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语光年府自持房源转人才公寓,哪些人可租?价格多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7:38 2

摘要:今天,杭州市安居集团对外发布,已于5月20日完成河语光年府2幢(指项目2号楼)房屋不动产权转移登记,标志着杭州市本级首个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落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魏盼

今天,杭州市安居集团对外发布,已于5月20日完成河语光年府2幢(指项目2号楼)房屋不动产权转移登记,标志着杭州市本级首个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落地。

该楼幢非项目可售住宅,是万科拿地时产生的自持部分,就位于小区西南角,可享西侧一线运河景观,共17层75套房,户型为两室,单套面积在50-60㎡区间,总建筑面积4152.3㎡。现状为毛坯,收购后将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进行精装,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上图标注房源即为拿地时的自持楼幢,也是本次转人才公寓的部分

自持转保,哪些人可以租?

价格会是多少?

公告中,安居集团表示,将结合运河新城板块产业特点,发挥“安居宁巢”品牌优势,坚持高标准装修、高水平运营,定位面向中高端白领的服务式公寓,打造“收存转保”样板项目。

目前安居集团旗下的“安居宁巢”是杭州最大保租房“投建运”国企平台,“安居宁巢”管理门店(项目)共计17个,业务布局杭州上城、拱墅、萧山、临平、钱塘、富阳、临安等区,并拓展运营至嘉兴市,在营房源17000余套(间)。

其中,浙江省首宗成建制开发的人才专项租赁住房项目——宁巢·明石公寓、杭州市规模最大的人才公寓项目——宁巢·美地公寓、杭州市规模最大的蓝领公寓项目——宁巢·钱塘蓝领公寓等多个标杆项目均由其打造并运营。

参考宁巢·明石公寓招租公告,目前人才租赁住房对外招租对象分四类:(一)经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的A、B、C、D、E类人才;(二)经杭州市认定的F类人才(紧缺实用型人才)及市、区认定的或其他人才;(三)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四)市、区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

学历门槛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即可租赁。不过同时还需符合多个条件,如:市区内无房,且未享受相关住房优惠政策等。

价格方面,目前河语光年府129-139㎡房源在贝壳上显示的精装整租价格在7000-8800元/月之间。参考人才租赁住房,如宁巢·明石公寓二居室60-70㎡的评估平均租金约为4360元/月,符合准入条件的人才实行差别化租金。

A、B类高层次人才免租金, C、D 类高层次人才租金标准为市场评估租金的20%, E类高层次人才租金标准为市场评估租金的40%,其他人才租金标准为市场评估租金的70%。换算下,满足条件的普通学历的人才租赁二居室价格约3052元/月。

河语光年府的“前世今生”

河语光年府位于拱墅区运河新城板块,西侧为京杭大运河,东侧距离在建地铁15号线一期谢村站约600米,周边3公里内有邵逸夫医院大运河分院、京杭大运河博物院、育才大城北学校、城北万象城、玉湖公园等优质配套,整体项目已于2023年12月交付。

河语光年府位置图

2021年1月5日,项目前身——杭政储出[2020]69号运河新城单元C-R21-02地块,经52轮报价后溢价封顶,该地块总建面14.16万㎡,成交价锁定在406024万元,楼面价28674元/㎡,此后进行自持比例投报,最终万科以自持3%(折合约4035.6㎡)拿下该项目。

根据规则,自持房产须作为单一产权进行不动产登记,该房产不得分割登记,不得转让,不得抵押。

2021年1月5日地块直播回顾:运河宅地战况激烈 几乎无盈利

28674元/㎡的成交楼面价,在当时是运河新城板块的新高,叠加3%自持比例,更是进一步抬升了拿地的实际成本。地块成交后,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以38000元/㎡的新房精装限价进行测算,项目盈利空间非常小。

2021年2月,项目公示,将公建配套的部分规划为西侧一排商墅,沿丽水路面向京杭大运河设置,项目主体为14幢高层住宅,其中13幢商品住宅楼,1幢自持住宅楼(2号楼)。项目四开四罄,且均需摇号,其中最低中签率仅3.1%。

2023年底交付后,运河景观、铝板立面……小区综合呈现得到了市场认可,二手房人气居高不下。但是自持的2号楼一直没有“动静”。直到本月,项目正式“转保”。

市安居集团此次收购交易对象为市场化房地产开发商,交易标的为自持商品住房,收购后转换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

2024年10月31日,杭州市安居集团曾对外发布《关于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征集通告》,收购位置合适、面积合适、相对集中、手续齐全的已建成存量商品房(含自持商品住房)项目作用保障性住房项目。时隔7个月,首个项目——河语光年府正式落定。

原报道链接:杭州发布征集通告:收购存量商品房(含自持)

还有200+带自持项目

新路径会有转机?

2017年3月24日杭州市在土地挂牌文件中同步推出土地新政:当土地溢价率达到或超过50%时,项目需实行现房销售;而一旦溢价率触及70%的门槛,则需通过竞投来确定自持比例。尽管后续政策细则有所调整,但竞投自持比例这一核心规则一直延续至2021年7月。

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在这段土地出让竞价封顶后需竞配自持面积的政策实施期间,杭州全市范围内共产生了204宗带有自持房产的项目,累计的自持物业面积高达约300万㎡。

项目分区分布如下:萧山区47宗;拱墅区29宗;上城区21宗;临平、临安、富阳均为18宗;钱塘区14宗;余杭区12宗;西湖区11宗;滨江区和三县市均小于10宗。

部分开发商在拿地后,积极运营长租公寓,如滨江集团推出了暖屋、龙湖打造了冠寓,杭房有城寓,但长租公寓运营还存在诸多挑战,自持房源运营投入大、资金回笼时间长,对于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周转能力是个巨大的考验。因此众多项目拿地后自持房源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停滞状态。

如今,随着“自持转保障房”新路径的落定,这些自持项目是否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