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在荷兰生活的中国女子说,她和老公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前面有个穿的非常邋遢的人,别的都没买,只买了一箱最便宜的啤酒。
一个在荷兰生活的中国女子说,她和老公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前面有个穿的非常邋遢的人,别的都没买,只买了一箱最便宜的啤酒。
根据她的经验,这种人一般就是不工作,享受社会福利白拿钱的人。
这些人买的最多的便是酒,而且普遍都是一副慢悠悠的模样。而正常的上班族或学生,一般都会在超市买各种家用,并且速度很快。
从超市出来后,中国女子忍不住跟她的荷兰老公抱怨起这种人来。
女子说:“这人似乎没什么疾病、残疾之类的,看上去很正常,为什么荷兰要白养着这些人,不要求这些不上班白拿钱的懒汉们去工作呢?”
女子老公说:“因为荷兰人认为,有的人在生理或心理上不适应、跟不上这个社会,对于工作这种事,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无能为力,很难产生责任感,也无法建立正常的作息。他们做不到,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女子说:“可是荷兰的税这么高,那我这么努力的工作,交这么多税,难道就是为了白养着这些福利保障下的懒汉吗?如果他们天生不具备工作的属性,要是在动物界,他们早就被淘汰了。”
女子老公却说:“可我们是人类,不能抛弃这些人。所以我们最终认同并愿意缴纳高昂的税费养活他们,人类必须一起前进,拉扯彼此。
并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这些人领不到钱,可能就会去偷砸抢夺,滋生许多犯罪,威胁到其他人,那我们恐怕也不能像这样放心的出门了。
犯罪率低一定与社会福利有关。”
女子说听到老公这样的解释后,她陷入了沉思,觉得荷兰人的这种思维真是耐人寻味。
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欧洲网友表示赞同,认为欧洲高税收的很大一部分都用来支付了医疗、教育、养老金等,其实每个纳税者都能享受到。欧洲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依赖于不同的生活阶层相对平和的一种状态。
有美国网友说,欧洲的社会模式是不抛弃这些人,但美国的社会模式却是把这些homeless当宠物养,甚至把这种公益做成了可循环的盈利事业,美国有一句谚语叫做“佛罗里达不养闲人”。
在我看来,欧洲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社会有闲钱,并且被助养的人比例不高。
如果反过来,闲钱少,并且赚钱的人少、吃福利的人多,那这个模式根本就维持不住。
对于欧洲的这种福利保障模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评论。
来源:揽月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