秀、劲健、舒朗等词语去描述,也没有错,但也不够全面。何有旺的楷书还应该有“所养所崇”的“笔中趣”,境界升华的“意中妙”,那是积学厚养、功力深厚的结晶,那也是心性影响笔意、人品影响书意的美韵。
当然,说何有旺的书法,不能不提及他的绘画,因为他的绘画与书法有同工之妙。他的绘画,有山水、人物、松柏、仙鹤等题材。
也许常年写隽永楷书的原因,俊秀则在渐变、渐进、渐悟中孕育体内,当内蕴之俊秀溢于外,行于笔,何有旺的绘画也如同书法一样,以隽永、清雅、秀逸为主。看他的作品不自由自在地想到文徵明等吴门画派的风格,很难想象,土生土长在广西的画家能遥接明代姑苏画派的神韵。想必,一定是广西山清水秀的风光滋养了何有旺的才情,一定是物华天宝的广西水土孕育了何有旺的艺术,才得以成就非凡,也一定是何有旺的血脉中流淌着的才情与人杰地灵的吴门画派有着某种暗合,当写心的绘画艺术充盈于笔端,笔端也就丹青抒怀、笔墨写意,形成蔚为大观的精彩。同时,何有旺借助对生活、对自然山水的所观、所览、所想,以此融入所宠、所养之中,从而升华了所观、所览、所想,也升华了所宠、所养,进而通过一幅幅绘画作品去质沿古意,去艺绘今情,为自己代言,也为时代代言。
而细品何有旺的作品,可以看到,他的人物、山水、仙鹤、松柏,无论是笔墨、还是敷彩,皆从传统之中走来,技法却不程式、不套路,更不像很多流俗画家那样,故作姿态,故弄玄虚,而是常以接近工笔的手法表现具象之物,使具象之物在形、光、色、线的交融中,广大而精微,秀润而雅致。比如他的山水《四季如春》《乾坤聚宝》,何有旺立足于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于文徵明的《空山新雨图》一样“搜妙创真”,并以自己对艺术独特的理解而创作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样式。这两幅作品,有可能画的就是广西的自然风光,却带着美好的愿景,还带着祈祷福禄的寓意。这两幅山水,远山,重岩叠嶂,群峰峻秀,近景,瀑布流泉,飞溯其间,近景,清荣峻茂,回清倒影,而山石的质感、华滋的树木、流动的水气、连绵的山脉,皆在工笔的精致与写意的自如之中融成精妙。那深岩巨壑,叠嶂而露华,那飞瀑流泉,云蒸而霞蔚,仿佛笼了天地之精华,聚了日月之灵气。面对何有旺这两幅山水,仿佛身临其境,又富有诗意,诗意与真实之间,目之所及,心神澄澈,犹如置身其间,似若在妙境之中养心,又仿佛在意境之中神游,实属可观、可游、可赏之景。
何有旺绘画作品《国色天香》《芳盈大地》
何有旺的《松鹤图》,两只仙鹤,神形兼备,呼之欲出,一只意欲展翅起舞,似若苍然出尘,一只昂首回望,似若磊落如人,而柏树映衬于若隐若现的远山中,骨力苍劲,壮硕参天。画面中,变幻的光影、扎实的造型、微妙的色彩,给人一种清幽绝胜、深邃静穆的意境。同时,松柏寓意着永恒、刚毅、劲韧、长寿,仙鹤象征着福禄、隐逸、吉祥、纯洁,松柏与仙鹤交相辉映,画面在不经意之间风神外溢。显然,这是画家内美的呈现,如其人、如其修为、如其品格。
正基于此,何有旺的《松鹤图》既有内涵,又很有装饰性。如果厅堂楼阁悬挂何有旺的《松鹤图》,则含蓄中,孕育着醇厚,隽永中,洋溢着优雅,仿佛那是一扇“鹤舞翩然起、松骨姿貌生”的视觉窗口,让人澄怀昧象,含道映物;如果居家办公装饰何有旺的《松鹤图》,其品格、情调、意趣,则有品头,有味道,既增添了意蕴无穷的艺术情趣,又增添了文人雅致的艺术氛围。
人活在世,莫过于体验,莫过于表达。有些人体验于麻将桌上、广场舞上,有些人表达于推杯换盏、世俗功事之中,而何有旺则体验于书法艺术里,表达于笔墨丹青之中,在绘画、书法、艺术之间,尽情体验,尽兴表达,寄托着情感,而神游遐想,几十年如一日,他很享受,也很满足。
(文/桑干)
作品欣赏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来源:名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