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届文博会的非遗·工艺美术展馆,除了多年参展的“老朋友”,也有不少首次参展的特色展台。其中,乡村文化振兴展区首次亮相文博会,丰富的产品、多样的商机、热情的表演让这一主题成为场馆内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本届文博会的非遗·工艺美术展馆,除了多年参展的“老朋友”,也有不少首次参展的特色展台。其中,乡村文化振兴展区首次亮相文博会,丰富的产品、多样的商机、热情的表演让这一主题成为场馆内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老朋友”新商品,客流不停、成交不少
“采购要早,开馆要忙自己的展台,晚了商品就被买光了。”在文博会正式开馆前,不少参展商已经在相互交流采购心仪的商品。本届文博会非遗·工艺美术展馆中,如美丽工坊、荣宝斋、锦绣克什米尔等展商都是多年参展的“老朋友”,开展后即迎来了不少购买者。从事克什米尔地区羊绒制品的展商介绍,今年开幕交易形势好、成交量不少,有望实现新突破。
本届文博会,很多“老朋友”以新形式与观众见面。如“样式雷”等展台,往届是以省、市展台内的小版块进行展出。在本届文博会中,“样式雷”等以独立展台的形式亮相非遗·工艺美术展馆,吸引了大批观展人群。此外,不少传统展商如“美丽工坊”在展出时,讲述了展品背后带动残障妇女就业的故事,新颖的展出方式也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购买。
美丽工坊展台
“不仅是单一的文创产品,更提供了一条完整的文创产业链。”首次参加文博会的“魔纸屋”,用精美的纸雕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观展群众。除了传统的纸雕便签,该品牌还推出了纸雕类笔记本产品。不但每页拆分的部分可以做书签,还能在全本记录完成后形成一件艺术品。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逆时间”产品让笔记本、便签在用完后形成新的艺术品,既有功能性又有收藏性。此外,该品牌还可按需求设计、定制专属文创产品,为文旅、纪念活动、单位特色宣传提供文创产业链。据了解,该品牌产品目前已为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工商银行、华为、京东等成功打造了众多经典文化纪念品及市场热销文创产品。
“新特色”助老区,创意不止、商机不断
从东源的鱼丸到贵州的毛尖,从喀什的手工艺品到长征路线的各地特产,本届文博会中,首次设立乡村文化振兴展区,在场馆内就能选购、了解各地乡镇的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成果的融合。
在北京高占祥文化艺术基金会展台,特色文创类乡村振兴产品包装美观、设计新颖吸引了不少人采购、洽谈。展出商品不仅对帮扶乡镇的传统产品进行开发,还结合当地特色故事、神话及其他文创用品进行二次创作,在推广产品的同时,宣传传统文化。以展台热卖的山海沁州黄小米为例,外包装以当地的传统神话故事为灵感,不同外包装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搭配方法,并且按普通家庭一次的用量进行分装。文创与商品的融合,带来了精品,也增加了销量。“包装方面能吸引青年群体,实用性上更受老年群体喜爱。产品销量大、购买多,能更好地提供帮扶服务。”展台相关人员介绍。
据了解,乡村文化振兴展区面积达3000平方米,立足深圳对口帮扶合作地区及其他乡村振兴重点县域等,创新构建“文化+产业”双轨展示模式,从县域文旅、文创及特色物产三大维度,精选20余个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标杆县和近百家单位,通过“县域主题馆”“文旅推介”“招商发布”三大板块,系统呈现乡村振兴帮扶成果。
乡村文化振兴展区不仅搭建了“文化传播-品牌打造-产业赋能”三位一体平台,更联动政企媒资源,推动县域经济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升级。通过文博会国际窗口,向全球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范本。
来源:深圳特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