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化市蛋鸡养殖规模场户共487户,常年存栏1000万羽左右,占泰州市蛋鸡总存栏的50%以上。随着我国蛋鸡产业从数量增长型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据建立畜禽养殖数字农业的建设要求,构建养殖环境监控、个体监测、精准饲喂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养殖应用体系,规模化蛋鸡养
兴化市蛋鸡养殖规模场户共487户,常年存栏1000万羽左右,占泰州市蛋鸡总存栏的50%以上。随着我国蛋鸡产业从数量增长型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据建立畜禽养殖数字农业的建设要求,构建养殖环境监控、个体监测、精准饲喂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养殖应用体系,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在设备投入和管理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核心技术
图1:蛋鸡数字化平台
# 0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蛋鸡养殖环境泛在信息及数据管理平台应用
通过LORA/NB-IOT技术构建的鸡舍物联网环境监控系统(图1)和集成传感器的巡舍机器人,实现对蛋鸡生长环境和生理状况的全方位的监测。再结合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图2),实时对鸡舍内的环境温度、湿度、CO2、产蛋率、饮水率、饲喂量等蛋鸡养殖信息的采集、存储与分析,实现对鸡舍环控终端设备的智能动态联动控制,动态化调控构建蛋鸡生长的适宜环境。
图2: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
# 02
巡舍机器人
利用巡舍机器人(图3)获得视频图像数据,应用HOG特征描述方法提取鸡只特征,训练混合SVM模型计算鸡只的实时位置,根据实时获取到的鸡只在笼舍内的活动状况,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及时研判鸡只的生理状态;再结合鸡只的生活习性,进而可以将其作为鸡只福利和健康养殖状况评估的依据。
利用巡舍机器人获取蛋鸡个体体温以及鸡舍内任何位置的环境温度,结合蛋鸡的采食、饮水、排泄、蛋重、产蛋时间进行连续监测,及时了解蛋鸡的生长健康状况(死鸡识别,图4),实现在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对鸡只健康状况、生产性能作出动态记录和客观评价,为蛋鸡的营养水平确定和防治疾病提供精确、稳定、连续的数据记录,为鸡舍优化设施配套及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提供依据。
# 03
基于远红外的蛋鸡个体温度监测与实时体感温度计算的环境精细化技术应用
图5:红外测温控制模块示意图
应用红外测温摄像头进行笼养蛋鸡的个体温度监测,对获得的实时监控蛋鸡鸡头温度值进行数据分析,结合鸡舍环境温度值,利用蛋鸡体感温度计算算法对环境控制模块温控曲线进行修正,其中,红外测温控制模块详见图5和鸡舍环境区域温度云图详见图6,从而提升鸡舍环控运行的精准度,实现更精确的鸡舍环境温度控制。
图6 鸡舍环境区域的温度云图
配套技术
#
蛋鸡养殖全程可追溯的质量安全控制模式
(1)该批次蛋鸡禽蛋产品的养殖生产环境数据追溯。通过核心技术一的应用,实时获取该环境监控模式的实施。通过处理平台分析当前环境参数与蛋鸡健康生长环境标准参数的差异,自动调整环境设备运行参数,维持蛋鸡健康生长的环境需求,并储存其数据。
(2)该批次鸡群生理健康数据追溯。通过机器人的巡舍,获取鸡的体温、声音、鸡冠状态和颜色等蛋鸡的生理状态参数,依据设备储备的大数据模型筛选外观异常的蛋鸡。结合其他的诊断技术和措施,确定异常鸡只的病因,指导养殖管理人员将其剔除,并采取措施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确保整体鸡群的健康。
(3)该批次鸡蛋的全程质量追溯。通过在鸡蛋包装环节,将鸡蛋及其外包装上喷码。通过喷码,运用ERP和物联网系统,能够追溯到每枚鸡蛋的产蛋日期和产蛋鸡的禽群批号,进而追溯到该批次鸡的投入品情况,包括饲料、水和鸡舍当时的环境参数。综合上述追溯数据,最终形成全程可追溯的蛋鸡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模式。
具体的蛋鸡养殖全程可追溯安全控制模式如图7所示:
图7 蛋鸡养殖全程可追溯的质量安全控制模式
根据上述生产日期和地点,再通过环境监控物联网系统和养殖管理信息化系统,就可以知道该鸡蛋生产时的投入品情况以及当天该鸡舍的环境数据情况,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鸡舍环境数据曲线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每栋舍的养殖数量至少4万以上,鸡舍长度近100米,每栋鸡舍总投入达500万元左右,其次,高密度的养殖对鸡舍环境控制、疫病防控、饲喂管理、鸡蛋收集等工作要求高,风险较大。所以,规模蛋鸡养殖场除了管理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专业的知识、科学的管理外,还必须借助更高效的手段和技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来源:农民飞哥