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艺术是实现精神富有的必由之路,就像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夫妇为V&A博物馆奠基,“老钱金融家”唐骝千长期捐赠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有一座新楼以他的名字命名。
范主说:发现艺术灵魂
真正富有的人,在实现财务的完全自由之后,还要追求什么?
有人选择“外向扩展”,投入更大的事业;也有人“内向探索”,关注内心世界的丰盈,追求精神的自由。
而艺术是实现精神富有的必由之路,就像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夫妇为V&A博物馆奠基,“老钱金融家”唐骝千长期捐赠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有一座新楼以他的名字命名。
最近,泰国首富谢国民儿媳、有“泰国第一阔太”之称的Marisa Chearavanont,也完成一项艺术大手笔。她在距离曼谷3小时车程的地方,买下一片森林,并将这里打造成了“大自然中的美术馆”。
开幕当天,Marisa一袭白裙,走进Fujiko Nakaya的《雾之森》,也是仙气满满,艺术与自然在这里融为一体。
她在采访中说:“参与艺术可以成为一种治愈过程,让我们得以直面自己的生活与处境。”对于艺术的理解,也是很深刻了。
Marisa曾透露,她的艺术品收藏并不算多,可以想见每一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中格外特别的是艺术珠宝。平时几乎不戴大件珠宝的Marisa,为《Tatler》泰国版杂志拍大片时,佩戴的全部都是CINDY CHAO艺术珠宝。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枚CINDY CHAO艺术珠宝20周年系列蜻蜓胸针 。蜻蜓具有蜕变与重生的寓意,和历经荒废与新生的曼谷艺术馆格外契合。一件艺术珠宝,背后藏着很深的寓意。
CINDY CHAO艺术珠宝吸引了很多像Marisa这样,财富自由、精神独立、审美先锋的藏家。
例如亚洲首位女性足协主席、“泰国第一名媛”伍伦盼。就曾佩戴Black Label Masterpiece大师系列晨露绿藤耳环、搭配White Label高级珠宝四季系列祖母绿树枝手环,登封面。绿色与藤叶都充满了生命力,这份青春感仿佛她好状态的写照。
邓文迪带女儿霸气登场“时尚界奥斯卡”Met Gala、杨紫琼惊艳奥斯卡颁奖典礼以及名利场派对红毯,也都离不开CINDY CHAO艺术珠宝的点缀。
以这些藏家的财富和阅历,见过的“好东西”简直不要太多。对于收藏,他们不愿做跟随者,而要做引领者。在乎的是与艺术作品本身的共鸣,也是隐藏在艺术家身上的潜力。
就像Marisa、邓文迪们,不仅被珠宝的艺术之美打动,同样认定珠宝艺术家Cindy Chao这个人。
珠宝艺术家Cindy Chao与Marisa、伍伦盼
藏家们对她的艺术品位有着近乎无条件地信任,在创作之外,也愿意与她倾心相交。
Marisa就曾说:“我与Cindy是非常亲密的朋友,有一个能够一起思考的朋友,不会让你感到孤独”,关系甚至可以亲密到“有时候我会住在她家,有时候她会住在我家”。
在上海外滩源,就有一座“Cindy的家”—— CINDY CHAO的常设艺术珠宝鉴赏空间“心邸” ,这里也刚刚迎来了开幕5周年的纪念。
Marisa还专门飞到上海,和Cindy一起庆祝了这一里程碑时刻,她说:“我们有属于彼此的We Time,这样的高质量陪伴真的很美好”。
更加令人惊喜的是,Cindy这次又完成了一次艺术破界之举,打破建筑、珠宝、雕塑、自然的界限,在“心邸”创造出一座“ 雕塑花园”。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艺术的“殊途同归”与“精神共振”。
Carol Bove的雕塑作品《光》驻守在“心邸”入口,以极简又充满张力的姿态,将访客迎入艺术世界。如绸缎般飘逸的造型,却是以不锈钢材质打造,和Cindy的珠宝创作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为了庆祝开幕5周年,“心邸”变身成为一座雕塑花园,特别打造的鲜花装置环绕着CINDY CHAO艺术珠宝新作。花丛中还隐藏着镜面矩阵,虚虚实实,十分梦幻。
5周年的“心邸”确实是一个“造梦空间”,艺术家创作的雕塑作品《驻足》编织出花朵与超现实生物,尽显幻想之美;书架上摆放着中国青年艺术家季鑫的《冥想》,以雕塑探寻生命的本质与感知的边界,充满东方哲思;西班牙艺术家Javier Calleja《Mr Gunter》,黑猫的大眼睛满是童趣……
其实“心邸”本身,就是一个被精心创作的艺术品,Cindy请来合作多年的荷兰知名建筑空间设计师、雕塑家Tom Postma,以及当代装置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法国雕塑家Ingrid Donat、法国跨界家具设计师Hervé Van der Straeten共同打造。
三位世界级艺术家、四国艺术团队、耗时1年跨洋合作,呈现出的作品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范主之前就曾受邀来到“心邸”鉴赏稀有的艺术彩钻,身处其中鉴赏艺术珠宝,身心都不由得融入其中。
“心邸”可以说是珠宝艺术家Cindy Chao另一个“心血之作”,是献给所有藏家的独一无二的“美学鉴赏空间”,每一处细节都是艺术家品位的化身。
它也和CINDY CHAO艺术珠宝一起,代表着艺术家与藏家共同的追求。成为我心中财富和精神都达到更高层次的象征。
那么收藏CINDY CHAO的人,都有哪些特质呢?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无需浮华装点门面
看重内在的精神连接
顶级的藏家,不需要用浮华来抬升自己的身份,收藏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取悦自己。
Marisa就堪称CINDY CHAO藏家的“风格代表”。嫁入泰国首富谢国民家族的她,虽然家族资产破千亿,但却从未炫耀过财富。而范主发现,她和珠宝艺术家Cindy Chao的契合点简直不要太多。
穿衣上都青睐极简有质感的单品,她们衣橱里最多的,似乎只有黑色和白色,无需过多的装饰,就能给人“富而不奢”的印象。
在重要场合,也能轻松驾驭华丽礼服,与艺术珠宝相得益彰。
Marisa拍《Tatler》泰国版封面时,就穿泰国本土高定,蓝白色彩仿若油画,耳边的CINDY CHAO缎带系列编织耳环镶嵌蓝色蓝宝石、紫色蓝宝石和紫色石榴石,不仅颜色上完美呼应,珠宝丝带般的流动性,也契合高定的线条。
Marisa和Cindy在人生经历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同样的跨文化背景,Cindy以华人身份在西方人主导的珠宝世界打出一片天地,Marisa则生于韩国,在中国香港开过3年画廊,如今致力于推广泰国艺术。两人还都有在纽约的求学经历,并与艺术结缘。
相同的母亲身份,也让藏家和艺术家的心靠得更近。Marisa曾说:“当我第一次见到她时,我们根本没聊珠宝,而是聊孩子”。
而Marisa的女儿谢愿耕大婚时,就特别佩戴了四季系列的钻石叶片冠冕,成为闪亮的公主。
Cindy Chao的很多作品,都是艺术家和藏家纽带的见证。
比如2023年度蝴蝶“俪影蝴蝶”,就是为一位相识20年的藏家创作,灵感源自藏家夫妇两代人的爱情故事,正面看似单蝶,侧面则呈现两只交叠的“俪影成双”。
这对藏家曾经在Cindy初出茅庐最为困难的时候,给予过她雪中送炭的帮助,她则用5年的创作和一场大展,来回报这份知遇之恩,谱写了一段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佳话。
而这种基于共同品位的惺惺相惜,也在“心邸”中一次次发生。作为CINDY CHAO艺术珠宝在中国内地的首家常设艺术珠宝鉴赏空间,“心邸”的方方面面,都在诉说着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缘分。
“心邸”选址在外滩源的哈密大楼。这座上海滩传奇建筑,始建于1927年,折衷主义三段式立面犹如时光宝盒,穿越百年光阴诉说故事。
步入大楼、拾级而上,一道隐秘走廊承载着时间的厚重,就像走进一座博物馆。
走廊尽头矗立着由荷兰知名建筑空间设计师、雕塑家Tom Postma设计并亲自雕刻的铜铸展示柜,基座似岩石又似书本,富有建筑感。
你在这里将看到“心邸”唯一一件公开展示的珠宝,仿佛在说:欢迎来到Cindy Chao的艺术世界。像盖建筑一样布展,却展出极少的珠宝,也是Cindy一贯的风格。
打开手工雕刻的拉门,又瞬间被温馨而典雅的气氛感染。Cindy告诉设计师Tom Postma,她想要“这个空间必须独一无二,并带有一种极致的尊贵氛围”。
“心邸”是两个人继欧洲古董与艺术博览会TEFAF展厅设计后的第二次合作,就已经有相当的默契。后来CINDY CHAO的历次大展,几乎都是和Postma合作打造,可见两位艺术家缘分之深厚。
“心邸”采用完全邀请且预约制服务,非常私密。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Cindy说:“这里是为朋友和收藏家打造的,非常舒适宁静,我认为营造一个不那么商业化的环境,能为珠宝带来不同的视角”。
客厅的沙发、圆桌都是意大利手工定制家具。很多细节,也都在无声地表达Cindy的个性。
沙发上的靠垫精致地刺绣了纹样和字母C,充满古典美;Daniel Daviau打造的“加拿大麋鹿”雕塑,也是Cindy收集的珍品。
古色古香的书房,中式扶手椅与书架上的西方典籍相得益彰。
这种跨越东西方的美学,更在全球唯一一对古董橱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Cindy请来、共花费1,200个工时打造了这对珍宝柜。
传承千年的古代中国漆器,描绘出宫殿、宝塔、村庄和桥梁等场景,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融入青铜铸造、古典大漆、金箔和印度玫瑰木,用艺术家的话说,就是一个“工艺宇宙的微观缩影”,这些都与CINDY CHAO融汇西方技艺与东方美学的作品在精神内核上也有着紧密的关联。
推开法国当代雕塑家Ingrid Donat打造的重达400公斤铜雕拉门,就会来到整个“心邸”最私密的空间“贵宾鉴赏室”。
金色背景墙的设计灵感,源自原始部落艺术,同样以纯手工打造。藏家可以在没有任何打扰的环境中,静静鉴赏艺术珠宝,感受心灵的震撼。
探索“心邸”,就像是一场层层递进的艺术探索之旅。在感受作品之前,整个空间就在告诉我们Cindy是怎样一个人,有着怎样的艺术思考。而对于每一个CINDY CHAO的藏家来说,来到“心邸”,也像是一次归家之旅。
02
品位永不流俗
以独到眼光引领艺术审美
顶尖的藏家,艺术眼光也到了Next Level,他们不迎合潮流,而是引领潮流。
就像梵高生前默默无闻,但有一位名叫Ambroise Vollard的法国藏家却慧眼识珠,他以极低的价格购入许多作品,将梵高推入主流视野,出手时已经涨了600倍。
深耕艺术圈的邓文迪,眼光也很毒辣。她在Agnes Martin的画作拍出千万美元之前,就收藏了这位长期被低估的极简主义画家的作品。
Agnes Martin
邓文迪收藏CINDY CHAO艺术珠宝也很早,2012年现身金球奖红毯,就佩戴了Cindy Chao的作品。很多品牌的藏家和挚友,眼光都非常超前,拥有一眼看出潜力的能力。
比如拍出过最贵的手表、最昂贵的蓝钻的佳士得拍卖师Rahul Kadakia。
2007年,籍籍无名的Cindy,带着刚完成的“四季”作品拜访他。Rahul看过作品后说:“我们拍卖会不会随便帮作品挂名,除非你是世界级的大品牌或者世界级的大师,但我会为你做这件事情,因为我相信你会是未来的大师”。后来2012年的年度蝴蝶,在佳士得日内瓦的拍场经他的手以5倍的底标价成交。
而在2010年,“皇家蝴蝶胸针”被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当时记者问馆长:“为什么要收藏一个尚在人世的华人艺术家的作品”?馆长说:“我们有义务收藏未来的古董。让三五百年后的人们可以看到,这个收藏是21世纪艺术的指标”,可见专业藏家眼光之稳准狠。
最能代表Cindy Chao极致艺术追求的Black Label Masterpieces大师系列年度蝴蝶,自2008年以来只诞生10只,很多藏家提前数年、在没有看到任何设计图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预定。
像2023年度蝴蝶“俪影蝴蝶”胸针,前前后后花了5年时间打造,光是蜡模就重塑了数十次,一个翅膀调整上百次,花费欧洲大师级工匠超15000个工时,但藏家却一次都没有“催稿”,就这样等了5年,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家与藏家之间信任的极致。
放眼整个珠宝界,CINDY CHAO都是一个十分先锋的存在,国际艺术评论人称赞她“ 开启了全新Nouveau Art Nouveau新新艺术时代”。
出生在艺术世家的Cindy,外祖父是建筑师、父亲是雕塑家,他们对于Cindy的艺术道路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让她摸索出一条以“建筑性、雕塑性与生命力”为灵魂的珠宝创作美学。
她以打造“微型建筑”的方式去创作每一件CINDY CHAO艺术珠宝,采用源自18世纪的欧洲传统蜡雕工艺,以3D视角去审视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捕捉下最具生机的瞬间。
特别有趣的是,为“心邸”贵宾鉴赏室打造铜雕图腾拉门与壁面的 Ingrid Donat,和Cindy Chao就像是艺术上的“姐妹”。
Ingrid的外祖父也是建筑师、父亲是画家,在为“心邸”创作时,她第一次尝试了直接在蜡上进行雕刻,然后将蜡雕铸造成铜塑。艺术形式虽然不同,却实现了相互启发。用这座手工打造的图腾铜门,来开启CINDY CHAO艺术珠宝的鉴赏之门,简直再合适不过。
Cindy在创作中还大胆地颠覆传统珠宝的材质边界,比如对钛金属的运用就出神入化,完美再现了叶片纹理、蝴蝶振翅的自然与灵动;引入黑檀木、牛角等非传统材质,来呈现生物的肌理温度,对宝石的要求更是严苛至极。
就像这枚2024 Black Label Masterpiece大师系列新作羽毛胸针,将硬度极高的钛金属塑造出柔美的姿态,自然的线条感,让人觉得这就是一只随风飘扬的羽毛;数百颗白钻与珍贵宝石,铺排出迷人的光影层次。
大师系列的作品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其极高的艺术造诣,更因为每一件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博物馆典藏。收藏CINDY CHAO,也意味着你的收藏眼光,和博物馆级的藏家在同一水平线上。
CINDY CHAO的White Label高级珠宝系列,风格则更加多元,四季、建筑、缎带、玫瑰、蜻蜓、羽毛、花园、城堡等等,都可以成为灵感之源。相比于大师系列的可遇而不可求,White Label系列给了藏家们更多入手机会。
很多藏家也会在人生的重要场合,用White Label来装点造型。
邓文迪带女儿Grace走Met Gala红毯,连续三年都选择了White Label高级珠宝系列,尤其钟爱充满生命力的四季系列和海洋系列。
像今年红毯,邓文迪就佩戴了海洋系列珊瑚耳环、四季系列叶片戒指,风格华丽又灵动;Grace选择了四季耳环、羽毛胸针,尤其是羽毛胸针,钛金属打造出的骨架极富动感,以白钻为主石,更镶嵌了黄钻、红宝石、橘色蓝宝石以及多种石榴石,为白色西装增添了华丽感。
在“心邸”,你还可以欣赏到珍稀的艺术彩钻。范主就特别难忘之前在这里见到的一对粉钻缎带耳环,堪称万里挑一、世所罕有。
粉钻的产量非常稀少,特别是出产粉钻最著名澳大利亚阿盖尔矿区关矿后,每年产出的粉钻已不足一掌。像CINDY CHAO这样能找到皆重逾5克拉,而且琢型、颜色、净度足以如同孪生姐妹的珍稀粉钻,难度堪比大海捞针,无疑也显示了品牌在宝石收集上的实力与极致追求。
在我心中,走进“心邸”与艺术珠宝面对面,感受作品的温度,也是走进艺术家灵魂的最好方式。
03
追求超越时间的意义
长期主义者始终面向未来
音乐家坂本龙一在自传《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的结尾,引用了一句拉丁语格言:Ars longa, vita brevis,我很喜欢中文版的翻译“艺术千秋,人生朝露”。
而每次看到CINDY CHAO艺术珠宝的作品,我也常常会想起这句话。
我记得Cindy曾说过:“成就一件作品,需要极大的坚持和勇气。人的身躯会因时间而消逝,艺术却能亘古流传”。真正的艺术,可以超越时间,也是艺术家和顶级藏家的共识。
创业21年,Cindy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成为作品被三大著名国际博物馆(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同时典藏的华人珠宝艺术家,也证明了CINDY CHAO艺术珠宝作为“未来式古董”的价值。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而Cindy为了打造心中完美的艺术作品,也毫不吝惜时间和心力。耗时最长的一件,甚至花了10年。
这件作品就是被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永久馆藏Black Label Masterpiece大师系列“红宝石牡丹胸针”。
当年,藏家将一条母亲留下的红宝石项链交给Cindy,请她将上面105颗红宝石定做成珠宝,款式不设限,但一定得是传世之作。
在这期间,藏家突发疾病,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经历这场变故,Cindy决定把珠宝制作成鲜艳盛开的牡丹,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也希望她能像这朵鲜花一样,在历经磨难后重生绽放!
2018 Black Label Masterpiece大师系列
"红宝石牡丹胸针"
10年间,Cindy尝试了不下20种设计,反复的调整、重做,几乎要把法国工匠逼疯。
最终打造出的红宝石牡丹胸针,整整采用了220克拉的红宝石,每一颗宝石的位置都经过精密的计算,与法式漆雕的鲜黄花蕊组合在一起,有如真实花瓣一般,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这件作品一经推出,就在伦敦巨匠臻藏艺术博览会从万件展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卓越艺术创作典范奖”,并吸引到了V&A博物馆的关注,馆方经过与藏家一年的沟通,方才割爱由博物馆永久珍藏,与世界上最顶尖的珠宝创作并肩而展。
藏家则说:“一路走来,我就是在见证一位大师的诞生,当年的Cindy就像是一只待飞的蝴蝶,而我则扮演了她等待的那一阵风”。
真正的顶级藏家就是这样,他们不急于求成,而是给艺术家以时间,甚至与之一同经历一段人生体验,而这些故事也将随作品而久久流传。
在我看来,坚持与执着是Cindy的精神底色。我一直都很钦佩她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就像创业初期濒临绝境时,以“打造最后一件作品”的心情创作第一支年度蝴蝶“红宝石侧飞蝴蝶胸针”,那时她说:“人不一定要活得长久,但要活得非常灿烂”。
而“心邸”的诞生,也源自她无惧困难的勇气。
“心邸”开始规划是在2020年初,然而却赶上特殊时期,从沟通到物流都变得难上加难,但这些都无法阻止Cindy将创想落地的心,无法和建筑师、设计师面对面,她就通过视频会议反复讨论,与Tom Postma相隔万里确认“心邸”每一个角落的细节、空间布局、家具配置,与Ingrid Donat沟通铜雕拉门的创作。
协调三位艺术家和四国团队,耗费了极大的心力和沟通成本。整个过程整整持续了一年,打造“心邸”就像创作艺术珠宝一样,Cindy付出了同等的专注、决心和毅力。
走进“心邸”,就像是走进Cindy Chao的精神世界,通过感受她是怎样一个人,进而领略她的创作之美。
在我心中,“心邸”是艺术家审美、创作哲学以及品格的化身,也吸引着所有与之同频的藏家,在这里找到美、发现潜力并最终与艺术珠宝一起超越时间。
图片来自品牌、商务范拍摄,部分来自网络
商务范出品:编辑 Kien | 运营 Tina
来源:商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