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见中国·遇见盐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9:31 2

摘要:滩羊,屡登“世界级峰会”餐桌;而宁夏的盐池县,就是“中国滩羊之乡”。

滩羊,屡登“世界级峰会”餐桌;而宁夏的盐池县,就是“中国滩羊之乡”

这里,坐拥全宁夏最大县域,还是“中国甘草之乡”“中国荞麦之乡”、“中国露天长城博物馆”史上著名食盐产区

这里,扼守毛乌素沙漠南缘,从以前黄沙肆虐,到如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近60%,绿意盎然。

这里,地处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却成为全宁夏首个脱贫“摘帽”县,脱胎换骨。

本期“乡见中国”,一起走进“白了滩羊 、绿了草原、 红了日子”的——宁夏盐池县。

俯瞰盐池县城

乡见中国·遇见盐池

宁夏的形状

像一个奔跑且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人

盐池则位于此“人”左臂、即图中右侧位置

图源:标准地图服务

盐池,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素以“西北门户、关中要冲”和“灵夏肘腋、环庆襟喉”著称。

盐池位于宁夏东部四省七县交界

银鄂榆能源化工金三角腹地

以及银川“一小时都市经济圈”

图源:盐池县人民政府

闻名全国的“宁夏五宝”(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发菜),仅盐池一县就占两宝。(※盐池有三宝,滩羊食盐和甘草)

作为宁夏唯一的牧区县,历史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多元交融。

滩羊手把肉

盐池所在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干旱缺水,一度被认为“不适宜人类生存”

但如今的盐池,竟成为“国家园林县城”,四野绿染花圃香,沙漠再无盐池黄。

300万千瓦风力发电

120万千瓦光伏发电

盐池即将成为西部新能源示范区

图源:盐池县人民政府

哈巴湖畔,牧草清新肥美,甘草药香远播;惠安盐路,跨越历史长河两千年。

哈巴湖位于盐池县王乐井乡

同时润泽县域内的花马池镇、高沙窝镇、

青山乡、麻黄山乡、冯记沟乡等多个乡镇

盐碱滩变米粮川,荞麦、糜子等小杂粮长势喜人;人们口口相传的“忘忧草”(黄花菜),在这里黄澄澄盛放。

黄花菜,也是常说的“忘忧草”

该产业是盐池仅次于滩羊的第二大产业

如此看来,盐池的传奇,远不止享誉世界的盐池滩羊而已。

乡见·花马池镇

一个尘封千年的重要“证据”,发现于此

盐池的古称,包括“盐州”与“花马池”等等。取一“盐”一“池”,成了如今“盐池”

这里的“花马池”,不仅是一座盐湖的名字,还曾是“灵夏肘腋,环庆襟喉”的花马池营,古时重要的兵营

如今的花马池镇,则成了盐池县政府驻地

如今的花马池盐湖

已被划入附近的陕西定边县

而花马池镇则成为盐池县政府驻地所在

1、唯一“长城关”,镌刻古老智慧

盐池县长城总长259公里

有隋、明长城4道,古城堡23座

素有美誉“中国露天长城博物馆”

明朝在花马池修筑的“长城关”,成为明长城唯一以“长城”命名的关隘,至今残留的墩台与城墙,仍诉说着古人“深沟高垒”的防御智慧。

新长城关

是盐池县在旧址不远处重修的“长城关”

明长城交汇处的兴武营古城址

位于盐池县高沙窝镇

2、国宝级“大门”,打开盛世图景

1985年,花马池镇窨子梁唐墓群的发掘,震惊世界。

墓中出土胡旋舞石刻墓门(国宝级文物,现藏宁夏博物馆)尤为珍贵。

在门扇雕刻中,中亚粟特舞者姿态灵动脱俗,也印证唐代中亚的“昭武九姓”族群,曾在今花马池镇附近定居,更是盐池民族融合与丝路繁华的实证。

盐池花马池出土的胡旋舞石刻墓门

盐池民族融合与丝路繁华的重要“证据”

《旧唐书·安禄山传》载,大胖子安禄山就是跳胡旋舞的高手;《新唐书·西域传》:“康国人嗜酒,好歌舞于道,对胡旋舞尤为醉心”

(※康国:又译“飒秣建国”,西域古国,与唐朝往来密切)

如今在新长城关起舞的“盐州胡旋”

让游客穿越到千年前的盛唐

传递盐池独特的半农半牧文化

图源:微博@新华县融

3、在“滩羊”中看民族融合

可否想像,古丝绸之路上,大漠星空下,胡旋不停、载歌载舞的繁荣景象,人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何等快乐?

那么,古人在盐池吃的肉,

大概率会是什么肉呢?

距今数千乃至上万年前的宁夏贺兰山岩画

已绘有人与羊的图案

早在千年以前,宁夏地区养羊业已相当发达。

滩羊是蒙古羊的一个分支,但与普通蒙古羊区别很大,滩羊多为黑脸蛋、白皮毛、大尾巴。

一两个月的滩羊毛皮最美观紧实

被称为“二毛皮”

滩羊二毛皮制作技艺

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且作为宁夏“白宝”

亮相于今年的法国巴黎秋冬时装周

图源:央视二套

盐碱地养羊,羊肉味与众不同,

六次登上国——

“吃滩羊只需蘸点盐。”

手抓羊肉

盐池地区冬长夏短,春迟秋早,日照充足,蒸发量高,区域内环绕天然弱碱水,盐州草原还有肥美牧草。

牧草中,又有包括甘草、苦豆子、十里香、薄荷、茵陈、柴胡、黄芪、沙参、蒺藜、知母、百浆草、车前子在内的百余种优质草药。

盐池于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

“中国甘草之乡”

因此,从古时候就“喝矿泉水、吃中药材”的盐池滩羊,从里到外都品质极为上乘。

奔跑在盐池盐碱地上的滩羊

图源:人民视频

其实,盐池县域内各乡镇都很适合养滩羊,而花马池镇位于盐池县的核心区,盐池县国家滩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就位于花马池镇。

花马池镇新长城关

2025元宵节点亮黄河九曲龙门灯阵

千百年来,随看自然地理的变迁,加之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往来不断,盐池地区不同人群迁徙、杂居,多民族交汇。

在上述过程中,业以为本的畜牧业,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当中,亘古悠长,在华夏版图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致。而花马池镇的故事,只是那段璀璨历史的“缩影”。

隋代狩猎纹金“方奇”

出土于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

乡见·惠安堡镇

以盐为“墨”,书写民族史诗。

盐池自置县以来,几易其名:盐州、盐川郡、花马池、盐池县……始终都与“盐”有关。

而这里仅凭“戎盐”(盐池县先秦时为“戎狄居地”,所产池盐被称为“戎盐”),就可直抵华夏文明殿堂,伴随帝王将相、中外各地人的味蕾几千年。

其中的惠安堡(今盐池惠安堡镇),既是古代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西北食盐运销线路的中心,即盐路的“十字路口”

惠安盐路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03期

绘图/于继东

1、千年盐路上的边塞传奇

惠安堡的盐路“十字路口”上——

向南通向长安(今西安),是千年驿道

西南通向陇西,是商贾通途

北达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是军事要道

以及东接盐池县城,一片旷原坦途

如今的盐池县城街道

其中西南盐道上,距离惠安堡镇西南仅30多公里的红城水(今宁夏同心县),叠印多重民族记忆:

从西汉安置匈奴左谷蠡王部,到唐代收容吐谷浑遗民、唐高宗赐名“安乐州”,宁夏罗山改称“达乐山”,泉水得名“达乐泉”……处处镌刻民族融合的美好回忆。

矗立千年的韦州镇康济寺塔

位于惠安堡西南的宁夏同心县

见证西夏屯兵与回族迁居的融合史诗

2、盐虽为白,筑就“红色盐都”

“千年盐路”中心的惠安堡,更是一座“红色盐都”

红军七十八师攻克盐池县遗址

1936年盐池解放后,惠安堡成为陕甘宁边区打破经济封锁的命脉。

毛泽东主席称“盐是边区很大富源,是平衡出入口、稳定金融、调节物价的骨干”。

1936年,红军来到宁夏

第一个解放的地方就是盐池

当时诞生在盐池的《王贵与李香香》

轰动大江南北

图源:中国文旅部

于是,广大军民在盐池县广修盐田、广筑盐坝,让产盐量飞速提升

当时,陕西定边人杨正喜,率2000头毛驴沿惠安盐路运盐,一月内往返甘肃与宁夏之间,以盐换药、换军械,支撑边区财政超40%收入

于是,盐工肩挑食盐的身影,与制盐“淋锅”蒸腾的雾气交织,谱写革命年代的生存壮歌

干旱少雨的盐池县麻黄山乡出现云海奇观

从汉唐驼队到红色盐队,惠安堡镇以白色的食盐为“墨”,书写了军事博弈、商路纵横、民族融合的史诗。

3、今日惠安堡,闪耀片片金黄

虽然,随着时代变迁,池盐已不复当年辉煌,盐池县也从新千年后就不怎么产盐。

尽管没有了池盐之利,新兴产业依旧遍地花开,使盐池成为宁夏首个脱贫摘帽贫困县

惠安堡镇老盐池村

如今成螺旋藻养殖基地

盐池滩羊产业自不必说;这里要说“忘忧草”,当地人的“致富金花”——盐池黄花菜,其品质之优如同滩羊一般,享誉全国。

盐池黄花菜喜迎收获季

黄花菜即“忘忧草”

如今的惠安堡镇,是盐池县黄花菜的核心种植区;而惠安堡镇的大坝村,叫响了“宁夏黄花菜第一村”称号。

惠安堡镇黄花菜种植基地

6月盛夏的微风掠过,即掀起一轮轮金色花浪,与盐池人的笑脸交织成丰收画卷。

绿色盐池

1、荒漠中“长”出湿地

哈巴湖畔胡杨林密集挺拔

荒漠中“长”出湿地,沙、水、树融为一体。

这是盐池县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独特景观。在这个荒漠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草地生机勃勃、水面波光粼粼……

在这里,任何一点绿色都得来不易。

春天,近千只灰鹤

光临盐池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源:宁夏新闻网

2、从黄沙肆虐到绿意盎然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抬脚不见踪。”

——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盐池县,全县植被面积仅占13%,一年中有1/3的时间有扬沙天气。

上世纪90年代的宁夏西海固

图源:电视剧《山海情》

如今的盐池绿意

图源:盐池县人民政府

如今,全盐池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300亩以上明沙丘基本消除,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27.36%和58.5%。

盐池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今盐池四通八达绿意盎然

3、扬水上山润旱塬

从秦朝开挖秦渠,引黄河水灌溉宁夏平原开始,两千年多年来,黄河水一直滋养宁夏吴忠西部的平原地区。

如今,黄河水通过扬黄灌溉工程,被引到东部的黄土高原。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

从宁夏青铜峡引黄河水

分流到包括盐池县的6个县(区)

图源:央视纪录片《远方的家》

宛如一条条“生命水脉”流入西海固,使沿途水草丰茂,禽畜蕃息——

而这样的盐池,似乎也前所未有的美味

盐池冯记沟乡正在收割优质牧草

该乡下辖的马儿庄村

被称为“中国滩羊之乡”中的

“盐池滩羊第一村”

美味盐池

宁夏的两种“国家级非遗”都与滩羊有关,可想而知,说到盐池美食,滩羊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一环。

宁夏的其中两项“国家级非遗”:

牛羊肉烹制技艺(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

滩羊皮肉质工艺(二毛皮制作技艺)

图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1、滩羊与滩鸡,香得上头

盐池特色,羊肝凉皮

图源:宁夏新闻网

手抓羊肉或无骨、或带骨,清炖的羊排或羊脖,辣卤的羊蹄,爆炒的羊肉片,以及孜然烤的羊肉串,怎么吃都不膻。

盐池滩羊美食

吃前啜一口枸杞八宝茶,一口肉配一口脆脆的清炒沙葱,再吃吃清爽的凉拌黄花菜,怎么吃都解腻又解馋。

黄花菜

除了全县都有的优质滩羊,滩鸡也是盐池县的另一“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其主产区包括盐池大水坑镇、冯记沟乡、青山乡、王乐井乡、高沙窝镇、花马池镇等6乡镇的大部分地区。

可以说,盐池有滩羊的地方,也有滩鸡。

2、中国荞麦之乡

古时候的盐池,土地贫瘠,种小麦的话亩产很低,所以当时百姓难以吃到白面,都是粗粮、杂粮居多。

荞麦粉与荞麦粒

其中的荞麦,适合高寒气候生长、生长周期短,牢牢地在盐碱地上扎下根,不仅成为盐池的“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也使盐池成为如今“中国荞麦之乡”

盐池大片荞麦田

于每年8月左右粉红绽放

因此,荞面饸饹,这种在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广为流传的杂粮面食,也在宁夏的盐池与滩羊肉美美融合,成为如今到盐池必吃的面食。

羊血荞麦饸饹面

图源:央视科教《人间烟火》

3、盐池甜瓜与西瓜,甜到心里

盐池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约达3000小时,昼夜温差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很低,而蒸发量又很大。

大日照、高温差、降水少、蒸发大,这种气候下生长的瓜,想想就沙瓤爽脆、甘甜无比。

当然,盐池甜瓜与西瓜也不负众望,双双成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宁夏的回族家宴

如果盐池全县都能飘着滩羊滩鸡的肉香、南部布满“忘忧”黄花菜的金黄,那么在北部,盐碱地上则长出了沁人心脾的甘甜。

“白了滩羊、绿了草原、红了日子”

这就是盐池

滩羊毛从这里走向世界

滩羊肉从这里闻名全国

盐池人不再被风沙欺负

如今,路况好了、花也开了、人也笑了

在6、7月份

这个“忘忧草”金黄盛放的时节

咱们下一站去盐池吧!

中国国家地理·乡见中国

总策划 才华烨

项目统筹 闫瑞杰 杨颖

垂询电话 010-64889218、64869398

合作邮箱 xiangjianzhongguo@cng.com.cn

【参考文献】

[1]《惠安盐路 风云际会两千年》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03期

[2]《沙漠再无盐池黄——宁夏首个脱贫摘帽县蹲点见闻》新华网 2019年06月22日

[3]《万里长城万里长 唯一“长城关”在这里》 央视频 2023年04月15如

[4]《探访水洞沟明长城》银川新闻网 2022年09月19日

[5] 《情洒盐州的〈王贵与李香香〉》 中国文旅部 2021年09月29日

[6] 《盐池滩羊|肉质细嫩 营养丰富》 新华网 2023年11月30日

[7] 《男子也能舞胡旋 丝路乐舞蹁跹来》中华遗产 2017年10期

[8]《宁夏盐池县:黄花菜火了 老百姓富了》人民网 2021年07月15日

[9] 《盐池县》盐池县发改局 2022年06月13日

[10]《荒漠中“长”出湿地(小康路上·绿色力量)》 人民网 2020年03月03日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Jubei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网络

话题

乡见盐池县,你想吃什么?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