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记者走进莎车县阿买提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梅种植基地看到,理事长木拉尼亚孜·吾斯曼正仔细观察新梅的挂果情况,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信心。
5月18日,记者走进莎车县阿买提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梅种植基地看到,理事长木拉尼亚孜·吾斯曼正仔细观察新梅的挂果情况,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信心。
几年前,木拉尼亚孜·吾斯曼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守着自家几亩地种植巴旦木、核桃等农作物过日子。然而,分散经营、销路不畅,让优质农产品难以卖出好价钱,这让他萌生了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的念头。
谈及创业的初心,木拉尼亚孜·吾斯曼说:“2016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借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东风,联合周边农户成立了阿买提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更为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木拉尼亚孜·吾斯曼介绍,合作社推行“统一收购+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创新模式,通过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手把手教村民科学管护果树,帮助村民拓宽销路,增加收入。
莎车县恰热克镇恰热克村的村民依敏江·吐尔洪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家的核桃、新梅都得自己拉到巴扎上去卖,价格低,有时候卖不完还得拉回来。现在好了,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格比市场价还高,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这不仅是依敏江·吐尔洪的心声,更是众多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们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阿买提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发展迅猛,吸纳17名村民就业,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稳定工作。合作社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在土地平整项目政策推动下,种植面积由原来30亩扩大至近500亩。还研发了巴旦木、核桃等干果的精细化分拣和包装工艺,让产品的附加值大幅提升。如今,合作社年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
不仅如此,木拉尼亚孜·吾斯曼还牵头成立了合作社的线上销售团队,借助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新兴渠道,将干果销往全国各地,线上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合作社还与天津、陕西、上海等城市的食品企业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保障巴旦木、核桃、红枣等农产品的稳定销路,让社员年均增收3万元。
自2019年3月合作社党支部成立以来,便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系统的培养与指导,成功助力3名农民党员成长为技术骨干。木拉尼亚孜·吾斯曼的次子亚库皮江·木拉尼亚孜作为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更是以身作则,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带头给群众做致富榜样,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带动了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难题。
如今的恰热克镇,因合作社的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成片果园硕果累累,加工车间产销两旺。木拉尼亚孜·吾斯曼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动模范”的责任担当,带着莎车的优质巴旦木、新梅、核桃等农产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国。
本文来自【疏勒观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