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83县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新认定6个省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8:40 2

摘要:四川全省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和48个产油大县均已建成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实现183个县(区、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全覆盖——这是记者从5月20日在自贡召开的四川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场会上获悉的。

川观新闻记者 陈婷 文/图

四川全省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和48个产油大县均已建成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实现183个县(区、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全覆盖——这是记者从5月20日在自贡召开的四川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场会上获悉的。

参会人员深入自贡市再生稻试验基地,了解田间农业气象观测如何影响再生稻生产。

不同于知天而作的大宗农作物,特色农作物品种多样且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但其种植通常需要特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气象服务的精细化、定制化、智能化需求更旺盛。

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农业,四川省气象局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认定了位于眉山的晚熟柑橘、位于攀枝花的芒果、位于自贡的再生稻、位于资阳的柠檬4个省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提供因地制宜、因产业施策的精准服务。

2023年至今,在气象服务支持下,“眉山春橘”品牌价值增加到116亿元,晚熟柑橘产量提升20%、果品优质率提升30%;完成芒果生产地方标准7项;有效支撑再生稻亩产超过380公斤。

为充分发挥气象在农业生产中趋利避害、赋能增益的作用,按照中国气象局要求,下一步,四川将持续推进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建设标准统一的农业气象数据环境和基础系统,开展多品类农产品精细化气候品质评价,助力四川农产品优势气候资源生态价值实现。

不仅是特色农业领域。近年来,四川省气象局积极开展为农气象保障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132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6套物候观测站、190余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实现3×3公里网格预报资料和1×1公里网格实况气象数据产品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等关键农事中的应用服务,省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时效达72小时,可通过智慧平台自动生成分区域、分灾种、分农时的精细化服务产品,气象信息进村入户覆盖全省近98%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会上宣布了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认定的第二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分别是:位于广元的四川省猕猴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位于雅安的四川省茶叶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位于泸州的四川省晚熟荔枝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位于绵阳的四川省杂交水稻制种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位于甘孜的四川省高原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位于成都的四川省和美乡村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

来源:川观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